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著名的高端品牌,以价格昂贵著称的达芬奇家具被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出,其销售的天价家具,并不像宣称的那样是100%意大利生产的,很大一部分由国内东莞厂家贴牌生产,原料也并非宣称的名贵实木,经检测,消费者购买的达芬奇家具甚至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其实无独有偶,一些媒体也翻出了许多旧账,比如某号称国外品牌音箱只不过在咱们村里造好后去公海转了一圈,某服饰也不过是地地道道的国产货等等。而除此之外,我们身边的“假洋鬼子”还有很多,如曾经某两个著名手机品牌,虽说都是国外大品牌,但只不过是把贴牌权买给了国人,由国人生产的合法贴牌机而已。还有一些商家立志走“假洋鬼子”路线的,眼界看得远,索性一开始就是在国外或香港注册的,看着名正言顺,其实换汤不换药,从老板到员工,从原材料到销售,都是纯正的made
in
china。 因此,达芬奇造假实际上是与整个“假洋鬼子”产品的市场繁荣分不开的,正是国人当前暴发户心态下,“买贵不买好”的畸形消费观念捧红了我们一大批“洋鬼子”,而在利益驱使下市场上自然会冒出一群“李鬼”。所以笔者认为很多学者所说整顿市场、大棒执法、严肃法律的方法都是事后补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要国人还在对国外贵而不实的品牌痴迷,逐利的资本家们就会一遍遍趟进这淌洪水。 所以要彻底整顿我们的“假洋鬼子”市场,避免类似达芬奇造假的现象再度发生,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才是长策和上策: 第一,规范国内产品名称,国家管理部门首先应当不鼓励使用音译化、西化、英语式的商标名称。我们看现在国产品牌的商标,各类英语化、意大利语化的名称满天飞,曾有一时间更是满街都是各种“奴”,简直比红极一时的掉渣烧饼还俗。这类名称首先就极大的误导了消费者,说起来,如果消费者误以为这些温州、东莞来的衣服是纯正的意大利货而进行购买,这些企业是有欺诈嫌疑的。而这些商标也造成了整个市场的混乱,使群众正确难以区分国产与进口商品,管理部门理应及时喊停并正确引导厂家命名。 第二,我们的媒体、舆论应当加大对国货的宣传力度。其实很多国货质量上并不比进口来的商品要差,只是价格便宜了些,就在人们错误的消费观念下被抛弃。这也带来了对国内商品的副作用,因为大家发现只要把价格定的越高,反而就越有人来买,因此国内产品的价格近几年也在不合理的水涨船高。但实际上我们廉价的郁美净比起很多国外动辄上千元的护肤品效果甚至更好,我们福建生产的家具也不比国外进口来的脆弱。但在宣传上我们吃亏太多,对此政府其实可以制定一个国货宣传扶持计划,媒体部门广告费可以内外有别、两套标准收取,扶持国货宣传;政府可以对国产产品宣传费用进行额度补贴和集中推广,不要总让国外产品和“假洋鬼子”们成为广告的主角。 第三,提高国产商品质量,建立群众信任。质量绝对是我们国产商品的生命线,我们看到除了很多因为畸形消费观而购买进口产品的人们之外,还有很多人是由于对国产商品质量存疑而转投进口市场的。但我们政府对此所做却不够,甚至近期还倒行的降低了乳制品国家标准。正如许多学者、从业者所说,这实际上是祸害我们的民族产业,毕竟消费者是会用钱投票的,降低国家标准的最终后果只能进口奶粉的畅销。 其实现在市场上的“假洋鬼子”还有很多,其中不乏我们熟知的、宣传上也自称国际名牌的某些厂家。这种鱼目混珠的乱市监管起来自然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应当认识到,达芬奇此次造假事件只不过是我们“假洋鬼子”热潮中必然会出现的案例。而在此之后,随着在国外注册主打国外名牌的精明商人逐渐增加、随着山寨厂商逐步转正、以及我们监管的跟不上,打着进口招牌进行招摇撞骗、欺诈国人的案例怕是会大量出现。这也提醒我们的消费者,买产品不宜迷信花哨的宣传和西洋的商标,在2012逃难方舟都难逃made
in
china的大环境下,挑选性价比高的、节约节能省钱的产品才是正确的选择,买东西“唯贵论”和国内商品价格的攀比之风也到了该改一改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