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政压顶ST板块面临生死劫 大跌后分化明显
2012-05-05   作者: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字号

    从前几年中远CWB1等盛极一时的权证末日轮炒作,再到近年来包括ST盛达、*ST盛润和ST黑化等一大批ST股的重组盛宴,沪、深A股市场的游资将炒作发挥到了极致。
    对于 “凤凰涅槃”式的ST股炒作,到底是投资还是投机莫衷一是,甚至包括国内基金“一哥”王亚伟曾经豪赌暂停上市的*ST昌河(现为中航电子)斩获数倍收益都备受争议。
    然而,当沪深两市主板、中小板退市新规突然来袭,更为严厉的退市标准使得数十家ST股即将面临生死劫的时候,此时的ST板块到底是垃圾还是金矿?

    大跌后分化明显

    随着4月29号退市新政征求意见稿的出台,节后ST板块出现集体恐慌性暴跌。受一系列重大利好刺激,节后首日(5月2日)市场高开高走,但就在这一背景下,沪、深两市75家ST类个股普遍以跌停收盘,大多数均为开盘便“一”字跌停,且全天那成交量极低。不过,ST零七(现简称为零七股份)、*ST园城等个股则一路逆势狂飙,丝毫没有受到退市新政的冲击。
    在退市新政持续发酵以后,ST板块逐渐出现分化,重组预期较强的个股率先摆脱政策阴霾,正处于重组审批阶段的则基本上不受冲击,退市风险相对较大的普遍遭遇资金的疯狂抛售。
    已经披露重组预案、正处于重组待批或者重组事项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复的ST廊发展、*ST大成等个股表现相对独立。与这些个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2011年度继续亏损而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个股表现十分糟糕,其中*ST川化、*ST冠福、*ST新农等一大批新晋“ST族”普遍连续跌停。
    公开信息显示,无论是单日还是最近三个交易日的成交金额,几乎所有的ST类个股均呈现出前五名卖出金额远大于前五名买入金额的特点,在单一席位卖出动辄几百万元的情况下,单一买入席位普遍只有数十万元,资金净流出之巨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在资金疯狂出逃ST板块的过程中,*ST嘉陵、ST珠江、*ST银河等个股还出现了机构的身影。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统计发现,此次ST板块遭遇“浩劫”,深陷其中的机构并不少见。
    截至今年3月31日,银河证券客户信用担保账户、广发证券客户信用担保账户分别以344.17万股和301.74万股的持股数量位列*ST嘉陵的第四、第五大流通股东;而同期重庆国际信托也以207.78万股的持股数量成为ST珠江的第四大股东;而*ST中基等不少ST类个股的一季报还出现了华润深国投-三羊卓越2期等阳光私募的身影,类似的机构账户大笔持有ST股的情形并不鲜见。
    相比之下,*ST海龙更为典型。截至3月31日,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5家为保险基金和阳光私募,合计持股数超过2000万股,占其流通总股本的2.66%。在担保危机爆发、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以后,已经严重资不抵债的*ST海龙复牌迎来连续暴跌,短短20个交易日累计跌幅已经超过40%。结束连续跌停以后,机构资金每天出逃数千万元,成为近期ST板块受伤最重的个股之一。

