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文字稿-校外小食品 安全谁来管?
2011-05-27   作者:  来源:央视网
 

    解说:鸡肉、牛筋、辣鱼,五花八门的小食品竟然都是面粉加调料,生产环境脏乱,加工方式简单,校园周边小食品安全如何保证?《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王小丫):大家好!这里是正在为您播出的《今日观察》,欢迎您的收看。今天我们要说一说食品,在我的手里有这样的几样小食品,这个是“巴西烤肉”,但是它真的不是肉,这个叫“辣子鱼”,但是它也真的不是鱼。那么这些食品看上去都是花花绿绿的非常好看,而且很诱人,关键它价格还很便宜,每一个大概只要五毛钱左右。但实际上,这些看上去诱人的食品,它都是用这个面粉和各种添加剂加工出来的一种面制品。那么这些食品究竟是谁在生产?最后又卖给了谁呢?首先我们要一起来看一看我的同事一位记者的调查。

    解说:吉林省长春市安达小学校门口的一家小超市,正对学校大门。一下课,学生们立刻围在了大铁门附近,店主则拿着几袋孩子们爱吃的小食品向学校走去。

    学生1:阿姨,我也要那个。

    学生2:我也要,我要俩。

    学生3:还有我。

    解说:见这家店的生意这么火爆,周围其他一些商店的老板也不甘示弱,在这家名叫“青蛙”的文具店,老板为了更清楚地知道孩子们的需求,干脆配了一个望远镜,而后频繁地奔跑在商店和学校之间。

    记者:你为啥拿个望远镜呢?

    店主1:你要啥。“土豆条”没有了。有“啤酒冻”。“啤酒冻”。

    解说:在学校门口,几个正等着买东西的孩子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喜欢吃这些小食品,是因为它的味道实在太诱人了。

    记者:那你们爱吃这些东西吗?

    学生4:小学生一般都是老爱吃了。

    学生:一个火“爆鸡筋”,这是最好吃的一样,还有“骨肉相连”有吗?

    记者:叫啥?

    学生4:骨肉相连。

    记者:骨肉相连,还有啥?

    学生4:还有巴西烤肉,还有干煸鱿鱼丝。第一辣,第二香,第三甜,第四吸引人。就是那味让人闻着特别香,就是让小学生或者大学生特别喜欢那种辣香那种感觉。

    解说:长春市不少小学校的周边都有一些食杂店,这些店里,除了摆卖文具和玩具外,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小吃,颜色各异,品相诱人,名字也叫得很好听,像什么“火爆鸡筋”、“上校牛排”、“百事可牛”,还有“巴西烤肉”、“唐僧肉”等等,价格也很便宜,大多是五毛钱一袋,因为很受孩子们欢迎,小店的利润也比较可观。

    店主1:这得三四百样。

    记者:这有三四百样?

    店主1:一天都得新上五六样,这玩意一般都是百分之二三十的利,小食品。

    解说:在吉林省长春市、山东省临沂市、湖南省长沙市,以及广东省深圳市记者调查发现,学校门口的文具店或者是食杂店,都是在销售着五角钱一袋的小食品,每到放学孩子们都在这里疯狂采购大吃特吃一番,那么这些小食品让人放心吗?一个在长春市雷锋小学附近经营小食店的女老板透露,虽然她也在经销这些食品,但从不给自己的孩子吃。

    店主2:就像我这孩子的话,我从来不敢让孩子吃这些玩意儿,我全上大超市买好的东西。才五角钱的东西,跟那样的肯定不一样。

    解说:在深圳市的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也有同样的说法。

    市场管理人员:自己小孩吃不好。

    记者:自己小孩不要吃这个?

    市场管理人员:知道吗,现在什么食品都要加添加剂的。

    主持人:大家看过这个小片之后,可能很多细节都是挺触目惊心的,我注意到这当中有一个细节,就是这个卖这些食品的人就说,“自家的孩子千万别给他吃这个”。

    马光远(财经频道评论员):对。

    主持人:其实这种心态是相当的恶劣的。但是大家会非常地不解,既然都不知道是这样的对人体毫无用处的食品,为什么还能够这么大规模的出现在学校附近?

