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巧合,也不是巧合。中国、欧洲、英国等全球三大央行5日集体放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说,三大央行并未沟通,纯属巧合,但在全球经济普遍放缓之际,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集体迈向宽松货币政策,这并不是巧合。
三大央行集体宽松
中国人民银行5日率先宣布,将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央行在一个月之内的第二次降息,也是近3年来首次非对称降息。
欧洲央行当天也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从1%下调25个基点至0.75%的历史最低水平,这是欧洲央行自去年11月以来第三次降息。德拉吉说,降息主要考虑到欧元区脆弱的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加剧导致信心和情绪遭受重压”。
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5日宣布,维持0.5%的基准利率不变,但将量化宽松规模再扩大500亿英镑(约合780亿美元)。至此,英国央行量化宽松规模增至3750亿英镑(约合5850亿美元)。
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已连续两季收缩,英国经济已陷入衰退。英国央行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加剧对英国经济造成了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丹麦央行当天也宣布降息,将贷款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0.2%,存款利率降至-0.2%,宣告丹麦进入了存款负利率时代。
有节制的宽松
虽然三大央行当天的集体行动并非刻意安排,但却反映出它们对经济形势的一致判断:国内经济活动趋冷,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暂时缓解了通胀担忧,因此应当通过放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
摩根大通编制的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PMI)综合指数7月跌至50.3,创2009年以来新低。摩根大通经济学家大卫·亨斯利说:“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将是3年来最慢的。”
英国经济已经陷入双底衰退。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也很可能在第二季度出现萎缩,而欧盟委员会预计整个欧元区今年将出现0.3%的负增长。而中国经济则出现了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幅度降温,中国经济增速一季度放缓至8.1%,经济学家普遍预期二季度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至7.5%。
不过,并不能对通胀掉以轻心,尤其需提防滞涨(经济停滞+通货膨胀)风险。因此,全球央行在降低利率的同时,对量化宽松等非常规宽松措施依然较为谨慎。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卡斯曼说:“我们的确正处于一个全球宽松周期,但这一周期也颇为节制。”
市场反应不积极
当天全球主要市场表现并不理想。欧洲市场5日收盘时,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指数微涨0.14%,德国股市DAX30指数跌0.45%,法国CAC40指数大跌1.17%。欧元区重债国希腊股市跌2.03%,西班牙股市跌2.99%,意大利股市跌2.03%。
纽约股市方面,5日道琼斯指数收盘下跌0.36%,标普500指数跌0.47%,纳斯达克最终以平盘报收。
汇市方面,纽约外汇市场5日1欧元收报1.2388美元,欧元跌幅超过1%,已基本回吐了上周欧盟峰会后的涨幅。
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5日下跌44美分,收于每桶87.22美元,跌幅为0.50%。8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小涨93美分,收于每桶100.70美元,涨幅为0.93%。
黄金走势也一反常态,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在降息后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8月合约收于每盎司1609.4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2.4美元,跌幅为0.77%。
债市表现则更加不乐观,欧洲央行降息之后重债国国债收益率普遍上升:西班牙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36.6个基点收报6.78%,意大利国债收益率收报5.98%。
无论是中国央行和欧洲央行的降息,还是英国央行的扩大量化宽松规模,其目的均是通过降低居民和企业的借贷成本来刺激经济。不过,为何当天的央行集体行动未能令市场满意?
首先,当天全球主要央行的举措仍不足以平息投资者疑虑,甚至有投资者认为,央行集体行动恰恰说明经济形势比预想的糟糕;其次,当天欧洲和英国央行的举措早在市场预期之内,并且在市场利率已经相当低的情况下,降息面临“边际效应递减”困境,即在已然相当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里,继续降息所能获得的经济刺激效应将不断减小。
下一个美联储?
在欧洲和中国放宽货币政策之后,全球目光将聚集到美国,美联储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放宽货币政策的主要央行?美联储的下一次利率决策会议将在7月31日-8月1日举行。
美联储在6月20日举行的上次会议上决定,将原定于6月底到期的压低市场长期利率的“扭转操作”延期至今年年底。由于近期美国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就业引擎日渐乏力,美联储难以坐视不管。但对于是否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仍显得十分谨慎。
5日最新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喜忧参半。好消息是,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大幅下降至37.5万的门槛线下方,被经济学家视为积极信号。坏消息是,美国6月份非制造业活动指数为52.1,虽然连续第30个月保持扩张态势,但扩张速度创一年来新低。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多次明确表示,如果就业市场不能持续改善,美联储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波士顿LPL金融公司经济学家约翰·卡纳利认为:“如果就业数据不理想,(美联储)将出台更多刺激措施。今天美国公布的数据可能意味着美联储将继续观望,他们未来需要更多数据来作出决策。”
路透社对华尔街债券经纪商的调查显示,美联储将推出新一轮宽松政策的概率为50%。这意味着市场对美联储未来的政策走势还没有明确的预判,一切将根据经济数据情况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