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世界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大国,至少20年来,外贸数据总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的走势;而作为占全世界贸易额10%以上的第一贸易大国、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中国外贸又对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施加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日前在俄文《中国》杂志撰文指出,当前的中国外贸面临三重严峻压力,但依靠中国经济自身的优势,仍然有希望创造较好的业绩。 梅新育分析指出,中国外贸的第一重压力源于世界经济形势不佳导致的外需减速。在经济周期性变动的压力之下,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慢于2010年,而展望明年至少前两三个季度,中国及世界经济减速的局面也难以逆转。第二重压力来自外部竞争加剧。这种竞争不仅仅来自那些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奋力赶超中国的后发发展中国家,更来自次贷危机之后力推“再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第三重压力来自国内成本不可遏制的上升势头。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料、能源、人力、土地成本上升,“招工难”和“中小企业困难”的呼声高涨,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压力之大。 尽管如此,在2011年的前11个月里,中国外贸交出的答卷仍然堪称靓丽:进出口总额33096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其中出口17240亿美元,同比增长21.1%;进口15856亿美元,同比增长26.4%,贸易顺差1384亿美元。在2012年,中国外贸仍然有希望继续维持一定增长速度。 对此,梅新育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几大优势。首先是较高的宏观经济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赋予了中国产业额外的竞争力,因为在一个更可预期的环境中,企业规划的风险显然要低得多。与此同时,通过产业升级、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中国产业界已经明显增强了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力,这一点在今年中国出口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上面表现得相当突出。同时,中国正在逐步超越单纯依赖价格竞争力的阶段,越来越多地依靠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效率、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的优势,即使是成本上升的压力,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也能依靠国内产业转移而消化掉相当一部分。 梅新育表示,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对整个国际贸易体系、对中国的贸易伙伴都是佳音,即使对与中国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和企业也不例外。鉴于中国经济软着陆基本定局,鉴于中国将进一步努力扩大进口,将实现贸易平衡的着力点放在扩大进口上面,寻求开拓对华出口市场的贸易伙伴在2012年可望继续赢得较多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