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在今年新成立的213款阳光私募产品中,有79只至今总回报仍为负值,占比达37%。其中,瀚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康成亨投资有限公司、同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内的深圳多家私募机构旗下所有产品集体沦陷。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部分阳光私募业绩欠佳,主要受去年市场下滑影响,部分阳光私募投资经理操盘趋于谨慎,导致错失今年上涨行情。同时,信托证券账户管理费用高居不下,而账户解禁的消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也令阳光私募难获实质利好。 用益信托分析师陈光金表示,去年股市行情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阳光私募业绩非常差,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损失惨痛。今年一季度行情好转,但阳光私募投资经理在加仓、换仓上都极其谨慎,没有抓住市场的节奏和机会。 从今年头5个月来看,阳光私募不仅承受业绩压力,还要面对产品净值低于止损线被迫清盘以及产品发行趋缓两大难题。 为保护投资者权益,近两年新成立阳光私募多设有净值0.7元的止损线,意味着当阳光私募净值跌破0.7元时,该款产品就面临着被强制清盘的境遇。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世通8期”、“世通9期”在内的5只产品因触发清盘止损线而进行了清算。而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显示,去年累计清盘的阳光私募产品达187只,其中因触及净值底线而被迫清盘的产品达51只,占比27.27%。 虽然设置清盘止损线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但也给私募基金经理在赚取业绩与风险控制带来两难选择。“设置清盘止损线可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但也会令私募机构变得异常谨慎,可能抓不住市场节奏错失机会,业绩表现平平。”陈光金对记者称。 另一方面,阳光私募发行数量也在减少。Wind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份,阳光私募共发行347款产品,而去年同期共发行419款产品。对此,陈光金对记者称,阳光私募产品发行在3月份有一个高潮期,现在发行量减少跟二级市场表现密切相关。如果碰到股市不好,就难以募集资金,发行和成立都会延后。 此外,一位央企背景信托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除二级市场表现不好外,阳光私募发行量减少还在于信托证券账户紧缺。他向记者坦言,他所在公司目前一个可用的账户都没有了。据了解,阳光私募除到期清算外,被动清盘主要是因为净值跌破合同规定的止损线,或者是规模低于合同规定的最低限额,以及收益率偏低,不足以应对高额的信托管理费。记者了解到,目前信托证券交易旧账户(以前有项目,在不更名前提下继续用)费用一般是150万到200万元,而新账户甚至高达500万到600万元。“业绩好,提成多没问题,一旦业绩不好,再加上信托证券账户高昂费用,做不好绝对要亏钱,很多私募就是这么垮掉的。”一位私募界业内人士对记者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