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委严整稀土之乱面临两难 指令性计划存结构性矛盾
2011-08-13   作者:方辉  来源:中国经营报
 
【字号

  中国的稀土产业似乎越整越乱。通过国家部门的相关整治,价格的确抬高了,但现在却出现了下游企业与中上游企业的集体矛盾乃至对抗。在历史上很少有像稀土这样短期内受政策控制影响这么大,突如其来的一切让需要时间和物质投入的下游应用产业一时难以同步。拥有资源的大型企业坐收暴利,下游产业苦不堪言。
  而国家制定的限量开采计划也并未被严格执行,乱象依旧。在稀土行业的管理上,中国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针对中国稀土乱象的又一轮整治开始了。分析人士认为,本轮整治直指原材料生产这一深层矛盾,也必将面临深层次的难题。
  8月8日上午,由工信部领衔的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稀土生产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自2011年8月1日至12月31日开展稀土生产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对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无计划、超计划生产,收购和销售非法开采的稀土矿产品等行为进行查处,其中8月11日至11月10日为检查整治阶段,11月11日至12月31日为检查验收阶段。
  就在同一天,在内蒙古包头举办的第三界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则充满了火药味,各种矛盾和冲突被与会者摆上论坛。
  虽然2011年针对稀土行业的整治十分频繁,但此次将整治的重点放在原材料生产环节还是引起了业内的震动,因为近两年来,中国稀土产业的整治多集中在环保达标、贸易规范、企业重组等领域,原材料的生产和冶炼分离一直是由指令性生产计划来约束。但事实证明,生产指标并未被有效执行。
  现在,稀土吸引人眼球的不再只是价格,稀土行业的内部矛盾日渐增多,稀土行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市场对行业前景充满忧虑。

  限产之难:指令性计划存结构性矛盾

  得知六部委发布专项整治的消息,江西省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孟庆江告诉记者,“这说明国家已经认识到指令性生产计划的问题,整治可能是开始,能不能堵得住很难说。现在的指令性生产计划不合理,比如江西省每年的计划指标是1万多吨,但每年市场的需求量是4万多吨,巨大缺口导致超计划生产难以管理。”
  事实上,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从2007年实施以来就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超计划开采和冶炼分离成为常态,每年的稀土氧化物都超过计划指标的30%左右,例如近两年的稀土开采指标都在9万吨左右,但2010年的数据显示生产量近12万吨。
  2011年的稀土指令性生产指标为9.38万吨,但《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各地了解到的情况是,目前全年的指标都已经用完,虽然有部分企业自觉减产或停产,但多数企业依然在生产,而今年高昂的稀土价格更是让生产企业不忍停产。
  “上半年,中国对日本出口大概有3000吨,但日本上半年进口8000吨,当然不排除别的国家对它供应。”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对记者表示,由于超计划开采得不到遏制,很多稀土资源最后都流向不明。
  而贾银松透露,工信部将尽快出台“指令性生产计划的管理办法”。但对于外界猜测,管理部门是否将用增加生产指标的方式来解决超计划开采问题时,贾银松明确表示不会增加生产指标。
  业内人士认为,稀土产业乱的根源在于资源的无序生产,此前国家忽略了这一块,导致重拳打出去,却依然改变不了行业乱局,如果此轮针对源头的整合能够取得成功,后面环节的解决都会相对容易。
  不过,一位要求匿名的稀土专家则表示,现在的指令性计划结构性矛盾突出,中重稀土的量明显不够用,超计划生产难以遏制,“我认为堵不是最好的办法,还是要引导,明显供不应求的元素就应该增加指标,不能搞一刀切。”

