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忙碌、空中飞人。这是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小王最近工作的真实写照。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压力不断加大,这些都让以“不良资产收购和处置”见长的资产管理公司颇为兴奋。
“上一轮的不良资产包已经处置殆尽,大家都尝到了甜头。”小王表示,面对未来,公司一方面通过转型来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急需收购新的不良资产包作为储备。
“这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小王表示,“现在我们团队到处在寻找资金流出问题的项目。”
这些项目可能是处于偿还危机中公司的违约债券,也可能是破产公司的股权、债权。房地产贷款由于调控形成的不良资产,在资产管理公司看来,也许像上一轮一样,调控周期过后,不良资产将“变身”优质资产。
也有业内人士担心,与上一轮国有资产处置和价值增值的背景不同,这一轮不良资产处置也许难以迎来巨大的盈利空间。
资产管理公司“机会来了”
当下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正逐渐暴露,银行资产质量压力渐显。
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较去年四季度增加103亿元。除大型银行外,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及外资行的不良贷款均出现较大幅度反弹。其中仅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较去年末就增加45亿元。
早在去年三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已经开始显露双升的“苗头”。2011年末,国内银行的不良贷款由三季度末的4078亿元上升4.9%至4279亿元。
“如果考虑到每年四季度一般是商业银行传统核销不良贷款最多的季度,2011年末的真实不良贷款上升速度更为惊人。”某银行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未来一年,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仍可能继续增加——来自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我国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点包括房地产信贷风险进一步上升、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等。但考虑到当前我国银行业流动性、效益性和资产充足指标都处于较好水平,上述报告认为银行业整体金融风险仍然可控。
去年四季度以来不良贷款的反弹,让资产管理公司再次看到了“商机”。在一次某资产管理公司举行的内部会议上,有人提出,未来一年在通胀压力下,货币环境不会重现2009年的宽松局面,有些项目的后续融资需求就会受到挤压,流动性就会出现问题,对于资产管理公司来说这无疑是“机会来了”,而受到政府强力调控,资金流岌岌可危的房地产行业,资产管理公司一定会“趁势出动”。
一份内部资料显示,2011年4家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收购业务竞争日趋激烈,新增收购价值大幅增长。除东方公司外,信达、华融和长城新增收购价值均超过300亿元。
“消失”的不良贷款
资产管理公司“大肆围猎”不良资产包,手中一定要掌握足够的资金弹药。
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去年以来,多家资产管理公司强化与战略伙伴的合作,获取资源和经营能力得到提高。比如,长城公司从2011年初以来通过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取得了综合授信支持。
一位不愿具名的资产管理公司人士透露,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每年获得的银行授信支持就能达800-1000亿元,大行一般能够提供上百亿元,一些股份制银行也能提供几十亿元。作为同业机构,资产公司取得资金的价格也非常低廉。一般是按照同档期贷款基准利率下浮5%-10%。 “当然银行也能从中得到巨大利益。”业内人士表示,一些银行的不良贷款自然需要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清收。
“现在很多银行往往在贷款仅仅还处于逾期阶段,就希望资产管理公司接盘,来减少银行资产质量下滑的压力。”他说,有些项目他们甚至会足值接盘,没有任何折扣,这显然大大降低了银行控制不良反弹的难度。
资产管理公司往往是用银行的授信来购买银行的不良资产。该人士表示,“我们对这些资产包的风险状况比较乐观,无非是一些地产项目受到限购等政策挤压,资金流出现了问题,有些项目是资产管理直接接入,有些项目是信托公司先介入,信托扛不住,资产管理公司再接手。
“往往扛过了一两年,市场环境转好,资金回笼后偿付贷款不会成为问题。尤其是现在公司要求的抵押率甚至不足20%,所以我们认为项目的安全边际还是非常高的。”该人士说。
步入快速发展期
2011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新增商业化收购和受托处置资产总额近1600亿元,新增处置回收现金约80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总体上看,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节奏有所放慢,收购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信达公司改制试点推进,华融、东方、长城业绩呈现加速增长态势,资产公司转型深入。
2011年4家公司净利润合计为158亿元,其中信达64亿元、华融、长城和东方公司分别为32亿元、30亿元和31亿元,除信达同比增幅下降外,其他三家增幅分别为60%、329%和204%。
业内人士表示,此前资产管理公司一直处理1999年接收的1.4万亿政策性不良资产,“现在这批资产清收的清收,剥离的剥离,转让的转让。此后经济向好,银行进入良性发展,资产质量达到历史最好,导致资产管理公司的主业荒废,开始谋求多元化的转型策略。”
“中国经济在未来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再次面临经济周期的考验,每次周期性调整的到来都会产生不良资产,未来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空间仍比较广阔。”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相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殆尽后,未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反弹显然为资产管理公司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从表面上看,资产管理公司利润大幅增长大都归因于探索商业化发展,但所谓“商业化业务”,实际上大多是利用自有、拆借资金或者借助已有牌照进行对外融资,“这种业务很难持续”,且蕴藏风险。
一位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士认为,资产管理公司要建立起可持续的赢利模式,一定要实现地方办事处成功转型,将金融牌照业务和办事处有机结合,同时培育核心支柱业务,做大金融平台业务。
未来随着政策性业务的枯竭,监管部门逐步释放出灵活的政策,推动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如引入市场化机制,扩大业务范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