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史小诺):各位晚上好!欢迎收看今天的《今日观察》。从基层看改革,从变化看成就。今天继续我们的系列节目改革进行时——探路温州金融改革。
昨天我们一起探讨了很多小额贷款公司期待借着金融改革的机遇转型成为村镇银行,从而让他们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从2007年开始诞生村镇银行,现在已经存在五年左右的那些村镇银行,它们当下的生存的状况到底怎么样?面临哪些发展的瓶颈?对于未来会有怎样的期待?今天我们将会重点予以关注。
演播室的两位评论员是刚刚从温州回来的马光远和张鸿。首先一起来了解一下温州目前的村镇银行正在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着什么。
解说:在温州人陈建清的大棚里,我们见到了民间传说中的“仙草”:这些长在小盆里,低矮的绿色植物,再过七八个月时间,就能够收获了。它的茎叶部分经过烘焙加工变成这样的形状,就是一种比较名贵的中药保健材料——铁皮石斛。
陈建清(乐清市四都嘉胜石斛专业合作社):市场上目前供不应求,目前我们整个市场尤其是今年,已经供不应求了,市场需求今年订货的基本上没有,客人客源很多,但是货源没有。
解说:陈建清说,铁皮石斛的保健功能近来很受青睐。目前好的材料,每斤可以卖到几千甚至上万块钱。作为一个敏感的温州商人,他早在两年前就看准了这个商机。为此他放弃了在上海的生意,跑回老家温州,在农村里租下了180亩地,铺上了水管,建起了大棚,搞起了这个农业合作社。但就在去年下半年,当生产基地建设初步完成的时候,他却陷入了资金紧张的困境。
陈建清:我们钢构全都搭好了,没苗种了,我们合作社也投资不下去了。
解说:问题出在铁皮石斛的生长周期上,这个苗种下去之后,至少两年后才能有收获,而到2011年年底的时候,前一批种下去的铁皮石斛还没有收获,但后一批的苗还需要继续投入。而陈建清从2010年起为了建设基地,先后已经投入了一千多万元,资金有些捉襟见肘了。但这时的他除了上百个还没有长出药材的大棚,几乎拿不出任何东西向别人筹钱。就在这个时候,当地一家村镇银行的业务员找到了他。
陈建清:这两年的经济也不是很好,在社会上很难借,(银行)到我们基地去看,看好了,他说你拿手续过来。
记者:完全出乎您的意料。
陈建清:没想到速度那么快。
解说:简单、方便,村镇银行提供的贷款服务,让陈建清感到意外,但在乐清这家村镇银行里,新入职的员工接受培训的第一项内容,就是要让自己的客户感到简单、方便。
银行培训人员:要求客户的我们尽量简单,麻烦的事情就留给我们自己。
吴大鸣(乐清联合村镇银行行长):让客户提供一张身份证复印件,签一个字,填一张申请表,签一个字,这就是客户需要做的所有的工作,剩下的我们客户经理来做,我们现在老客户要求是一天之内,一个工作日之内,新客户要求三个工作日之内给予答复。
主持人:看了这样一个片子我们特别理解这些农村企业,就是发展的道路非常不错,项目也不错,但是就是资金上还是存在缺口,所以有了村镇银行的存在,帮助他们解决这资金上的难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张鸿:对。
主持人:像温州这样的村镇银行目前有多少?他们的发展现状怎么样?他们的客户主要是不是就是这些农村企业?
