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是悬在各地官员头上的一把利剑,也是媒体和公众一直持续关注的焦点。国土资源部、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启动的土地问责曾在去年一度被质疑是要爽约,直到12月16日,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和12个县市政府一把手面对面进行约谈,问责正式启动,质疑声才就此停止。 此后的一段时间,等不来问责结果的人群中有人忍不住再次质疑,首次土地问责可能会是来势汹汹,而最终不过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不过,今天(7日)下午,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联合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将是对这一质疑的最好回应,问责结果将在会议上向全国公布。昨天(6日)下午,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李建勤在接受中国之声记者冯会玲的独家专访时表示:首次土地问责确实是动真格的,一批市县政府负责人将因违法违规用地被追究责任。 去年的12月16日,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在北京约谈了土地违法较严重的12个地方县市主要负责人,首次土地问责也在当天正式启动。问责结果直到今天才公布,很多人疑惑:为什么问责时间要长达半年之久?对此,李建勤解释说,首次问责是依据2009年度的卫片执法检查结果展开的,要一一核对的是全国2859个县的海量数据,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作内容: 李建勤:2009年度的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是从2010年1月份在全国开展2009年度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09年度的卫片执法检查首次覆盖了全国2859个县,首次依据15号令实施问责。按照我们两部的分工,国土资源部对违法的事实进行认定,监察部根据国土资源部审核认定的违法事实按照依计依法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地方提出的责任追究的意见进行审核。 李建勤指着办公桌上已经整理成册的一尺多高的资料说,对数据、违法事实要进行一遍遍的审核、认定,用的时间自然不会少。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要确保做到精准问责、要问得合情合理、要让被问责的地方政府心服口服: 李建勤:第一步国土资源部自下而上对违法的事实做进一步的调查、认定,把事实搞准。第二步,今年5月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对纳入问责的这些市县按照要求一个个听各省的情况汇报,听完以后地方根据审核的意见再进行调查核查,提交举证的资料,对有些问题再重新进行认定,目的只有一条,要确保违法事实的认定要准确,真正做到精准问责,合情合理,心服口服。做到这三条首先要把事实搞准,把违法事实要认定。 去年10月,针对媒体质疑的土地问责可能爽约的声音,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通过中国之声独家回应:问责绝不会爽约,而且一定会严格执行。李建勤表示,今天下午公布的问责结果将充分说明:首次土地问责一没有爽约,二是动了真格: 李建勤:我们两部对问责的工作做到实事求是,依法依规,2009年度卫片执法检查首次实施问责,定了,我们就要往前推进,所以7号下午公布结果,用事实说明没有爽约;第二,公布了结果,大家会看到确实是动真格的,将有一批市县政府负责人要受到责任追究。 在去年12月16号面对面的约谈中,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的话让在场的很多人都品出了他的苦口婆心,他说他了解基层官员无论是市长、县长还是区长,每一个人奋斗到今天都不容易;他也知道每一个地方父母官都有发展地方经济的压力,但发展绝不能以破坏土地资源为代价,启动土地问责,恰恰是要保护更多的干部不要倒在耕地红线上。李建勤也特别强调:土地问责的目的就是希望地方政府都能依法依规管地用地。 李建勤:问责目的是推动依法依规管地用地,虽然是对个别人实施了问责,但是起到了震慑一方,教育一片这么个效果。问责只是一个手段,目的是来维护土地管理的良好秩序,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根据国土资源部、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的《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被问责的县级以上政府主要负责人将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直至撤职的处分。究竟有哪些地方官员在首次土地问责中受到严惩?被问责的官员数量会是多少?今天下午两点半,记者将从现场陆续发回最新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