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中国外贸面临三重严峻压力
2011-12-19   作者:  来源:中国网
 

  梅新育:中国外贸的压力与突围

   作为全世界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大国,至少20年来,外贸数据总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的走势;而作为占全世界贸易额10%以上的第一贸易大国、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中国外贸又对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施加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前的中国外贸面临三重严峻压力,但依靠中国经济自身的优势,仍然有希望创造较好的业绩。
  中国外贸的第一重压力源于世界经济形势不佳导致的外需减速。在经济周期性变动的压力之下,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慢于2010年,而展望明年至少前两三个季度,中国及世界经济减速的局面也难以逆转。正因为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月号《世界经济展望》已经下调了对2011、2012两年世界经济增幅的预期,与6月份的预期数字相比,分别下调了0.3、0.5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分别下调0.6、0.7个百分点,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分别下调0.2、0.3个百分点。
  在主要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已经消除了大规模动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的希望,私人部门需求却难以弥补财政政策退出的缺口,银行因资本缺口而急剧收紧贷款条件、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后遗症、大批业主负债累累甚至沦为负资产一族,……所有这些因素无一不在抑制着经济复苏的前景。仅为了满足欧洲银行监管局12月8日补足资本金缺口的指令,欧元区内银行就需要在2012年6月之前筹足1150亿欧元资本金,而根据经合组织12月12日最新《主权信贷展望》报告预计,经合组织成员国今年借款需求可达10.4万亿美元,明年可达10.5万亿美元,几乎是2005年的两倍,比次贷危机爆发的2007年也增加了1万亿美元。
  与前两年次贷危机高潮时相比,目前全球经济走势的严峻性还表现在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在成为新的潜在危机策源地,而不是如同前两年那样未受发达国家危机太大影响、扮演了世界经济救星角色。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初级产品牛市走向终结、反危机措施副作用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宏观风险积累,毕竟,在最热门新兴市场经济体——金砖五国中,除了中国是世界工厂之外,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等其它四个国家经济对初级产品生产及出口的依赖性都相当大。今年年初到现在,上述四国都经历了堪称惨烈的汇率贬值、股市下跌和资本外逃,其经济脆弱性暴露无遗;在初级产品市场行情逆转的压力下,预计明年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形势仍然颇为严峻,陷入萧条乃至爆发危机的压力相当高。而近七八年以来,中国对新兴市场经济体贸易的增长一直快于对发达国家和地区贸易的增长,新兴市场成为拉动中国外贸高增长的头号发动机;头号发动机有熄火之虞,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可想而知。
  中国外贸的第二重压力来自外部竞争加剧。这种竞争不仅仅来自那些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奋力赶超中国的后发发展中国家,更来自次贷危机之后力推“再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毕竟,在萧条时期,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的发达国家需要通过增加利用国外需求来弥补国内需求低迷所造成的缺口,美国尤甚。奥巴马早已提出了目标为“出口五年翻番”的国家出口战略,拟订了未来五年内吸引1万亿美元以上海外新投资的招商引资新计划,还建立了横跨23部委的招商引资工作组—— “选择美国”(Select USA)办公室,并建设一个名为“选择美国”的门户网站,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将招商引资工作提到总统令的高度,也是首次建立具有行政约束力的跨部委吸引海外投资工作小组。发达国家不仅希望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狙击中国同行的竞争,而且希望在昔日蔑视的所谓“夕阳产业”重新与中国一争短长。
  中国外贸的第三重压力来自国内成本不可遏制的上升势头。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料、能源、人力、土地成本上升,“招工难”和“中小企业困难”的呼声高涨,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压力之大。主要也是因为国内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价格竞争力日益动摇,来自越南、印度等一些后起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才渐显咄咄逼人之势,如越南就已经取代中国成为耐克鞋最大的加工和出口基地,
