财政部日前公布的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运行情况显示:1-6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应交税费同比仍保持增长,但成本费用增幅高于收入增幅,实现利润10203.8亿元,同比下滑11.6%。
1-6月,国有企业成本费用总额为189200.6亿元,同比增长12.8%,而其中财务费用猛增43.1%,尤其值得关注。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等。
事实上,财务费用的攀升,主要源于近年来国有企业不断飙升的债务负担。我们不妨看一下有关企业披露出来的信息。中石油公司2008年末的负债为3471.76亿元,截止到2012年一季度,中石油负债增长至9055.21亿元,债务规模增长了2倍多。而今年一季度中石油的长期负债同比增长58.67%。中国石化的债务也从2008年末的4012.89亿元增长至6718.06亿元。
去年6月,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披露,半数以上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65%,尤其是航空、发电、军工等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中央企业,资产负债率远高于国际公认水平。
不少地方国企的负债情况也明显上升。河北钢铁集团的负债就从2008年末的284.96亿元飙升至2012年一季度的986.31亿元,增幅超过2倍,负债率已达到68.6%。同期,广东电力集团的负债由135亿元增加至264亿元,负债率达到66.4%。负债不断增长的同时,利息等财务费用自然显著攀升。
近年大规模信贷的扩张,已经使得我国企业的负债率急剧攀升,利息支出随之增长。中国社科院的一项研究表明,2008年中国企业的平均负债率约为58%,如今已快速攀升至70%-75%。国企和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在获取信贷资金方面具有一定的便利,总体负债率不容乐观。
资产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应当引起有些国有企业管理者的高度关注。首先,过高的负债率无疑会在相当长时间内拖累企业的盈利能力。当前我国企业投资回报率显著下降,部分企业的盈利水平难以覆盖资金成本。虽然央行近期两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有利于企业减少财务费用,但短期内国企的财务费用还难以显著下降。近期国务院国资委号召央企降本增效,而降低财务费用应当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过高的负债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由于企业投资回报的周期相对较长,而银行信贷的期限较短,存在期限不匹配的问题。近两年快速增长的信贷,未来很快迎来偿债的高峰,部分高负债的国有企业可能面临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的风险。
其三,高负债率使得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一旦遭遇资产价格大幅下降,部分企业的债务风险将迅速暴露。面对潜在的风险,国企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的动机较强,这也将助长我国经济的泡沫化,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带来潜在风险。
此外,国企高负债和过度的扩张,还可能挤占中小企业可能获得的信贷资金,挤压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降低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延缓经济结构调整。
应该说,债务资本具有一定收益性,适度的负债能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但随着负债水平提高,会引起额外成本的增加,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
当前要提升国企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部分国企降低负债率已经刻不容缓。而要降低负债率,国企需要降低盲目投资的冲动,逐步削减债务。一方面需要国企内部完善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特别是要改变国企领导人的激励、考核与任期制度,使决策者从重视短期规模的扩张向重视自主创新转变;另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过程,避免通过优惠的地价、税收等手段吸引企业的投资,因为过度扭曲的价格信号必然诱发企业盲目投资的冲动。
当然,从货币政策角度考虑,我国M2/GDP已经高达180.6%,远远超过美国60%左右的水平,也明显高于欧盟100%的水平。通过释放流动性的方式助推经济增长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因此,适度收缩信贷规模,也是合理控制企业负债率的必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