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深圳分公司私设小金库涉内幕交易
2012-02-12   作者:段铸  来源:中国经营报
 
【字号

    原定于2011年底赴港上市的海通证券,并没有按时成行。据了解,海通证券的赴港上市计划或将于今年3月份重启。按照之前的计划,海通证券拟发行12.294亿股H股,招股价为9.38港元至10.58港元,集资115.3亿至130亿港元。
  然而就在此时,海通证券的前员工向记者曝出海通证券深圳分公司(以下简称海通深圳)私设小金库、巨额资金来去不明以及大量公款违规存取等现象。这是继该员工举报海通深圳私自卖出455个客户存留证券资产、私自改动客户资金资料后,第三次举报海通深圳。
  “通过一个名为‘海融投资’的三产公司,窃取佣金收入,同时违法利用公司名称开设现金存折账户,涉嫌洗钱,”海通深圳电脑部原主管刘得来(化名)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这一现象自1996年以来一直存在,直到2007年海通证券借壳上市前夕才终止。据刘得来透露,这些违法违规现象的幕后操作人为海通深圳原总经理、现海通期货董事长张建刚。
  “我已将此事实名举报至广东省检察院,实名举报信也已移交到深圳市经济犯罪侦察局。”刘得来告诉记者,如果实名举报无果,下一步将会直接诉讼。

  神秘的海融投资

  海融投资的所有管理层均出自海通证券深圳分公司。
  刘得来口中的“海融投资”,全名为“深圳市海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012年2月7日,记者从深圳市工商局查阅了海融投资的相关资料。资料显示:海融投资成立于1996年8月6日,注册资金1188万元,法人代表王胜。
  “王胜原来是交通银行深圳分行人事部科长,海通证券在上市前属于上海地方国资企业,王胜调任到海通证券分公司曾任部门经理,”刘得来告诉记者,海融投资的所有管理层均出自海通深圳。
  资料显示,在海融投资的管理层中,除王胜任法人代表及董事长、总经理外,潘敬奇为监事、何际平、吴卫光为董事。
  “潘敬奇为海通深圳财务部原经理,现为综合部经理,同时主管财务工作;何际平在2001年之前为海通深圳电脑部经理,之后出国;吴卫光为办公室主任,2002年调离。”刘得来告诉记者。
  记者从深圳工商局获得的资料还显示,海融投资共有两个法人股东,海通深圳工会委员会以出资1069万元占89.98%股权,深圳市总工会机关工会出资119万元,占10.02%。而海融投资登记的经营范围则为“投资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国内商业、物资供销,电脑软件开发及各类经济信息咨询”。
  在备注栏内显示,海融投资已经吊销,其最后一次年检为2004年。“一般企业工商年检会在下一年的6月份之前完成,否则会处以罚款。2004年最后年检,也就是说吊销时间大概在2005年年底之前。”一位工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01年,我以副处级干部的身份调任海通深圳电脑部经理,接的就是何际平的班,王胜的出国和何际平的调离都发生在海融投资吊销之前,我在海通深圳工作8年之久,从未听说过(海通证券深圳分公司)公司工会有这个参股企业,也没有得到任何分红,”刘得来告诉记者,海融投资实际上就是时任海通深圳总经理张建刚的小金库。

  举报因“私人恩怨”

  在软件统一前,各营业部的实际佣金收入和交易流水根本就做不到监控,往往是营业部给总公司报多少是多少。
  据刘得来回忆,2001年4月,其从广东省某行政单位调任海通深圳电脑部经理,当时海通深圳共计拥有7家营业部。“在当时的中国资本市场,这个规模堪比一般的小券商,”刘得来告诉记者,之所以举报海通深圳分公司及时任总经理张建刚,是因为张建刚与其有“私人恩怨”。
  “2001年,我作为中国第一批电脑工程师,赴任海通深圳电脑部经理,接到的任务就是更换各下属营业部的交易软件,”刘得来告诉记者,2001年,证监会要求各券商统一下辖营业部交易软件,以达到实时计算、实时监控。而当时海通证券大部分营业部使用的为恒生柜台软件,深圳分公司则用的是金证柜台软件,无法做到实时计算与实时资金监控。
  2001年10月,海通深圳完成软件更换工作,2002年5月,海通深圳实行竞聘制,刘得来成为唯一一个被“竞聘掉”的高管,转而成为海通深圳分公司下属的红岭南路营业部电脑主管,“几乎成为普通员工”,刘得来说。
  “原因很简单,实时监控和实时计算后,以前存在的窃取佣金漏洞就被堵住了,张建刚认为我堵了他的财路。”刘得来告诉记者,在软件统一前,各营业部的实际佣金收入和交易流水根本就做不到监控,往往是营业部给总公司报多少是多少。
  “举报人与张建刚以及后来红岭南路营业部总经理张英有私人矛盾,主要是因为举报人曾因考核不及格而被降职,”海通证券办公室副主任舒芸芸告诉记者,举报人还曾举报过深圳分公司违规私自卖出客户存留证券资产等。“如果张建刚确实罪大恶极,那也应由公检法部门去查实,我们作为公众公司,接受媒体的监督,但这件事我不能回应”。
  “电脑部又不需要拉客户,也不涉及券商的核心业务,有何考核之说,”刘得来苦笑道,在更换软件系统之时,张建刚曾以各种理由向总公司申请,表示深圳分公司有特殊情况,不能更换。而至于海通证券给予记者的答复,刘得来则认为,私人恩怨确有其事,但直至现在,他举报的海通深圳各种违规现象都获得了证实,相关责任人也得到了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的处罚。

  谁的“小金库”?