    刘戈(财经频道评论员):其实他抓住了儿童的消费的心理,因为我自己有体验,我女儿大概在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然后经常回来以后,书包里头就会有这些东西了,以前是没有,因为在更小的时候,因为你去接送她嘛,在大了以后你不接送她之后,在放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

    主持人:她自己可以去消费了。

    刘戈:还有中午吃午饭的时间,这个时候同学们会一起出来消费,那么这个时候就这种低价的小东西,五毛钱、一块钱,互相之间会几个同学之间会请客,然后你看这些东西做得很鲜艳,然后有“唐老鸭”,就是说很多就是这样的一种适合儿童消费的这样一种包装,那么吃起来里面除了面以外,主要是各种调味品,所以它的味道非常地浓烈又鲜美,这样的话,儿童吃起来的话也很好吃。所以呢,有了这样的一个学校监管和家长监管之间的空白,然后呢又孩子们之间的话,在一起有这样的一种消费的心理,那么这个东西,它实际上完全就是这种食品就是针对儿童的,所以在孩子里面的话,会非常地这个兴旺,这个生意做的。所以最后家长,我们自己最后没办法,因为她抑制不住这样的一个消费冲动。

    主持人:那怎么办呢?

    刘戈:所以最后怎么办呢,就是不让她身上带零花钱。

    主持人:不给零花钱?

    刘戈:就是专款专用,你需要什么,买什么文具,我给你那个钱,但是那个钱必须买什么,杜绝她这样一种买垃圾食品的现象。

    主持人: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无力的手段。

    刘戈:对,对。

    马光远:其实这类产品本身的市场定位是非常明确的,也就是说,虽然他没有明确讲,这是一个针对儿童的食品。

    刘戈:针对儿童的食品,对。

    马光远:但事实上就是针对儿童的。

    主持人:是的。

    马光远:第一个,我们看价钱非常便宜,几毛钱,几毛钱里边,而且我们知道这个利润是非常暴利的,差不多最少的30%左右的利润空间,比较大;第二点,我们看到就是说它主要在味道上做了很多的处理,要么辣的,我们看到这个小片里边讲,辣的是最好卖的,要么是甜的,都是非常适合儿童来吃的。

    刘戈:就小孩这个味觉,特别喜欢接受这种,就是单纯的这样的一种味道,比如说甜、辣、咸,然后呢,他,而且一旦培养出来他这样的喜好的话,会成瘾。

    马光远:对,主要是一个薄利多销的一个过程。而且整个来看,我们从这些产品本身的包装上来看的话,有些它是按照国家明确规定的标准,有一些包装,但是有些没有。再一个我们看到这些名称非常奇怪,有什么“唐僧肉”,有什么这个“双节棒”不是“双节棍”。

    刘戈:对,对。

    马光远:是吧,等等的有这么一些东西,那么全部是针对儿童来的。所以我们看这个东西本身,那么它是一个面制品的这么一个东西,最后包装成各种“鱼”啊,这个“牛肉”啊,等等的这么一些东西出来以后,而且我们看到,里边主要以添加剂为主的这么一个制作过程,究竟对儿童的身体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害?我们暂时不能说,它这个损害有多小,但最起码来讲的话,一个儿童食品里边,它能够涵盖很多很多添加剂,比如说我们看到,根据他那个调查,4种食品里边,就有20多种添加剂,所以可以讲这么一个东西,主要是面跟添加剂构成的。

    主持人:今天我注意到参与的朋友非常多,这个孩子都是自家的宝贝,我们看一看。

    “布袋”这位朋友,他就说“身边的小学、中学拆除了围墙,是敞开式的护栏,也不允许摆摊,校外的小摊比以前要少一些了。但这些小零食对孩子的诱惑,我还是很担忧的让家长。校园附近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小店就有,那么含铅超标、有的是甜味剂、色素,这严重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和智力发育的,应该严格整治。那么在校园周围的小店经营也要管理,家长要监督、提醒孩子不健康的食品要远离。”不过这个对孩子来说是很困难的。

