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说,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个群体所占比重不断加大,老年人的生活供养、医疗保健、精神抚慰、文体活动等,已经成为日趋重要的社会问题。专家建议,国家应加快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同时从养老机构建设入手,着力构建社会化养老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有钱却买不到养老服务的问题。
“银发浪潮”涌动 我国“老龄化”趋势明显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7亿,占总人口的12.5%,而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标准是: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了大量的“421”家庭,一对夫妇瞻养4位老人,再过十多年后还将出现许多的“8421”家庭,一对夫妇要瞻养上面的父母祖父母共12人。周其凤说,将来我国老年人的比例还会越来越大,这是一个阻止不了的趋势。他认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应该尽早部署、研究,让老年人能够更加健康的生活,这个群体健康了,医疗的负担也能减轻不少,建议政府应更加关注这个群体的健康问题,专门组织力量开展研究,北京大学也有这样的专家、教授。
吉林省嘉源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芝就说,国家应加快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有钱却买不到养老服务的问题。她认为,建设好养老机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更是解决“空巢”老人增多问题的现实需要。
吉林康乃尔集团董事长宋治平建议,在社区增设老年人活动场所,建立更多的养老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建议国家在土地、税收上给予支持,提高养老行业从业人员待遇。各界人士普遍认为,随着越来越多青年农民进城打工,农村“空巢老人”群体也越来越大,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子女照料模式已难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不少老年人特别是生活在市区的老年人,由于经济条件和养老观念的转变,希望住进养老院的人不断增加,导致社会养老机构不足的矛盾开始凸显。
“空巢老人”数量巨大 养老机构严重匮乏
一方面“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多,另一方面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匮乏难以满足需求。各界人士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矛盾会越来越尖锐,社会养老机构数量少、质量低、建设步伐缓慢局面必须尽快改变。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受大量城乡富余劳动力境内、境外劳务转移的影响,空巢老人家庭的绝对数字不断增加。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州空巢老人约13万人,很多社区、村屯空巢老人的比例已超过50%。全国空巢老人帮扶试点村——汪清镇东明村空巢老人达到老人总数的70%。他们多年没有子女的陪伴,很多人除了能从子女那里得到基本生活费外,几乎和孤寡老人一样,要独自承担生产和家务劳动,独自面对就医、维修房屋、取暖等很多生活难题,孤独地度过晚年;还有相当数量的老人与子女分居,处于隐性空巢状态,虽然物质生活较有保障,但缺少必要的日常生活照料,精神生活贫乏。
“而且养老机构明显不足,有钱却买不到养老服务现象普遍存在。”王玉芝说,一方面越来越多老年人养老观念逐渐转变,希望住进养老机构。以吉林省集安市为例,全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农村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一共只有13所,床位只有610张,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2.3%,与不断增加的需求相差甚远;另一方面,由于受资金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社会养老机构设施设备简陋,供养标准明显偏低,集中供养老人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有的农村福利服务中心由于建设年限已久,房屋主体损坏严重,防火设施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当前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也专业化层次也比较低。据调查,吉林省县一级的养老机构服务大多只有简单的一个层次,特别是农村敬老院的服务,还停留在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救济型阶段。城区老年公寓、养老院、托老所等养老机构的服务方式还很单一,服务理念和层次还处于较低水平,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
机构建设入手 全面构建“社会化”养老体系
“关注老年人群体健康养老问题,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王玉芝说,应加快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同时从养老机构建设入手,着力构建“社会化”养老体系。
专家建议,首先应打破体制性障碍,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由于国家对养老机构的政策定位在福利性、非营利性的原则上,行业进入门槛比较高,使许多非公有制养老机构难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加上职能部门条块分割,分兵把守,更增加了企业或个人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难度。建议政府在对国营养老机构加大投入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机构,建立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投资体制,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在征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通过贷款支持、提供公益岗位等方式进行鼓励帮扶,达到既保持其福利性和公益性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积极性的双赢目标。
宋治平等各界人士建议,还应遵循市场规律,科学开发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产业。科学开发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是比较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的养老模式。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探索建立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财政支持机制,政府出资建设专门社区居家养老中心,配备专业服务设施,由社区(村)居委会按照市场化运作方法,组织服务队伍,为老年人提供各种专业化服务,建立老龄人口信息库,对每位老人的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等做详细记录,对高龄、空巢老人实行定期探望制度,根据条件安装应急呼救装置等。
建议劳动部门开展专业化培训,为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提供人才支撑。代表们认为,老年护理员既要有高度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和爱心,也要掌握一定的康复知识、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常识。建议由政府劳动部门建立养老机构院长岗前培训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培养和引进中高级专业人才。争取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建议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实行专业化、职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老年人提供不同需求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