张鸿(财经频道评论员):昨天我们谈到的小额贷款公司其实村镇银行和他们的客户群有很多重复的地方,一些小微企业,尤其是一些“三农”的企业,急需要钱的企业,资金很紧张的这样一些企业,这些小企业它资金短缺的时候有一个特点,就是急,特别着急,然后周转特别快,然后有时候,就是几家企业临时都需要这样的钱,需要一个我们说在大银行里叫拆借,这样的钱,或者叫过桥资金,但这些钱大银行因为他的手续相对来说要复杂一些。
主持人:太复杂。
张鸿:对,他不是特别熟悉当地的情况,比如说刚才我们片子里这样的企业。
马光远:大多数都有网点。
张鸿:只有这种银行他能知道,因为他就生活在一起,村镇银行他就生活在一起,而且这些银行是不能跨区的,就是在本地,本地就相当于我们几个,我是一个村镇银行的业务员,我会去找你们,你们缺不缺钱,主动地吸收这样的贷款项目,而且你们呢,如果缺贷款的话就直接找我,这个时候我们都是知根知底的,我知道,昨天我们谈小额贷款公司的时候,我们会谈到这个夫妻之间有没有什么贷款的情况,有没有担保的情况,我们要了解这些东西。但是如果我们成天就生活在很近的地方,我是特别了解,所以我们就又快、又灵、又小,在几天之内,三天之内或者一天之内,如果你急需要钱的话,我就可以把钱直接给你,因为你的信用很好,因为我们基本上是一个熟人这样的社会。所以这个时候解决了一些特别小的企业,它对资金的又短小、又急切、又周转频次又多这样的需求。
主持人:听起来还是很方便快捷的。
马光远(财经频道评论员):特别是农业,我们看到因为很多银行我们知道,一般的信贷他都要担保的,但是很多我们知道,这个农产品要进行担保的话非常难,农村的房子又不值钱。
张鸿:没法抵押。
马光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非要要求他担保,他抵押的话,农民一下子是拿不出抵押品、担保品的。
张鸿:对。
马光远:那么村镇银行刚才张鸿讲了就说它是一个熟人社会下的,大家对风险的了解是比较短、频、快,这个我觉得我们的村镇银行特别像印度那个尤努斯讲得穷人的银行,就它面对的对象就是什么,就是农民、养殖业、种植业等等,非常缺钱,那么到工行,到其他银行去贷的话,人家可能业务所限,不贷给你。
主持人:对,量也特别小。
马光远:我填补了这么一个空白,同时那么他看到你从事的这个行业等等是能够赚钱的,是能够没有风险的,我可以不用担保,等等的,那么把钱贷给你。
所以短、频、快,同时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包括小微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这种需要,所以我们说从整个金融链条本身来讲的话,可以讲村镇银行本身的存在真的是弥补了我们多年以来,我们所看到的,我们在“三农”里边最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我一直认为最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农村金融领域。
我们的金融领域事实上原先我们有什么农村信用合作社,有农村发展银行等等的一些东西,但是就对农业本身的扶持,就对农民本身的扶持来讲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说村镇银行本身发展各方面都比较如意,这个发展比较顺利的话,那么我想我们整个农村的金融的这一块的短板能够有一个很大的改变,而且这几年我们看到,2007年我记得村镇银行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的目标是到5年以后,我们要变成1000多家,那么现在整个看来,发展来看,没有我们预想的快,现在可能全国就700多家,没有达到1000多家的目标。
主持人:什么时候要达到1000多家?
马光远:到2012年,5年以后达到1000多家,但总体来讲的话,我认为村镇银行本身这几年的试点,这几年的发展实践证明了我们整个农村金融体制里边,这么一环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起到很大的解决农民融资难、贷款难的很现实的一个难题。
主持人:对,为这个农村的这些小企业在提供金融服务的除了村镇银行,还有刚才所说的小额贷款公司,还有农村信用社都在做,那村镇银行和这两个系统相比,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它有什么优势?