  行业整合之难:地方、央企存利益之争

  “和以往相比,这次的检查力度是空前的,一部分企业被摘掉在所难免。”8月8日,南京稀土应用学会副理事长王仲山对记者表示,整治、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后面的企业兼并重组,因为靠自觉性的整合没有力度。
  事实也是如此,作为全国第一个响应国务院5月10日发布的《关于促进稀土行业坚持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在5月下旬就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上游企业整合淘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内蒙古35家相关企业被纳入整合范围,其中20多家在包头。
  “照目前的结果看,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已经达到了关停的要求,就是停水、停电而且营业执照进行了变更。”包头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郭甫欣对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包头的此轮整合要在今年6月底完毕,但事实上这一进程并不顺利。郭甫欣解释,之所以没有按时完成,是因为要考虑职工安置和企业的出路问题。从来没有一个行业像稀土一样在短期内被如此密集的包围。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有些企业是在被强制整合,其手续和条件符合国家的规定,而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又让整合因经济补偿变得复杂。
  一位被纳入整和停产的企业人士向记者诉苦,由于该企业建设得到了包头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批准,但并没有获得国家管理部门的认可,现在涉及的补偿难以从国家获得,而地方政府又不愿意拿钱。
  与此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建设稀土行业大企业集团的步伐已经在加快,不难想象,未来包钢稀土会将现在游离于其之外的其他民营企业收入麾下,成为真正独霸北方的垄断集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现在的兼并重组行政色彩浓厚,强制性明显,国务院的文件有组建大集团的要求,地方就按照实施,完全没有顾及市场规则,属于“强制清洗”。
  事实上,以江西赣州为代表的南方稀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与包头不同的是,南方稀土面临的是外来央企的“统一战”。
  由于地方政府存在利益诉求,行政更倾向于靠山吃山,并不欢迎央企的进驻和整合。记者了解到,现在赣州多家企业都进行了减产、停产,目的是为了改善环保设备,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改造,以应对“10月大考”。
  上述专家表示,如果这些企业都达标了,各部门的联合验收组也不能视而不见地将它们关停,届时矛盾也会更加突出,最后还是不得不回到市场的原则上来,“但中铝、五矿这些大企业没有矿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完全打败那些地方企业。”
  而更为关键的是,那些受地方政府扶持,手握矿山资源的地方国企已经在摩拳擦掌,试图与央企一争高下。《意见》指出,要让南方前三位的企业垄断南方稀土市场,但时至今日,连到底谁是前三位也没有明确的说法。
  与包钢稀土不同的是,目前南方稀土企业中尚无一家在整个产业链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中铝、五矿、赣州稀土公司等大企业向上下游进行兼并的步伐会加快。
  记者从赣州稀土公司人士处了解到,赣州稀土公司在牢牢掌握资源的同时,已经在寻求兼并下游应用产业,目前已经与国内某家稀土高科技企业商谈合作,未来极有可能组成联合体参与南方稀土前三的角逐。

  近年稀土整治政策

  2007年起,中国开始对稀土生产实行指令性规划,并开始减少稀土出口。《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中明确规定,对钨、锡、锑、稀土等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勘查和开采实行规划调控、限制开采、严格准入和综合利用,严格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年度开采总量指标控制,严禁超计划开采和计划外出口。到2015年,稀土的年开采总量要控制在14万吨左右。
  2011年2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是“十二五”期间环保部发布的第一个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对稀土企业的排放、能耗总量做了详细规定,并对从事稀土生产的企业资质进行了严格限制,将与尚未发布的《稀土行业准入条件》构成中国稀土行业两大“保护神”,被业界寄予厚望。
  2011年5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公布,该《意见》是国家首次针对稀土行业健康发展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共22条,涉及基本原则、行业监管、行业秩序、行业整合、资源储备和管理分工等6大方面。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内蒙古将调整稀土整合淘汰方案 2011-08-11
· 国土资源部通知要求10月底前完成稀土矿业权清理审核 2011-08-10
· 部委密集下发稀土整治令 行业迎来大清洗 2011-08-09
· 国内稀土疯狂涨势降温 2011-08-09
· 西藏发展拟定增募资购厚地稀土股权等 2011-08-09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