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这片先富起来的土地上,人们都说“资金如水,投资如渠”,也只有如此方能滋润着年复一年的兴旺。可同样挡不住的是溪流之中,泥沙俱下:一些人打着投资的牌子,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骗取银行贷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拥有18家公司、总注册资金4.443亿元的浙江杰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杰邦控股)就是后一种。
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得知,这家公司通过虚假广告、伪造假合同、甚至威逼恐吓的方式,欺骗成百上千的群众将自己手中的房子抵押出去。更可怕的是,许诺高额利息吸纳进来的大量资金并没有用于实业,而是被少数人挥霍一空,甚至变成了他们进出澳门时的赌资。
经记者初步统计,目前杰邦控股缺口达7亿多元。这其中不仅涉及到中国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杭州银行、中财拍卖等金融机构,还有数百户家庭的房子被其抵押给银行或者出资方—他们当中一大批是退休职工、下岗工人,还有不少身患癌症的病人。
杰邦公司人去楼空
5月29日,艳阳高照,初夏的杭州绿意醉人。然而,坐落在杭州绍兴路87号的杰邦控股却完全是另一幅景象:
前后大门紧闭,院落中央停放着一辆破旧的巴士,这栋六层的楼房如今是空无一人,只有一位上身赤膊的男士坐在马路旁的门卫室里。原本公司门口两侧的“浙江杰邦控股集团中共党支部、工会委员”的牌子早已不见踪影,而临近马路一侧的公司名称标识“浙江杰邦”四个大字同样斑驳不堪。
唯有摆放在进口处的两个一人高的瓷瓶告诉大家,这里曾是拥有十多个下属子公司的浙江杰邦控股的总部所在地。
“主要行业涉及房地产、旅游、酒店、金融、传媒、商业、能源、制造(电梯、LED、节能灯、安防产品)等领域。历经10余年的奋斗发展,目前杰邦集团总资产逾5亿。”在杰邦控股在原来的宣传册上,“生命不息,发展不止”被当作公司的座右铭。
通过查阅工商资料发现,这个以饶应彪为首的家族企业的确拥有纸面上的“辉煌”。
原来,除去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其中饶应彪8500万元)浙江杰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之外,在杰邦控股下属的17家公司中,由饶应彪担任企业法人代表的公司是七家。
这七家是浙江诚邦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浙江杰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普天旅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都是3000万元),浙江杰邦进出口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浙江大鸿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580万元),浙江隆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杰邦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都是500万元)。
注册资本3000万元的建德金隆担保有限公司和杭州森源物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800万元)的法人代表为饶应宏,此人系饶应彪亲哥哥。
同样有两个企业的法人代表权落在饶应彪从小送人的亲弟弟林观春手上,即杭州景府物资有限公司和杭州普天煤炭有限公司,两个公司的注册资本分别是2000万元和1000万元。
剩下的公司中,有一家原法人代表是饶应彪的妻子周莲芬,即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的杭州杰旭物资有限公司,不过饶、周二人离婚后被转到了杰邦控股一名员工章一明手中。而建德千岛湖假日酒店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和杭州杰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法人代表为杜琳凌,据知情人士透露杰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杜琳凌与饶应彪关系暧昧。
除了浙江城建培训中心(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定代表杰邦控股的债权人是盛志友之外。最后的两家企业—杭州金功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和杭州豪汇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50万元),法人代表均为杰邦集团的员工。方勇鑫系杰邦控股公司员工,陈东栋则是公司副总经理。
