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5-02 作者:记者 商意盈 张和平 黄深钢 张遥/温州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4月26日,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该平台集聚了民间融资中介服务、备案管理及监测体系等功能。此前,温州两家民资管理公司也挂牌运营。 民资管理公司和民间借贷登记中心的率先“试水”,标志着将温州民间资本引向规范化、阳光化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在金融改革的征途上,温州正在先行先试、积极探索。 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以公司化形式运营,注册资金600万元,由14家法人、8个自然人投资设立。目前已入驻的机构有全国知名P2P行业中的宜信、普信、速贷邦和温州本土的攀远经济信息等从事民间借贷融资对接业务的中介机构,以及相关法律、银行等配套服务机构。 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总经理徐智潜说,登记中心主要为民间借贷中介机构和相关配套服务机构提供场地、综合信息汇总及发布、借贷登记等综合服务,并通过相应的进驻机构为个人、机构、企业提供资金供需撮合以及融资信息、第三方鉴证、资信评价等专项服务;并由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中心对各方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温州先行先试民间借贷规范化、阳光化的另一个亮点是民资管理公司的应运而生。2月29日,温州首家民资管理公司率先试水——瓯海区信通民间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开张营业,3月31日,温州乐清市东铁民间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也开始试营业。 信通民资管理公司由瓯海眼镜有限公司等5家瓯海优秀企业和4名知名度高、信誉好的自然人共同发起组建。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经营项目包括资本管理、项目投资、资本投资咨询,核心是聚集民间资金,运作“为资金找项目、为项目找资金”以及牵线搭桥,成为中小企业融资与民间资本投资对接的平台。 根据温州市政府政策,该公司通过3条渠道吸收社会民资:5家股东聚集自有资金1亿元作为资本金、股东额外增资、以私募方式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4亿元。公司总经理黄永平说:“好比1块钱撬动4块钱,公司可聚集5亿元民间资金。” 首家“出炉”的信通公司董事长陈国光介绍,通过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引导民资走向“两化”,主要体现在,以专业的公司化资金团队运作,可有序地、名正言顺地聚集巨额民资和实施投资。目前试行阶段是1元钱撬动4元,今后公司经营得好,经有关方面批准,注册资金可增到2亿元乃至更多,那就可吸收民间资金8亿元以上。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温州市金融办了解到,温州还将陆续增开民资管理公司。而且,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在原有30来家公司的基础上新增30家。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支行行长吴国联说,民间借贷登记中心的成立能使民间借贷从黑暗走向阳光,从无序到有序,从非法到合法。但是如何引导登记人的积极性,如何防控借款人的资金使用风险,不让“地上”的借贷链条萎缩,都是值得探讨的。 负责创建瑞安市民资管理公司的瑞安市金融办主任杨军说,目前不宜过分夸大民资管理公司的作用,可将之视为规范民间借贷一条新的渠道,视为规避民间借贷无序运行、高利贷、偷漏税等“地下”形式的一条途径。 有关专家认为,民资管理公司、民间借贷登记中心一方面是冲着引导民资借贷规范化、阳光化而来的,另一方面但它们本身又是企业行为,追求资本的趋利性,公司的定位“四不像”,有些方面如同“带着镣铐跳舞”,希望政府对试点工作尽量考虑一些灵活性,宽松性,允许在先行先试中不断完善。 对此,温州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先期试点的原则是审慎、可控,积累经验成熟后可逐步放开。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