  尽管如此,在2011年的前11个月里,中国外贸交出的答卷仍然堪称靓丽:进出口总额33096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其中出口17240亿美元,同比增长21.1%;进口15856亿美元,同比增长26.4%,贸易顺差1384亿美元。在2012年,中国外贸仍然有希望继续维持一定增长速度。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并不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决定保持外贸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换言之就是不会陡然采取自废武功式的贸易政策,而在于中国经济基本面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首要优势源于较高的宏观经济稳定性。中国国内经济大体已经软着陆,尽管中国2011年通胀压力较大,尽管人民币汇率在岁末出现了连续超过10个交易日的“跌停板”,尽管中国存在地方融资平台潜在债务风险和银行业潜在不良信贷风险,但与其它主要经济体和热门新兴市场相比,中国的财政状况仍然最为稳健,中国银行体系资产状况仍然良好,中国的通胀率与印度等其它热门新兴市场相比仍然低好几个百分点,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虽然正在持续积累,但与货币大幅度贬值几乎接近货币危机程度的其它新兴市场相比,人民币汇率仍然非常稳定。毕竟,在最热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金砖国家中,今年前9个月,除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超过3%以外,另外4个“金砖”国家货币对美元汇率全面显著贬值:俄罗斯卢布贬值4.06%,巴西雷亚尔贬值8.01%,印度卢比贬值8.50%,南非兰特贬值15.70%,其中巴西雷亚尔仅9月一个月就对美元贬值16%,数年来一直努力抑制雷亚尔升值的巴西央行不得不于9月22日宣布出售27.5亿美元货币互换合约以干预雷亚尔贬值趋势。而印度卢比自7月之后对美元继续贬值,贬值幅度超过20%。
  较高的宏观经济稳定性赋予了中国产业额外的竞争力,因为在一个更可预期的环境中,企业规划的风险显然要低得多。我们也不必以为货币贬值就一定能够赋予一国出口更强的竞争力,因为货币大幅度贬值通常意味着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猛增,不仅直接干扰企业经营,更因为损害居民生活水平而容易引爆更多的工潮。由于发展中国家外向型企业常常高度依赖外币融资,资产构成中本币计价比例却要高得多,本币大幅度贬值还会显著恶化其资产负债结构,严重时会导致企业大面积破产倒闭。在1980年代席卷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中,在1990年代新兴市场经济体接二连三爆发的货币/金融危机中,在1997-1998年韩国财阀的破产潮中,在近两年越南币值的接连贬值和高通胀、罢工频发中,我们已经见识到了上述机制的威力。
  与此同时,通过产业升级、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中国产业界已经明显增强了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力,这一点在今年中国出口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上面表现得相当突出。在2011年前8个月,中国出口平均价格上涨10.3%,高于去年同期9.1个百分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上涨更为突出,7月份纺织服装平均出口价格上涨24.7%,鞋帽平均出口价格上涨18.5%,而这是在“中国制造”占有的市场份额没有明显下降、在出口市场最终销售价格没有上涨的情况下发生的,表明中国出口产业在整个国际价值链上所得收益份额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中国正在逐步超越单纯依赖价格竞争力的阶段,越来越多地依靠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效率、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的优势,即使是成本上升的压力,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也能依靠国内产业转移而消化掉相当一部分。须知中国是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大国,中西部人力、土地等项成本比东部发达地区低得多,2009年上海人均GDP为78989元,而中部的湖北只有22677元,相当于前者的28.7%;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为31838.1元,湖北为16058.4元,相当于前者的50.4%。中国的国内产业转移也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近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以来中西部省市自治区出口增幅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按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统计,重庆外贸额增幅从2006年起就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之前超出幅度在9个百分点左右,2010年全国外贸增长34.7%,重庆增长53.2%,超出18.5个百分点;今年前10个月全国外贸增长24.3%,重庆增幅则高达110.4%,其中出口增幅高达112.5%。至于内迁出口产业与印度、越南等后发发展中国家沿海地区相比的地缘劣势,依靠交通基础设施的优势,依靠海关通关程序革新带来的效率提高,中国也能抵消掉相当大一部分。
  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对整个国际贸易体系、对中国的贸易伙伴都是佳音,即使对与中国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和企业也不例外。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一国就占了全球贸易额的10%以上,更因为中国进口增速领先世界,从而为贸易伙伴创造了分享繁荣的机会。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和世贸组织2009、2010年《世界贸易报告》数据,2000—2008年间,世界进口年均增长12%,美国、欧盟27国、日本、俄罗斯、巴西、印度年均增速分别为7%、12%、6%、21%、14%、14%(2005—2009年数据),中国进口年均增速则高达22.4%。2009年,世界进口萎缩24%,中国进口只下降了11.2%。2010年,中国进口增幅更高达38.7%。今年前11个月,中国进口又同比增长26.4%,高于同期出口增幅5.3个百分点。鉴于中国经济软着陆基本定局,鉴于中国将进一步努力扩大进口,将实现贸易平衡的着力点放在扩大进口上面,寻求开拓对华出口市场的贸易伙伴在2012年可望继续赢得较多机会。 (梅新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文章来源:俄文《中国》杂志)


12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梅新育:与国际接轨不等于让渡所有权利 2011-12-09
· 经济信息发布方式还要进步 2011-12-20
· 从“与国际惯例接轨”转向“推动规则演化” 2011-12-06
· 中国式超越:铸造非价格竞争优势 2011-12-05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