马光远:当然农村信用社因为以前已经很多年了,我们知道,它事实上现在的村镇银行事实上就起着以前我们讲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但是农村信用合作社我们知道,现在转成商业化的银行,它未必就说对所有的现有的一些有很大的一个支持作用。我们知道整个的按照村镇银行这种管理办法的话,村镇银行本身机制是很灵活的,而且有一些优惠政策,那么这几年扶持它的发展。所以我想这个有它相对的一个制度上的一个比较优势。
张鸿:对,而且小额贷款公司如果和它比的话,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利率会稍微高一点,村镇银行利率会稍微低一点。所以可能农民会更喜欢一点,而且包括农民农时的差别,比如现在春耕时候,可能他们就会更需要。
所以对于村镇银行来说,它可能在季节的调控上,也相对来说有一些灵活性。
主持人:对。
张鸿:它从盈利的角度来说,因为我们说村镇银行也不是政策银行,也不是做慈善的,它需要有一个盈利的方向,不盈利它是不去做的,但是盈利其实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和那些大银行的差别在于,就是它有一个差异化的竞争模式。
主持人:对。
张鸿:就是很多的,当然小贷公司风险控制上也在做这些,村镇银行很多的不光是熟人社会,它其实它在风险控制上比现在我们知道的那些大型银行,因为最近你看温州的国有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它的不良贷款率在上升,但是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
主持人:很好吗?
张鸿:对,他们的不良贷款的控制是很好的,就是一个业务员会去数你的电表,会去数你的水表,会看你到底是不是,一个动态的监控。
主持人:细节上。
张鸿:你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在经营。
主持人:对。
张鸿:所以不是说,单纯的我们原来传统银行说事前、事中、事后这样一个风险的控制,不是报表上,不是体现在报表上,体现在生活当中,所以这个应该是我们村镇银行特别强的一个优势。
主持人:所以设立村镇银行它就是要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更好地提供金融服务,那么现在我们也有一个数量上的一个设计,一个规划,大概在5年之后要达到1000家,现在是700多家,所以还有相当大的空间,那么除了数量上的提升,我们怎样在质量上进行把控,让村镇银行能够发展得更好?稍后回来继续评论。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看今天的《今日观察》,接下来我们一起继续来关注温州的金融改革将会为当地的村镇银行带来哪些发展机遇,我们说村镇银行要很好地发展,要帮助别人赚钱,同时自己也要赚到钱,但是我们也是了解到,很多村镇银行现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可能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一些难点,接下来通过一片子来进行他们有哪些具体的困难。
彭玮(记者):这家叫做乐清联合村镇银行的银行是在浙江省范围内最大的一家村镇银行,那么我们看到,这家银行的营业面积其实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呢,在这家银行的营业厅里面,我们看到和普通的银行好像有一些不一样,那么在这整个营业厅里面,我们并没有看到一台提款机。
这家银行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实际上现在他们的客户办理存取款业务只能够通过这样的纸质存折来进行,而事实上呢,从半年前,他们就已经开始在准备发行这样的银联卡,目前他们还在等待有关部门对于他们银联卡业务这样一个批复。
解说:这家村镇银行的行长46岁的吴大鸣,在银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24个年头,先后在中国农业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台州商业银行工作过。