    马光远:很难。

    主持人:他没有这样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啊。“管理部门要清查制作小窝点,不要让‘五角零食’,就是五毛钱的零食上市,有销售的这个机会。”

    那还有朋友就建议,就是说“凡是有学校的地方它总会是有小卖部的,小卖部里头都会有很多这种零零总总的食品,味道特别鲜、特别辣,很多都喜欢啊。有些时候他去幼儿园接孩子放学的时候,都被孩子缠着在这买这个,买那个的。”

    马光远:对。

    主持人:“那达到的包装都是非常的鲜艳,而且是一些小的厂家,他一直都很怀疑这些食品的安全性,但是又没有证据,希望有关部门可以为家长排忧解难,为校园的食品安全尽忠职守。”其实这不关家长的事。

    马光远:对。

    主持人:这应该是监管部门应该做的。

    马光远:当是对家长来讲的话,比如说不给他零用钱,除了这个以外,因为你每天不可能去盯着孩子。

    主持人:对。那其实这个监管好校园食品的这个安全,这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知道不光是孩子对于这些食品没有判断力,说实在的,我经常去买东西,我看到这样的抽过真空的包装,我也不会认为它是一个“三无”产品。

    马光远:不安全。

    主持人:我也不会认为它有很多的添加剂,不安全。那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小片来了解一下,这样看似非常正常,而且还有国家质量安全认证的这些食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解说:活跃在校园周边的小食品,从外包装上看,并非“三无”产品,有厂名、厂址、电话,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图标,QS,质量安全标志,那么这些标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

    记者首先来到了湖南省生产厂比较集中的地区,长沙市雨花区的昙阳村,这里每个院子都是大门禁闭,门口也没有挂厂名和厂牌,在村民的指点下,记者终于找到一家“妙味轩”食品厂。包装车间工作人员全部是徒手作业,红红的调料黏了一手,再往里走是调味车间,记者看到地上的调料桶不下十几个,有牛骨髓浸膏、辣椒油树脂、芝麻油香精、烤牛肉香精、辣椒红等,工人在调配调料时,会把这些东西依次往勺里倒一遍,一种也不会落下,然后就加入到面制品中,调过味的食品甚至一半是面团一半是调料。为了让这些加了调料包装好的小食品看起来更干净卫生,工厂还有一道工序就是把包装好的食品用热水烫一遍,这样产品就可以装箱出厂了。

    离开湖南,记者又来到了这种面食小食品生产厂家比较集中的河南省郑州市,在管城区十八里河镇柴郭村,记者找到了一家小食品厂家,记者看到,该工厂正在生产一种名为“真好香”牌的龙虾丝。

    记者:这里面都放什么东西?

    工人1(郑州市管城区真好香食品厂):放那个盐、甜蜜素、还有色素。

    记者:没有虾粉吗?

    工人1:没有。

    解说:记者看到,这里生产的“真好香”牌龙虾丝,有黄色的还有绿色的,工人告诉记者,这些颜色都是用色素染出来的。

    工人2:放了一点点色素。

    记者:放什么?

    工人2:放一点点色素。

    记者:色素?

    工人2:嗯。

    工人3:全都上色素。

    记者:全部都上色素?

    工人3:嗯。白色也是色素。

    解说:而在郑州市二七区的另一家小食品加工厂,工厂负责人明确告诉记者,这里生产的是北京烤鸭皮的面制品,虽然叫鸭皮,但同样跟鸭子没有任何关系,而对于这些小食品到底有多少营养?厂家似乎并不关心。

    某食品厂负责人:麻辣小食品,经过200多度高温出来,是吧,它肯定没营养了,这个麻辣小食品就是这个休闲食品,小孩子就是喜欢吃那东西。

    解说:为了吸引小孩子购买麻辣小食品,这些厂家还要在小食品的颜色上多下功夫。

    某食品厂某食品厂负责人:现在超标的是那个色素。

    记者:什么色素容易超标?

