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容纳100人的永久避难硐室载人试验,在中煤能源集团平朔井工一矿实验取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井下紧急避难设施设计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根据我国政府规划,要在所有井下安装紧急避难设施。而避难硐室被认为是成本低、效果好的最重要的设备。平朔井工一矿作为国家煤监局和中煤集团避险系统建设试点矿井,在井下9煤B段主运巷和辅运巷之间的煤柱内建成了永久避难硐室。该硐室设有三级供氧、三种制冷、防爆密闭、空气净化、监测监控、除湿降噪、通讯联络、有毒有害气体去除等系统功能,设计了强力喷淋气幕和大面积过渡室,使得遇险人员能够快速进入生存室。硐室内与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讯联络等五大系统连接,并备有直通地面的钻孔,形成了避难硐室完整的生命保障系统。避难硐室有效使用面积168平方米,设计容纳100人。
2011年8月13日9点50分,参与试验的100名矿工进入硐室。10点整,硐室防护密闭门关闭,载人避难模拟试验正式开始。经过48小时各种试验和实时监测,8月15日10时整,硐室防护密闭门打开,试验人员精神焕发地走出避难硐室。
试验期间,试验人员可以通过室内的通讯系统与硐室外指挥所和地面调度中心联系,并进行双向视频对话,并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生活,就餐、娱乐、设备操作、数据记录井然有序。此次试验,验证了避难硐室在矿井压风和自备系统情况下,各种环境参数实际情况及变化规律,同时也检验了硐室内各个系统设备仪器独立和联动运行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