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外方的专利之战尚未停歇,中国通信业的“双子星”华为和中兴日前又“同室”操戈。国内最大通信设备商华为以自身专利权和商标权被侵犯为由,在欧洲三国提起对中兴通讯诉讼,中兴当即在国内反诉应对。业内人士认为,纠葛背后凸显的是在向4G演进过程中,设备商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中兴遭遇同行专利围攻
4月28日晚,华为宣布,将以侵犯公司数据卡、LTE专利和商标权的名义,正式在德国、法国和匈牙利对同为中国公司的中兴通讯提起法律诉讼。起诉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兴涉嫌侵犯了华为有关数据卡和LTE技术的一系列专利;未经华为许可,在数据卡产品上非法使用了华为的注册商标等。
仅仅是20小时之后,4月29日下午,中兴通讯发表反诉声明称,已于当天“在中国针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侵犯中兴通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LTE)若干重要专利递交了诉状。”中兴申请法院华为停止侵权、赔偿损失以及承担因侵权而带来的其他法律责任;后继中兴通讯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证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这是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中兴遭遇的第二桩来自同行的专利围攻。今年4月,爱立信在英国、意大利、德国三国同时发起针对中兴通讯的专利诉讼。
中兴指责华为“预谋已久”
专利诉讼,对于通讯业来说司空见惯,但同室操戈还极少见。这一次诉讼和反诉讼的对手中兴和华为,不仅是两家中国公司,而且一同从深圳起家,一同进军海外市场,又一同闯进世界通信市场前五强。
对于同门兄弟大动干戈,中兴一位负责人表示很无奈,认为华为发起此次诉讼“预谋已久”,是想借爱立信在本月初起诉中兴之机,使中兴腹背受敌,阻止其在欧洲的发展。中兴方面称,华为选择4月28日宣布起诉中兴“别有用心”,因为当天中兴在马来西亚获得了欧洲运营商Te-lenor(挪威电信)在当地部署5000个HSPA+/LTE站点的4G合同,这有可能会影响到华为与Telenor未来在欧洲其他项目上的合作关系。
中兴年报也显示,去年中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增长仅为5.9%,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仅增长3.87%,而欧洲则大增50.26%,在非洲也增长了55.07%;华为财报亦显示,2010年,中国本土市场的销售额也只有9.7%,远低于其海外33.8%的增长。
一位业内人士说,正因为4G新一轮全球圈地运动已起锚,同门兄弟才顾不得外界笑话,为一城一池之失斤斤计较。
华为指责中兴低价搅局
而华为方面则表示,他们也是迫不得已。华为一位负责人透露,他们曾多次邀请中兴进行专利交叉许可谈判,但未获成功。
华为一直认为,是它推动欧洲数据卡市场的繁荣。2006年,华为推出全球第一款USB数据卡,据有关报告,2007年欧洲移动宽带市场发货量增长率约406%,华为当年发货480万片。
但从2007年开始,中兴的“低价策略”搅乱了市场,这直接引发了华为指责中兴窃取了其在数据卡等领域的专利甚至是商标权。
华为在声明中强调,2010年,他们对于研发的投入为165.56亿元人民币(25亿美元)。华为与电信领域主要厂商和知识产权持有人签署了一系列交叉许可协议。2010年,他们支付了2.22亿美元的专利许可费,以取得合法使用业内其他领先公司的专利和技术的权力。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最终让二者对簿公堂的导火索还是去年欧盟的“三反”事件。中兴的低价不仅让华为头疼,也让其他生产商受到影响。去年第三季度,在欧洲Option公司发起申诉后,欧盟提出针对中国无线上网卡厂商的“三反”调查(反倾销、反保障措施和反补贴调查)。该人士称,欧洲LTE数据卡(下一代无线通信)市场启动在即,如果两家不能顺利实现交叉许可协议,中兴继续在欧洲低价竞争,这极有可能再次引起新的“三反”调查,并再次“殃及池鱼”,因此华为提起诉讼,也希望中兴能够支付交叉的专利费用。
政府或无意插手
让业界颇感意外的是,这次政府似无插手之意。有记者采访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保护处的一位负责人,他指出企业间的纠纷是很正常的,既已提起诉讼,相信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好,政府部门不便插手,但会密切跟踪和了解事件进展。而一位长期研究中国知识产权的律师表示,频繁的专利诉讼表明企业已经逐渐开始重视知识产权,并已经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