    某食品厂负责人:一个红色,一个黄色,一个绿色。

    记者:绿色?

    某食品厂负责人:对。虽然那个颜色看起来感觉有食欲,但是容易超标。

    记者:现在柴郭村附近做这种红色、绿色小食品超标的多不多?

    某食品厂负责人:多,现在基本上郑州这一块做出来的麻辣小食品色素都超标。

    主持人:说实在的看完这个调查之后,我觉得其实挺荒唐的,像这样的食品,它连这个生产厂家都没有,就是个“三无”产品,更不要说它安不安全,卫不卫生,健不健康了,它进不了大超市,大的商店,但是它可以进到学校的周围。两位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刘戈:其实我专门做过调查,以前,就是我试图在超市里头去找,看看有没有类似这样的食品。我大大小小的超市转了好些,也没有发现一个。

    马光远:有五毛钱的。

    刘戈:就是说这种这么便宜的,这样一种针对小孩的这样一种食品。为什么呢?其实这里面就是说在整个的一个销售,无论从生产到物流,到最后进入到营业网点,它是完全是和我们的大超市完全并行的、独立的一个销售系统,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系统里面,监管实际上是一个盲区。所以我觉得可能我们的监管部门,就是以前如果我们更多的精力是放在那些大超市,主流的这样的一个销售系统以外,那么现在是不是翻回来的话,就是对于这样一个销售渠道,摸准了它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一个渠道,最后由生产厂家位于河南或者是湖南的这样的生产厂家,流到全国各地的每一所中小学的门外的那些小摊点和小商店里面的。

    马光远:这个市场定位,我们看到是非常明确的,人家就不是供给大超市的,因为知道,一旦进大超市以后,第一个价钱贵。

    刘戈:还有进场费。

    马光远:对,还有进场费的问题;第二点我们看到就是说它的包装,它的说明是很有问题的,你看我们看到今天的好几个东西里边,它有些他是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对于食品的外包装,你应该怎么办,对吧,你的这个生产标准怎么样?你的食品添加剂是什么?你的生产日期、厂家等等,它是有的,但是有些纯粹都没有。你比如说这么一个叫“辣子鱼”的这么一个,它只有一个厂家叫郑州市管城区亮亮食品厂,然后再就任何……

    刘戈:不知道它在哪。

    马光远:你找不到它在什么地方。

    刘戈:对,也没有门牌号。

    马光远:对吧,而且这个……

    刘戈:电话也是手机。

    马光远:你看它上面还写的是“中国人保财险”给他做担保的,我们看到这个他还是有伪装的,你看他这个所有的他都标了,尽管标得很概括,你打电话过去以后,你可能会找到人,也可能会找不到人,对吧,你沿着他标的这个地址去找的话,你发现地址不存在。

    马光远:但最起码从形式上来讲。

    主持人:它还有。

    马光远:它还存在的,这个纯粹没有形式。所以从这个定位来讲的话,我们讲就是这么一个“流存”,从河南,从湖南这些地方,一个小镇里边能够流到北京,北京查了60多种,是吧,能够流到北京以后,我想这个渠道本身绝对不是我们想得非常简单,它有一个,在这么一个食品链上面,有很多利益方存在。

    主持人:比如说都有哪些利益方?

    马光远:从加工,加工的企业,那么到当地的这么一个监管体系,是吧,因为这个有厂家的,这个厂家而且它标明比如说叫什么什么镇,我想这个镇里边,如果说他有相关的监管部门的话,那么这个企业不可能存在,我们在这个小片里面我们看到,人家讲了,我们这个东西根本不用去打广告的,根本不用去推销的,供不应求,晚上、白天都在干,那么这么一个厂,如果说要真的去监管的话,它这个监管是可以监管到的。所以我们可以想像,就是说这么一个小小的“辣子鱼”,为什么它能够堂而皇之地,能够在整个小学生的食品体系里边能够占一定地位,而且非常畅销,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正规的一个监管,但是似乎在后面又有很多因素促使它能够到今天这么一个程度。