  海融投资的证券账户在海融投资吊销后依然存在,直到2007年海通证券借壳上市前夕才注销。
  “我在海通深圳工作了8年,直到2009年调回广州某事业单位后,才敢举报。而这8年来,我从海通深圳高管被贬为营业部管理层,后来更是成为普通员工,忍辱负重,终于获得了证据。”刘得来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海融投资在海通深圳分公司下属红岭南路营业部所开设的证券账户及部分账户资金流水变动表(下称资金流水)。
  这份资金流水显示,开户资金账号为:135911569。2003年4月17日至8月21日4个多月期间,该账户共计流入现金3556.1万元,之后全部流出至与资金账号相关联的中行、工行、招行和深圳市合作银行(后被深发展收购)的四张现金存折内。
  其中,2003年4月17日,共发生5笔交易,前三笔为高达1998.9万元的03国债(1)证券卖出,同时发生相同金额的代码为“799999”的交易指令登记(为买入证券登记指令),但未能成交,最后,这部分金额的1980万元,从证券账户转入中行存折并取出。
  4月18日,剩余的18.9万元被再次转出18万元,余额为9075.47元。
  2003年4月24日,这一证券账户又发生一笔499.75万元的证券卖出,随后当天被全部转入工行存折并被取出。
  至2003年8月21日,海融投资这一证券账户最终余额为14.16万元。
  “这只是2003年4个多月的交易片段,而实际上这个账户从海融投资成立起至海融投资吊销时,一直存在。”刘得来告诉记者,2003年是熊市,交易委靡,而2000年前后为牛市,海融投资的账户资金流水更大。
  刘得来透露,海融投资的证券账户在海融投资吊销后依然存在,直到2007年海通证券借壳上市前夕才注销。“在2005年之前,一个证券账户可以对应多个银行第三方存管账户,这也是海融投资的证券账户资金为何能划转至多家银行的原因,2005年之后,证监会要求一个证券账户只能对应唯一第三方托管账户。”
  “海融投资的证券账户名称与持有的4家银行存折账户名称同为‘海融投资’,”刘得来告诉记者,这是明显违反《银行法》、金融监管条例的。海融投资以公司名称开设了现金存折账户,这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小金库。而同时,海融投资的出资人为深圳总工会机关工会和海通深圳工会委员会,也就是说,海融投资为公有资产下属公司,那么海融投资更成为公有公司的小金库。
  记者咨询了多位银行内部人士,都称以企业名称开设现金存折账户为明显的违法行为,“大量现金的存折存取更是涉嫌洗钱”。
  “作为海融投资的董事长、总经理王胜,2005年就已经出国,董事何际平更是2001年就离任,而这些存折直到2007年才注销。在当时的海通深圳公司,张建刚的这个小金库是公开的秘密,海融投资的存折就在他手上,随意支取。”刘得来透露,海融投资的存在,除了作为小金库外,还经常借钱给客户炒股,同时作为券商下属公司,直接参与二级市场买卖,更有内幕交易之嫌。
  与此同时,根据2005年之前的旧版《公司法》,公司对外投资不得超过注册资金的50%,而实际上,仅仅在2003年的4个多月内,海融投资累计卖出证券资产就高达3500余万元。
  “我不是专业人士,不能按照资金流水表给予回应。”舒芸芸表示。
  记者先后以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联系海通深圳分公司现任总经理邹二海、综合部经理潘敬奇、海通证券总公司等,并未得到任何实质性回应。

  海通证券上市前所涉部分案件

  1.有关人员涉嫌采用伪造机构客户公章和国债使用授权等手段诈骗公司北京中关村南大街营业部等有关客户资产,同时营业部还牵涉于部分客户之间的资产理财事项。
  2.2004年2月12日,湖北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诉海通证券上海合肥路营业部与友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三方监管业务连带责任。
  3.江苏佳威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徐向林、周建分别起诉海通证券武汉分公司江大路第一营业部股票侵权案。
  4.2006年7月3日,中投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诉海通证券福州广达路证券营业部委托投资纠纷。
  5.2006年4月17日,三江航天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诉海通证券武汉分公司第二证券营业部国债委托管理纠纷案。
  6.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山东省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融鑫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起诉海通证券某营业部。
  7.2006年6月4日,牛玉安等39位自然人分别向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起诉海通证券及西安西新街证券营业部,要求返还存款并承担案件受理费用。
  注:海通证券上市之前,重组草案中披露的涉及金额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客户资产纠纷被起诉案件。据统计,海通证券因此共计提负债5.5亿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海通证券:A股短期向上概率大 2012-01-31
· 海通证券:流动性改善第二枪将打响 2012-01-05
· 海通证券拟发行12.29亿股H股 2011-12-06
· 海通证券:不是失误,是失责 2011-11-25
· 海通证券招股书自曝9起不合规事件保荐占3 2011-11-2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