可自从2012年3月饶应彪和杜琳凌被杭州市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控制之后,不仅有债权人前来要债,更有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士经常围堵在绍兴路87号打、砸、搬东西。
受害群众惶恐无助
在杭州汽车南站对面秋涛路266号一栋二层的小楼内,记者碰到了前来寻求法律援助的陈晓兰,这位今年59岁的卵巢癌患者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位于中山南路55个平方米的房子被抵押给了之前从来不认识的张孟丽手里。
“去年12月初,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自称张孟丽,直接问我怎么回事,到期了还不还钱。如果还不还钱,那就请交房子。”陈晓兰回忆说。
陈晓兰还以为是骗钱的直接回复了一句,“张孟丽,我不认识”就挂了电话。过了几天,陈晓兰却又收到了来自区人民法院的传票。
看到起诉状上,自己夫妇和浙江杰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被告的情景,陈晓兰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据陈晓兰回忆,2010年的时候,经朋友介绍杰邦控股公司的副总杜琳凌找到他们,以帮助她解决家庭困难为由,提出可以借她的房子用一年,只要杰邦能在银行抵押贷款用于企业大发展,即支付给他们家庭一定的报酬。
为了说服陈晓兰,杜琳凌拿出杰邦公司“辉煌”的宣传册,还请他们夫妇去杰邦公司参观。“看到杰邦公司又是酒店、又是能源公司的简章,我真的动心了。”陈晓兰说。
2010年10月28日,陈晓兰同杰邦公司签订了一纸合同,以每月收取1万元的方式允许杰邦公司拿自己的房子抵押贷款100万元,为期一年。
陈晓兰告诉记者,之所以签了这个合同,还在于当时家里的确困难。自2000年患上卵巢癌之后,每年花费在治病上就高达数万元,这让本就持杭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的陈晓兰苦不堪言。
“就是借一年给他们拿去抵押。杰邦那么大的公司,应该没有问题。”陈晓兰没有注意到,当她从杰邦手里拿回自己的房产证时,在附记一栏写着:“他项权利摘要:他项权利人张孟丽,债权数额1000000元,登记时间2010年10月28日。
就在5月28日,同一天来寻求法律援助的还有李一平和陈英。
李一平,是主动联系杰邦公司的。原来,2011年6月,女儿残疾、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及李一平大儿子找了个对象。“结婚急需钱呀,我们找银行贷款。可银行说我们夫妻两人的退休工资才4000元,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儿子的同学说杰邦能提供贷款,《每日商报》上还有广告,我就找到了他们。”李一平告诉记者。
接待李一平的是杰邦一赵姓员工,他将李一平带到了杜琳凌面前,杜告诉他可以贷款30万给他,每月利息1分。但有一个条件,必须将他家位于中山中路的60多平方米的房子抵押权借杰邦公司一年。
同陈晓兰不同,1948年出生的李一平是从浙江某电视台上看到杰邦公司出问题的报道才意识到自己的房子出问题了。今年年初,一则浙江杰邦房地产代理公司工人发不出工资的新闻引来“小强热线”关注,结果发现整个杰邦公司都被人追债的情况。
“随后,我每天都去杰邦讨房子。可就是见不到饶应彪他们。”陈一平说。这个时候,他的房子的他项权利人徐某打电话给他了,请他尽快还钱,否则就要收房子了。
相比较而言,陈英的遭遇最凄惨。1945年出生的她,将46.87平方米的房子抵押权以每月8000元的价格借个杰邦后,仅仅收了几个月的钱后,即碰上了杰邦出问题的局面。这个时候,房屋他项权利人就不断催她还钱,甚至请来黑社会骚扰他们,“堵门、写大字报、用胶水粘门锁,殴打我丈夫,害得我们过年的时候都不敢回家,躲在小姐妹家里。”陈英说。
事实上,陈晓兰、李一平和陈英并非个案,就在秋涛路由被抵押的受害人自发组成的办公室的墙上,记者一共看到了接近80多户的家庭。
“这还是仅仅我们知道的一部分,可能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受害者法律援助小组的一位张姓志愿者告诉记者。记者注意到,就是这80多套房子,抵押款项达到了1.2亿多元。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房子价格在100万元以下。
“100万元以下,即意味着在杭州这些房子面积不大,家里估计也不富裕。”上述志愿者说,“可就这么一套可怜的房子,难道就被人这样骗走?因为这个事情,他们当中好多人已经家破人亡了。”
广开渠道疯狂吸金
如果说陈晓兰、李一平和陈英还或多或少知晓一些情况的话,那么,在受害人当中还有不少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杰邦抵押房子的。退休老人郭益中就是如此。