    刘戈:我们这里面的产品,有的是完全按照马老师说的是“三无”产品,假的,但是对于某些色素,对于它的添加剂,对于比如说甜味剂等等的话,这个它在这一类的食品里面,就是这种小食品这一类的食品里面是没有量剂规定的。而且的话在一些地方,就是为了促进它们这样的一个产业的发展,会制定一个地方标准,那个地方标准比国家的标准又放松了一些。

    主持人:我们今天从这个“三无”产品谈到了食品制定的一些标准,从国家的标准到省级的标准,立法的标准等等这些,那正是因为这些标准的缺失,导致这些“三无”产品可以在校园的门口肆意泛滥,一些简单的面食制作的食品,加上各种添加剂和色素之后,就变成了各种鸡鸭鱼肉,稍候继续我们今天的评论。

    解说:面粉变“牛肉”到底行不行?国家一个标准,地方一个标准,两个标准能否统一?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从何抓起?《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好,欢迎各位继续收看我们今天关注的问题是校园食品。那么我们也注意到这样的一些伪劣的校园食品,它的生产地主要是集中在湖南和河南这两个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呢?接下来通过一个短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解说:调查中记者发现,校园周边一些小食品外包装上都有这样的标注,调味面制品或者挤压面粉熟食。然而在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并没有调味面制品或挤压面粉熟食这两种食品名类。那么这类小食品究竟该如何使用添加剂呢?

    从这些面制小食品的包装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两个地方标准,《湖南省挤压面粉熟食地方标准》和《河南省调味面制品地方标准》。

    在湖南省挤压面粉熟食的地方标准中,这类面制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应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糕点上彩装的规定。

    河南省调味面制品的地方标准中注明,这种食品的添加剂使用应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糕点和膨化食品的规定,按照这两个地方标准,这两类用面粉制作的小食品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几乎涵盖了国家标准中所有着色剂、甜味剂和防腐剂。

    5月16号,记者把从各地校园门口食杂店购买的五种调味面制品送到相关部门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五种食品中的甜蜜素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要求的最大使用量。

    依据国家标准,糕点中允许添加的甜蜜素含量为每千克不得超过0.65克,而记者送检的这五种小食品中,有的竟超过国家标准最大允许值近10倍。

    国家儿童营养中心的曾方太教授认为,我国儿童食品安全方面的标准、法规起点过低,不成体系,造成了我国的儿童食品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

    关于校园以及儿童食品安全,来看看国外的做法。

    日本的法律规定,电视台不得播出“垃圾食品”广告,包括儿童食品广告,如果在少儿节目中插播或变相播出儿童“垃圾食品”广告,电视台将被处以2000万日元的罚款,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在美国,如果生产和批发、销售假冒伪劣儿童食品,当事人除被判监禁外,还将面临25万到100万美元的罚款。

    法国甚至把生产假冒伪劣儿童食品的罪行与贩毒、军火走私一并列为危害安全罪。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到了这个食品制作的一个标准,那么按照常识来说,就是说如果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颁布标准的话,省是有权力颁布……

    刘戈:制定标准的。

    主持人:制定标准的,那这对于这个食品生产来说是意味着什么呢?是更严了还是更松了?

    刘戈:现在看,就是有一些地方的标准它制定的比国家的标准更宽松,为了扶持产业嘛。但是我除了这个问题的话,我还想说一点,就是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对儿童食品的安全有一个更加严格的标准,因为现在看来,如果要是按照我们现有的标准来说,是可以就是说有的厂家他所有证照齐全,生产出来到最后,也是一个就是我们大人一看就不会想买的这样一个食品,而且这个东西可能你也无法从科学上去验证,比如说这个色素用了多少最后对人体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一个影响,负面的影响,病理上的一个报告,可能我们也拿不出来。但是出于对于儿童这样特殊的群体,因为他自己是一个不完全这个行为能力的人,他对问题的判断是和成年人不一样的,那么这样就有人钻了这样一个空子,那么这个空子是不是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最后我们堵上。你比如说我们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里面的话,对于学校食堂,学校的食品是有规定的,但是对于校门口这样的一个情况的话,没有办法来查处,也没有办法来规定。

