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的泡沫挤完了吗?市场众说纷纭。
根据本报的统计与研究,自2010年12月20日,创业板指数摸高1239.60点之后,开始飞流直下,虽然在今年1月底2月初曾经有过短暂的反弹,但下降的趋势却一直延续到了2011年6月23日,这一天,创业板指数跌至783.86点,从最高到最低,区间跌幅已经接近40%。
今年的6月23日,对于创业板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当天创业板指数触底以后开始反弹,截止到7月13日收盘,创业板指数已经上涨了约15%,而同期上证指数的反弹幅度只在7%左右。
这些只是直观的表象,还有一些事件在隐隐透露着创业板的再次崛起。在创业板原始股解禁期间,不少公司高管趁机减持,即便上半年市场大跌,还是有超过100名的创业板公司高管进行了减持;而眼下,这种减持已经开始逐渐变少。
于是,市场的话题讨论开始了:创业板的泡沫挤完了吗?创业板已经摆脱“三高”重新出发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资深分析师周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年初到现在,创业板一直在挤泡沫,高估值确实容易形成股灾。从前期1200多点到700多点,创业板上半年跌幅并不低,而从目前的反弹形势看,创业板指数反弹已经超过了上证指数,基本上可以确定创业板的泡沫已经挤完了。”
不过,市场也有不同的声音存在。国元证券投资总监康洪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论是创业板,还是整个A股,市场是在真实中炒作梦幻的未来,而梦幻的未来能否到来取决于很多因素。眼下,如果用一个数字和数据去衡量创业板是不是有价值了、到不到该买的时间了,我想都太‘形而上学’了。”
不管到底是不是挤干了泡沫,对于创业板而言,过去半年多的下跌过程是值得思考的,大幅的下挫也可以作为其价值回归的征程,因为这是创业板自问世以来创下的最大跌幅,而一直以来饱受争议的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资金也在下跌之中得到了缓解。
根据本报的统计,从估值水平上看,2009年创业板问世之初的发行市盈率最高曾达到128倍,2010年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依然高达71倍,而眼下,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已经在43倍附近。不难看出,从估值水平看,创业板正处于集体回归的过程中。
就目前市场发行情况看,6月份以来,很多创业板公司已经不再推崇“三高”,逐渐趋于理性。6月份上市的美晨科技便以18.12倍的市盈率、25.73元的价格登陆创业板,创下了创业板史上最低发行市盈率,这也证明着创业板价值的回归。
对于创业板的现状,康洪涛如是表述:“创业板的市盈率正走向神坛逐渐变成平民,这个过程可能已经进入中后端的拐点期。不过,虽然部分个股和行业明显降低了市盈率,但成长性很差。资金面上,上半年是明显收紧的,这样股价也会处于下跌和加速下跌中,而下半年资金的压力和政策的压力会有所缓解。现在是创业板价值回归的中后段,彻底明朗至少要等到今年四季度。”
正因为创业板近期的发行情况趋于理性,恰逢市场反弹,创业板开始集体反攻。不过,华宝兴业基金研究部总经理王智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业板经过前期的大跌之后,估值虽然已经有较大下调,但今年靠估值提升获利的机会不大,创业板的真实成长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来验证,个股分化会比较大,应注重寻找业绩比较确定的或者业绩超预期的股票。”
创业板泡沫是否已经挤干净,挤到什么程度算是干净,市场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不过,投资者心中对于创业板投资价值的分析,显然会各有权衡。本报梳理了创业板中最为集中的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化工、信息服务和电子元器件5个申万一级行业,通过分析估值、公司所处行业背景以及公司的成长性等几项重要的指标,对创业板进行细分行业分析以及数据统计,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价值考量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