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时隔两年首次转正 货币调控腾挪空间加大
2012-03-10   作者:王宇 王培伟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涨幅3.2%,首次回落至4%以下。更为引人关注的是,银行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经历了24个月为负后,也首度由负转正。
  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全年物价稳中有降的走势,我国居民实际利率在过去两年来持续为负的格局已有所扭转。负利率的消失,或将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居民的资金配置方式,并为今后我国货币和信贷政策的操作腾挪出更多空间。

  实际利率结束24个月为负格局

  根据央行数据,目前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由于2月份CPI同比涨幅从1月份的4.5%大幅回落到3.5%以内,这意味着一年期实际利率已转为正值。
  简单地说,负利率是指物价上涨速度超过居民一年期存款利率。长期负利率不仅会导致市场上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容易造成资产价格泡沫现象,同时对普通储户而言,负利率更是一种财富侵蚀。最近十年我国曾在2004年、2007年和2010年起三次出现了长期负利率阶段,负利率时间均超过20个月。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居民实际利率持续为正值,表明居民银行存款开始“跑赢”物价,实现了储蓄的保值增值。
  在过去两年里,尽管央行连续6次上调存款利率累计150个基点,但由于同期物价上涨幅度更为迅猛,以至于一段时间以来,居民存款始终未能跑赢CPI,在去年年中的某些月份,负利率程度一度达到200多个基点,这意味着储户一万元定期存款一年后取出来,即便算上利息仍会缩水200多块钱,居民银行存款身处缩水困境。

  或改变居民资产配置方式

  专家指出,负利率状况的扭转不但标志着全社会通胀预期开始减弱,而且还将逐渐改变居民财富配置方式,一部分存款将回流银行体系,增加银行可贷资金,降低金融错配风险。
  此前,在持续的负利率下,居民在无法投资房产、股市低迷、银行存款得不到收益的情况下,越来越多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居民开始选择多样化的理财方式,去年一段时间短期理财产品和民间金融拆借越来越受到普通市民的追捧。
  “利率由负转正后,银行存款保值增值能力会增强,这可能会对去年十分火爆的短期理财产品造成冲击。”有银行理财人士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也认为,负利率消失后,银行对居民的吸引力将增加,一方面居民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会下降,另一方面部分资金会从民间拆借市场回归到银行体系,带来银行存款的增加,进而增加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缓解金融资源错配的风险。
  交行报告也判断,未来随着政策的适度放松,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将有所增强,信贷增速呈逐步回升的态势。
  “负利率的消失将进一步降低加息的可能,这对股市来说是利好。”郭田勇判断。

  为货币调控腾挪空间

  此前受物价持续走高之扰,我国货币政策深陷松紧两难之困。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负利率格局的消失,我国货币政策调整空间将有所加大。
  “我们预计全年CPI同比涨幅在2.7-3.3%之间,将比上年明显回落。CPI同比的持续下行及负利率的消失,为接下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空间。”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
  负利率的消失将进一步降低货币收紧的可能。观察最近十年负利率状况与货币政策变化可以发现,负利率与货币政策二者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最近十年来,我国曾三次出现了长期负利率阶段,在每次负利率状况开始发酵时,我国货币政策也随之步入持续收紧的阶段。其中,在2007年-2008年持续的负利率过程中,央行实施了从紧的货币政策,而在本轮负利率过程中,央行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下,于2010年四季度开始收紧货币,连续十二次上调了银行的准备金率。
  “CPI同比的持续下行及负利率的消失为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宽松提供了空间,在通胀压力趋稳的背景下,预计今后准备金率将有不断下调的可能。”连平判断。
  “从近期准备金率的两次下调和央行连续十周暂停央票发行等货币工具操作上可以看出,我国货币调控正延续着稳中趋松的微调思路。”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谷裕认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2月CPI预计不超3.5% 有望告别两年负利率时代 2012-03-06
· 消除负利率才是当务之急 2011-08-31
· 负利率时代:万元存款1年缩水200 2011-06-16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