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药、侗药面临流失危险
2012-05-11   作者:记者 齐健/贵阳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夏文是贵州百灵药业项目学术部部长,日前去母校贵阳中医学院探望老师,晚餐同席的几个韩国人向他打听最近苗药方面有趣的研究,引起了他的警觉。
  近年来,植物药的开发热潮席卷全球。一些过去专注于化学药研究的欧美等西方国家,也开始把目光投向古老神秘的东方传统医药,特别是植物药。几年前,贵州苗族“祖传”的治感冒良药“观音草”就曾流失海外,被国外公司解析出有效分子式组成并抢注专利。贵州苗药领域不少业内人士反映,他们最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形。“现在,西药的创新已经非常困难,国际上有10年10亿美元的说法,其难度可见一斑。这也是不少西方国家开始觊觎东方植物药的原因。” 

  “民族药”小荷才露尖尖角

  夏文所在的百灵药业,原是一家老国有企业,1996年改制为民营企业,2010年上市,以苗药开发为主,形成了药材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的整套体系,目前年销售收入近8亿元。
  夏文说,百灵药业已获37项发明专利,其中有苗药的处方、种植方法、检验方法、生产工艺等,但跟苗药几千年传统积淀的宝库相比,只能算“小荷才露尖尖角”。
  “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作为中国四大中药产区之一的贵州,拥有中药资源48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就有28种,占全国的58.8%。
  夏文经常整月的往深山苗岭里跑,求教苗族同胞,访问赤脚医生,为的就是寻找关于苗药材的新线索。深山里,每一种不起眼的植物里,都可能蕴藏着人类未知的秘密。
  近年来,贵州医药工业迅速发展,总产值已突破180亿元,跻身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中中医药和民族药占了绝对主体,贵州也因此被称为“西部药谷”。
  但据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统计,近年来贵州调查、搜集、整理的传统苗药、侗药等药方近1000个,开发生产的不到200个。由于遭遇开发难题,一些老字号民族药企业的祖传秘方甚至面临失传。
  “苗药跟中药还不太一样,它几乎全是植物药,有其鲜明的特点。我们关于苗药现有的发现,大多是依据民间流传的古方,或者对已知苗药材的研究。但是,研究开发都远不到位,只能算是初加工。”夏文说,如果这些资源流失或是被国外窃取,这不仅是哪个人或者哪家企业的损失,而是国家的损失。

  不是所有的新药都适合申请专利

  现在,我国的医药企业已经可以熟练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以贵州省的百灵药业、神奇集团和益佰制药为例,三家企业合计申请的发明专利超过350件,已获授权的专利超过200件。专利保护,给企业带来了垄断利润,反过来也激励了企业的科研创新。
  “不过,专利保护也意味着全面的信息公开,以公开换取独占市场。一方面,别人可以在你研究的基础上,避开现有专利的壁垒进行再创造。另一方面,20年的保护期一过,谁都可以仿制你的产品。”夏文说。
  眼下,植物药的开发热潮席卷全球。一些过去专注于化学药研究的欧美等西方国家,也开始把目光投向古老神秘的东方传统医药,特别是植物药。
  贵州苗药制剂工程中心主任胡颂煜说:“近年来,西药的创新已经非常困难,国际上有10年10亿美元的说法,其难度可见一斑。这是不少西方国家开始觊觎东方植物药的原因。”
  业内人士透露,很多重要的植物药领域新发现,可能就是民间的一个验方,或者一个简单的想法,再通过实验室的大量验证和药物活性的筛选获得的。一旦这个想法公开了,发达国家可以利用更先进的技术,迅速的筛选出更多的新药。
  实际上,国内很多西药厂走的就是仿制国外的路线,而植物药的合成,同样可以采取不同的合成路线,以规避专利问题。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新药都适合申请专利,比如云南白药,就走的是国家保密配方的保护途径。”夏文说。

  “走出国门”更要“守好国门”

  胡颂煜说,从已知的情况看,纯西药一般10年至20年就会被市场淘汰,很少有延续百年的西药品种。而中药和民族药则不同,他们来自于自然界和老祖先的智慧,可以百年甚至千年不死,其风险在于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动植物资源的变化。
  在贵州,延绵不绝的山峰阻隔了工业的高速发展,却也保留了大量原生态的生物资源。现代医药企业在深山里建起GAP种植基地,帮助农民找到了另一条致富路。
  “为什么好的药材要讲究产地,就是因为植物有适宜生长的环境。”胡颂煜说,贵州的自然环境好、气候得天独厚,才成就了如此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
  近年来,我国的植物药不少已经以食品、营养品、保健品等身份进入欧美市场。不久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性药品“地奥心血康胶囊”还进入欧盟市场。种种迹象表明,中医药和民族药正加快走出国门。
  夏文最近正在做的一项研究跟传统的民族医药材黄芩有关。“虽然黄芩在中医理论中是寒性药材,我们提取了其有效成分后,却意外发现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很好。”他说,这一新发现已经在国内外注册了专利,公司计划国内临床完成后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申请,使这种药走上国际化道路。
  但专家也提醒:“越是走出国门,越应该守好国门”。
  夏文说,近年来,他遇到的打探苗药情报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有韩国人、日本人,也有加拿大人、美国人,他们有的以华裔身份掩护,有的则是打着学术交流的名义。
  专家警告说,随着技术的进步,“生物海盗”不再需要把生物直接携带出境,只需要通过相关研究机构、研究者就能窃取生物信息。因此,对学术交流等活动也需提高警惕。
  夏文说,公司已经加强了对员工特别是科研人员的保密警示教育。“药用生物资源的宝库不是一代人的财富,而是子子孙孙的财富,我们没有理由不守护好”。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贵州将大力开发以苗药为主的中药民族药品牌 2011-02-2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