从国有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到现在的村镇银行,国内的银行体系从大到小、从上到下,他几乎走了一个遍。但在他看来,眼下正在打理的这家村镇银行碰到的很多问题,是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吴大鸣(乐清联合村镇银行行长):有些是从来没有碰到过,有些是以前碰到过,但是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事,他们那个时候,比如开始发行卡,我们现在二十年后,我又来做这个事情。
解说:营业网点少,吸引存款难,发行不了自己的银行卡,尽管这些问题困扰着吴大鸣。但现在更让他着急的是,随着银行业务的扩张,人才的需求跟不上。特别是因为他们主要在农村地区发展业务,更需要大量的基层业务人员,他现在的管理团队非常年轻,两位副行长年龄都只有30多岁,基层的业务经理很多都是80、90后,而年内,他们还计划再新开两个网点,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手。
尽管招募工作一直在进行,但招进来的人,大部分都没有银行的从业经验。
吴大鸣:有人看好,也有人不认同、不看好,认为没有前途,因为永远在农村,没有机会到城里去(发展)。
解说:尽管在这一次的国务院“12条”当中,把村镇银行设计成为民间资本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但在吴大鸣看来,村镇银行自身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其中吸纳存款,获取资金的渠道狭窄是最大的问题。
吴大鸣:现在要求是说5年要逐步回归到75%,这个过程也是非常痛苦,我们现在也在犯愁这个事情,那么要实现存贷比的平衡,必须是只有两个渠道,要么就是多拉存款,要么是压低压缩贷款。
解说:吴大鸣提到的存贷比,指的就是银行总存款和总贷款的比值,按照银监部门的要求,村镇银行在开业5年后,要控制在75%以内。而这一个要求对于很多村镇银行来说,却很难达到。
以这家乐清联合村镇银行为例,目前他们的存款总额大约20个亿,贷款总额27个亿,存贷为135%左右,如果要降低这个数字,要么提高存款的规模,要么降低贷款的总量,减少贷款也就意味着要减少业务量,这个是正在发展中的村镇银行不愿意选择的,而存款量在现有的条件下,村镇银行一时也很难提高。
吴大鸣:提高存款,以现有的这样的结算渠道,你要大幅度提升是很难的,所以我们也呼吁说,能不能对这些村镇银行先实施利率的市场化。
主持人:刚才通过这样一个片子我们了解到,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当中也是有很多的束缚,所以他们希望能够步子一方面能够迈得很稳,但是又能更快一些,所以他们也是希望能尝试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对于村镇银行发展来说,是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方向?
张鸿:在周小川行长做调研的座谈会上,有一家村镇银行的代表就明确的提出,说我们能不能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市场化,因为我们调研结果,其实不用调研我们都知道,就是有一些理财产品,如果它的利率达到6到7,那就买的就很多。
主持人:对。
张鸿:但是因为是村镇银行,所以存款利率是没有浮动的,贷款利率是有浮动的,2.3倍,存款利率不能浮动,就不能达到6到7,所以吸收存款,本身村镇银行在吸收存款的能力上就比较弱,因为它不像大银行有那么大的背景,所以吸收起来就很困难。
所以他就说能不能存款利率我们稍微市场化一点,当时我记得座谈会现场是掌声和笑声一片,掌声可能很多人觉得是应该利率市场化,应该给他们一点空间,笑声可能觉得,因为这“12条”里边根本就没提利率市场化,所以觉得要求有点过分。
我们想可能确实是这“12条”里没有提利率市场化,可能也有它的道理,虽然我们在有一些采访当中看周小川行长也说,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但是为什么没推,可能也是考虑到,如果单纯温州一个地方利率市场化的话,比如存款利率达到6到7的话,因为钱本身是没有明确的栅栏可以拦住的,所以那上海的钱…
主持人:全都跑这来了。
张鸿:南京的钱,北京的钱就可能都去奔那去了。所以可能一个地方,一个区域试行这个的话,可能确实他们需要考虑风险。
主持人:那温州其实现在目前的想法就是把村镇银行的数量做起来,大概要达到50家,现在还有一定的空间,但是数量多了是不是就能保证它走得很稳,这个风险怎么把控?
