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之称的贵州,依托丰富的药材资源优势,大力开发以苗药为主的中药民族药品牌,使其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支柱之一。 贵州省人民政府日前出台的“‘十二五’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指出,贵州将围绕仙灵骨葆胶囊、克咳胶囊、咳速停糖浆等现有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重要民族药品牌,做强做大骨干企业,推进以苗药为代表的贵州中药民族药的品牌建设。 据了解,贵州将开展以苗药为主的民族药基础理论研究,二次开发现有市场占有率高、市场需求大、疗效肯定的中药民族药品种,对民族医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倡导在产品创新全过程实行专利保护。以天麻、杜仲、淫羊藿、银杏等药材和刺梨、鱼腥草、半夏等具有贵州特色的食药保健多用药材为重点,依托骨干制药企业,将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药材经营、相关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生产相结合,延伸产业链,推动贵州大宗药材品牌化发展。 地处西南山区的贵州,因立体气候和多样生态类型,孕育了大量丰富的生物资源。据统计,贵州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近200万亩,种植面积上万亩的品种达30余个,何首乌、太子参、头花蓼、淫羊藿4个品种已通过国家GAP认证。 贵州现有药品生产企业175家,药品批准文号2265个。拥有中药民族药27个剂型共650个制剂品种,其中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民族药品种154个。抗妇炎胶囊、艾迪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等12个民族药品种销售收入超过亿元,以苗药为主的“黔药”品牌效应逐渐凸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