    大浪淘沙始见金

    考虑到上述退市新政涉及净资产、营业收入和审计意见类型三项指标,以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数据为最近一年指标,目前退市新政所波及的上市公司范围有限,这也为相关上市公司预留了将近一年的过渡时间。
    在受退市新政的心理冲击,绝大多数ST股短期内遭遇抛售后,业内普遍认为,新政势必还会倒逼相关公司加快推进重组等事项,促使公司成功转型脱困。
    就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沪深交易所4月29日正式发布的主板和中小板退市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对受冲击较大的67家公司作了进一步梳理。
    在2011年末净资产为负的41家ST类 上 市 公 司 中 ,*ST科健、*ST金顶和*ST广夏3家公司处于破产重整状态,还有*ST兴业、ST联华、ST沪科3家公司处于停牌重组状态,再剔出10家暂停上市的公司,剩余处于正常交易状态的有25家。
    进一步筛查发现,上述25家正常交易的ST类上市公司中,*ST大成、*ST广钢等公司分别因华联矿业、广日股份借壳重组实现转型,并且相关重组事项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复;同时还有ST力阳、ST宝龙、ST长信、*ST东碳、ST天一的重组或注资也在等待证监会相关审批。再剔出这些重组悬念不大的公司后,剩余18家ST公司到底是垃圾还是金矿呢?
    结合2011年报董事会报告来看,在退市新政倒逼之下,上述18家公司中已经明确重组的公司或许存在一线机会。
    其中,*ST珠峰2011年报披露,在控股股东塔城国际的支持下,继续推动资产重组进程,争取早日启动重组,通过重组注入优质资产,转型成为一家以有色金属矿山资源开发为主营业务的资源类上市公司。
    2011年7月,*ST珠峰曾拟以13.13元/股定增收购塔中矿业100%股权,涉足现有冶炼业务上游的铅锌矿采选业务。上述重组事项流产后,大股东承诺将会继续启动重组,通过定增注入塔中矿业资产。
    另一家重组预期较强的是ST宝诚。作为沪市主板为数不多的袖珍“壳资源”,该公司已经经历过多次重组,但始终没有彻底实现成功转型。而在今年2月份的收购报告书中,2010年6月入主的控股股东钜盛华公司承诺,考虑到公司经营现状,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因对公司实施资产注入而获取新增股份的可能性,也不排除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
    与此同时,另一家袖珍“壳资源”ST太光也存在较强的重组预期。同样是在控股股东变更后无所作为的一家壳公司,该公司曾因龙腾光电借壳上市的重组预案而被市场广泛关注,但这一重组计划终止后,该公司在2011年年报中表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昆山资产经营公司将积极推进资产重组工作,并承诺将全力支持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做大做强上市公司。
    相比之下,深陷担保漩涡的*ST海龙已经资不抵债,如果走破产重整的道路,还将面临相对漫长的过程和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SST华塑、SST天海等股改“钉子户”也需要走完股改流程,重组转型之路同样遥遥无期。
    除此之外,ST金化仍在考虑续建40万吨/年的PVC项目,但如何通过继续发展主业来化解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值而濒临退市的风险,考验着控股股东的智慧。类似的情形同样出现在*ST宝硕身上。
    从营业收入不足1000万元这一新设置的门槛来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最近三年营收均不足1000万元的12家公司中有2家破产重整、2家暂停上市和1家停牌重组,剩余7家公司中,*ST盛润A为一汽富奥借壳上市待批,ST当代 新控股股东厦门当代集团有意对公司进行重组转型。
    同时,在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均不足1000万元的7家公司中,除了2家暂停上市外,处于正常交易的5家公司中,ST廊发展已经重组转型,剩余的相对明确的仅有2家。
    其中,ST明科控股股东为“明天系”,2011年报披露该公司全部化工装置已经于2009年全面停产,并拟对现有全部化工类资产进行处置,同时对全部员工进行必要的安置处理。由此,该公司将成为一个“净壳”,而公司则表示正在多方努力,寻求合适的发展方向,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尚未明确所谓的“方向”。
    濒临退市的*ST松辽也在年报中披露,2012年度公司将根据具体情况启动资产重组工作,确保公司经营能力及盈利能力的持续稳定。早在2010年6月,该公司新控股股东北京亦庄国际就以8.73元/股的高价受让5583万股,占总股本的24.89%,但该笔投资已经浮亏1.5个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蓝筹股获力挺难敌ST板块炒作 "垃圾股"狂欢谁买单 2012-02-26
· ST板块暴涨后跌停 投资者应远离 2012-02-08
· 提示风险 让*ST板块接近“休眠” 2011-04-25
· 年报行情将至 ST板块“妖股”遍地风险加大 2008-01-1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