80岁的郭益中,家里唯一一套65.39平方米的住房,因徒弟在2009年初向饶应彪借款30万元(月息4分),每月支付1.2万元,已付了一年利息,并于2010年初归还30万元本金情况下,杰邦公司不但没有归还房产证,而且隐瞒事实真相,伪造老人的笔迹继续将房子抵押给出资方。
“这个案子当中,很多受害人之所以将房子抵押权出让,除了受到利益的诱惑之外,还在于一部分人以为自己抵押的房子是杰邦抵押给了银行,他们当中不少人文化程度较低,根本不清楚他项权证是个什么概念。”上述张姓志愿者告诉记者。
事实上,杰邦确实利用人们轻信这一点。
“一上来就拿出广告,说杰邦公司如何实力强大,甚至拿出一些红头文件,然后告诉这些人他们可以在全国很多地方有地产。”陈英说。
而对那些不太轻易上钩的,他们还有另外的对策。
据受害人闵春香介绍,一开始她不愿意,杰邦公司的赵姓员工告诉她,可以试用三个月。就在这三个月,杰邦公司会准时给她打款,三个月满后主动结束了“试用期”,提出归还房产证。结果,闵春香不仅续签了合同,甚至在几个月后又借款100万元给杰邦公司。
在选择抵押贷款出资方上,杰邦也是“五花八门”。不仅有包括诸家金融机构,还有一个个人出资方。其中一些个人出资方,甚至还通过银行委托代理。
记者了解到,除了拿别人的房卡,骗取抵押贷款之外,杰邦公司还用多种渠道吸纳资金。
“杰邦公司内部组织严密,分工明确,除了副总杜琳凌负责做他项权证外,还有一个财务部经理负责伪造假报表,伪造假合同,金融部则负责吸收公众存款,一个集团副总经理负责跑银行贷款。”原杰邦公司一内部员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据记者了解,公众的存款一般是以月息(3-9%)的方式来吸取,而银行方面这主要靠做项目。
初步统计下来,在杰邦控股案件当中,仅仅是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出资人受害人就达到9236.9万元。另外,还有很多人没有报案,而且金额更加的庞大,为42970万元。譬如年初“小强热线”中采访的邹姓受害人,即放款7500万元给杰邦公司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报案。
“很多受害人,其实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水网。他们通过熟人加熟人,最终将资金汇到少数人手里,再转到饶应彪的账上。”上述原杰邦公司一内部员工周报记者。譬如,在饶应彪的老家建德,有一人借款的总额是9000万元,即是多人积聚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案件中,杭州市的多位干部亦牵涉其中。
而银行和金融机构方面,记者查到的资料显示,杭州银行保俶支行起诉的金额为860万元,还有2149万元即将起诉;浦发银行求是支行1300万元,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1669万元,温州银行杭州分行670万元,民生银行300万元;建设银行吴山支行5000多万元。另外,2011年12月,浙江中财拍卖行有限公司也被骗4000万元。
那么,这高达数亿的资金到哪里出了呢?据杰邦一位员工吐露,饶应彪自己曾交待他们一个部门的好处费就有4000多万元。而且,可以知道的2011年,饶应彪还曾到澳门豪赌过,“输赢在一亿元以上”。
非法吸储终落法网
见过饶应彪的人,都说这个出生在杭州建德的人的外表一点也不奸诈,甚至有点老实木纳。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通过种种手段吸走了数以亿计的资金。
但是,知情人士吐露,饶应彪从事非法融资其实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其早在2006年就伙同杜琳凌、王阿花等人进行吸取公众存款,以放高利贷为目的。2008年,王阿花因无力偿还,诈骗3000多万元,被绍兴市中级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据这位人士介绍,通过关系逃脱的饶应彪,不仅没有收敛,相反胆子越来越大,结果造成了今天的恶果。
据介绍,目前杭州市公安局是以非法吸储为由逮捕饶应彪和杜琳凌的。但在不少受害人看来,他们的做法更应该是金融诈骗。
一位受害人就告诉记者,2011年底,杜琳凌明明知道杰邦公司无力还款,还是许以高额利息的做法先后从陈某某和吴某某那里骗得2500万多元,至今本金利息分文未还。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次案件中,不少受害人还将矛头对准了银行。
有受害人甚至怀疑,有些银行为了自己跳出来,还故意给别人设下陷阱。“我甚至怀疑是银行为了自己脱身,就要求杰邦继续骗人以还上自己的烂账。”一位受害者猜测。
据了解,已经有不少抵押权方已经全面起诉抵押方。有意思的是,作为本案共同的受害人,他们当中一些人并不起诉饶应彪,直接将矛头对准房东。“我们并不认识饶应彪,而仅仅是看到了借款合同,就签字了。”一位出资人告诉记者。
实际的情况是,记者在所有出资人和房屋抵押人的借款合同看到,合同最后都附注了这一条:该款项打入饶应彪某某银行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