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普陀山已组建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两年内上市。至此,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已全部走在“上市”道路上。早在1997年,峨眉山就已在深圳主板上市,九华山则在两度上市失败后进行第三次闯关,五台山上市也被政府列为重要工作之一。然而对于佛教名山上市的争议却从未停止过。 在时下各地纷纷发展旅游业,大打旅游经济牌的浪潮中,避居深山、素来清净的佛门圣地也没能逃过世俗的利益之网。依托着佛教名山的定位,普陀山、峨眉山的旅游经济牌打得风生水起,峨眉山在深圳主板的上市就是明证。而峨眉山上市的成功也正是普陀山、五台山、九华山坚定地走上市之路的动力,三座名山在上市之路上可谓屡败屡战、百折不挠。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一个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在经济和法律上有规定,但并没有规定佛教名山不能上市。那么,为何佛教名山上市会导致如此广泛的争议,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对呢? 反对的原因主要是,名为组建旅游公司上市,实为打包佛教资源上市;名为佛教名山上市,实为旅游公司和地方政府圈钱;名为保护宗教场所与文化资源,实为资本扩张。 虽然普陀山方面回应说上市的资产将会和佛协、寺庙划分清楚,但这无异于自欺欺人。学者叶檀就指出,普陀山拥有包括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慈云庵在内的十五所寺庙和庵祠,如果没有宗教文化,所谓“岛上公交、索道、旅游纪念品”,还有吸引力吗?显然没有,源源不断的游客还是冲着近千年的佛教资源前去拜会四大名山的。名山上市,是无法和佛教资源切割的。 既然名山上市无法和佛教资源切割,那么,名山上市就不单是经济和法律上面的问题,而必须照顾到宗教和情感问题。国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长刘威曾公开表示,寺庙道观是满足信教群众宗教活动需求的场所,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综观世界其他国家,从没有将宗教活动场所打包上市的先例。而从游客情感来讲,更不愿意让佛教名山上市,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延参法师说到,佛教名山卷入这个经营大潮,可以想得到,不远的将来,泰山、华山、武当山,以及其他名山,将无一幸免,都将会成为上市公司;大家去山水间朝拜心灵的家园,结果都成了去参观一个个上市公司,道德的悲哀。 更为奇怪的是,之前网传少林寺拟上市,方丈释永信曾多次辟谣,而在佛教名山上市招致如此广泛的争议中,却始终不见佛教、寺庙方面的回应。对此,已有人指出个中玄机,四大名山的管理权都在各地方旅游局,运营权都在各大旅游局下属的各大公司手里。从法律和行政的角度来说,各大山的寺庙和方丈,都是“被管理”“被上市”境遇。宗教人士在这波争论中的缺席更从侧面证明,佛教名山上市的幕后,其实是地方政府和旅游公司在操作。 虽然说佛教名山上市不等于宗教上市,但却也无法和宗教资源切割开。名为保护宗教场所与文化资源的佛教名山上市,其实仍是打包宗教资源上市圈钱的游戏,打着什么样的幌子也欺骗不了世人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