马光远:我想这个从目前来看的话,整个村镇银行距离我们的发展目标,就单纯从数量本身来讲,还没有达到我们的一个预期的一个目标值,当然我们说整个金融改革,我们的目的一方面是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服务,为三农、为小微企业服务,但是另一方面要控制风险。
我记得2009年的时候,北京当时成立的可能第一家村镇银行,那个时候有很多记者就到那个延庆,到村镇银行去看,发现,就问当地的人说,你知道那个是银行吗,很多人说不知道,我们以为开了一个麻将铺什么的,就很多人不认为它是一个银行。
因为很多村镇银行为什么说现在面临很多困难,吸收存款困难,大家不信任,有些认为可能你是个当铺,你是个私人的银行,根本不像银行的那么一个样子,那么有些比如说村镇银行本身在发展过程中,比如刚才张鸿讲的,他连自己的银行卡都没有,没法通存通兑,甚至在银行的整个结算体系里边,有些东西没有进入结算体系。
那么所以在这种种的困难的在体系设置的困难面前,那么村镇银行本身应该说,这么多年都是在困难中前行的,一方面它在解决小微企业的困难,在解决农户的困难;另一方面,自身的发展又面临种种的障碍。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你要说要确保村镇银行发展的质量,那么首先要给它减负。
主持人:对。
马光远:要给它解除很多的障碍,你首先得把它当银行。所以我记得2009年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叫《给村镇银行以制度的关爱》,这个制度的关爱包括它的身份的平等,不仅仅要平等,而且应该说,要给它比那些国有的大银行更多的一些制度的优惠、更多的一些便利。你比如说营业税的优惠,所得税的优惠,费用的一些优惠,包括你怎么样确保一些人到村镇银行来存款。
主持人:是。
马光远:比如说我们在利率市场化没法实行的情况下,那么能不能给它实行存款保险。
主持人:对。
马光远:保证大家把钱存在这个村镇银行里边它是安全的,它是保险的,等等的,那么到现在为止,可以讲,今天借助温州金融改革的这么一个号角,事实上把这几年以来2007年到现在整个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大家都一一摆上来了。
我想摆上来是一个好事,那么一方面我们可能要发展数量,因为现在数量我认为就是不足的;另一方面,一定要正视村镇银行整个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能够在制度上解决的一定要解决。
张鸿:对。
马光远:我就有时候不能理解,我们在扶持每一个新型的金融机构的时候,明明知道它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观念、制度、认可等等的障碍,为什么我们不用好的制度,不用一个好的激励的机制去鼓励他们,去扶持他们的发展。
张鸿:对。
马光远:所以我认为目前来讲的话,我们一方面要改革我们的很多不利于村镇银行发展的一些制度;另一方面还是要控制好风险,不能盲目地去扩大,因为村镇银行本身现在的整个的这种风险控制机制也好,整个的人员的层次也好,我想跟大的这些国有银行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我觉得稳健地往前走,把每一个发展好可能比单纯地追求数量可能要更加有意义。
张鸿:对,我接触的村镇银行有一个行长他就说,他说别说接下来的改革,就是创新什么的。
主持人:首先说当下的。
张鸿:因为可能有风险,他说你先让我们像个银行,比如说给我们一些银行同等的待遇,允许我们发卡,允许我们办各种的汇兑等等,如果这些没有的话,我们真的我们自己都觉得不像个银行,那你怎么让客户,让那些农村的朋友相信你是一个银行。
马光远:把钱存在你这,所以他不干。
主持人:那我们最后还是回到风险的问题上来,因为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风险,村镇银行风险怎么样把控?
张鸿:还是座谈会上周小川行长最后提到了,这次金融改革允许“试错”,我想这就是告诉大家,其实你可以大胆做,但是风险肯定要控制,接下来当地的官员就说,虽然周行长说了允许“试错”,但是我们尽量少出错,尽量让它一次试验成功,因为可能试验失败的话,可能会有很多当地具体受伤的企业来承担“试错”的后果。
所以我想转述一个当地的企业家的一个问题,他就说,他说原来这些银行,他们之所以不把钱贷给微小的企业,让微小的企业没有这个信贷的这样资金的流入,是因为那些银行都太牛了,他们这个体系不支持中小企业的这个发展,所以我们得要求这个体系支持它。
所以他说,如果说我们现在的小额贷款公司也罢,还是村镇银行也罢都变成了原来的那些银行的增量,仅仅是增加了这个数量,没有改变它的质的话,就是它必须倾向于服务于微小企业,那我们仅仅多了一些银行又有什么用呢?
主持人:对。
张鸿:接下来遇到的问题可能还是一样的。
主持人:是,还是应该给予一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