    主持人:也可以参照比如说网吧嘛,学校附近你多少多少米是不可以开网吧的。

    刘戈:对,这样的话是不是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就是说成年人和这个儿童的这样一个食品的标准,是不是可以应该不一样,但是现在因为是婴幼儿是分开了,对婴幼儿有更严格的标准,但是对于比如说十几岁的这样一个成长期的儿童,对他们的识别。

    主持人:这方面是应该更加关注,应该更加健全和建立。

    马光远:我们最主要第一个是没有儿童食品的这么一个叫法。

    刘戈:对,而且人家也没有写儿童食品。

    马光远:对,对,你看起来可能不是专供儿童用的。

    刘戈:所以比较麻烦。

    马光远:第二点我们看到,我们希望是在儿童食品的安全标准上,要比成年人高一点。第二个我想说的是什么,就是说我们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我觉得国家在立法方面,一定要尽可能地不留空白,也就是说要尽可能把立法权收归到统一的全国来适用,我觉得没必要说把河南人跟甘肃人不一样来对待,他们的身体有多少差别吗?我觉得没有多少差别。

    主持人:你说到这里,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比如说在这些食品当中,就是这个调味面制品和挤压面粉熟食,这是两个非常陌生的名词啊。

    马光远:对。

    主持人:那么在这个国家的食品添加剂当中呢,它是没有出现这两个标准,但是在湖南和河南两地是有这两项标准的。

    马光远:有地方标准。

    主持人:这是他们的一个地方标准。那是不是这就意味着说,有了这个地方的标准,它就安全了呢?

    马光远:那我们看这两个标准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北京市最近就是做的一个对河南、湖南这两个地方的不安全的,所谓这两类食品本身,做的检测结果表明,就是说有很多的食品本身除了那个什么甜味剂。

    主持人:甜味剂。

    马光远:除了这个超标以外,别的似乎还是符合标准的,这是让我们非常不理解的。

    主持人:对。

    马光远:不理解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这两个地方对这两类食品本身的“标准”非常宽松,等于是不设防,参照他们的“标准”来看的话,基本上对这两类食品本身无所谓一个超标的问题。那么如果无所谓超标的问题,意味着这两类食品不管你添加多少的添加剂,都是安全的,那么这意味着这个“标准”本身已经不复存在,一个“标准”本身它本来叫安全标准,但是有了这个“标准”以后,反而变得非常不安全了。

    主持人:就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再来听一听特约评论员他有怎样的观点和建议。

    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我觉得一定要把校园做一个特区,当然最低层面像这些卖的假冒伪劣产品,乱加添加剂的这些中小学食品,必须要禁止;第二个就是对孩子的未来健康有很大的副作用的,这些高能量,高脂肪的快餐店,在中小学旁边乱开的现象,也必须要禁止;第三个更大的层面上,就是从未来,我觉得很多种小学应该建立直供模式,让他们能吃到健康、安全的有机食品,学校可以学一些像意大利这些建立直供模式(的经验),让农民也受益,让学校的学生也受益,这样使我们的孩子从小能够有一个好的身体基础。

    熊丙奇(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第一位的责任实际上还是食品卫生安全监管部门的责任,其次才是学校的责任,学校应该遴选这样相关的机构进学校,与商家进行出租房屋的时候,要关注这个商家本身的经营是不是遵纪守法。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有关的安全教育,这其中就包括食品安全教育。因为有的孩子实际上在这方面的知识很缺乏,也给这些不法商贩以可乘之机。

    再一方面,我们现在一些学生的消费也要进行引导,因为虽然学生有消费自主权,但是由于他是未成年人,有些时候会乱花钱,那么这个时候学校也应该对他进行引导。

    主持人:像这样的“三无”产品而且没有标准,而且各项指标也都是超标的这样的一个食品,出现在市场上就是让人惊讶的,而且它还出现在学校周围,这是不是应该特别引起我们的关注?

    刘戈:对,没办法,有的时候可能现在我们的监管的力量还达不到的情况下,那么可能家长和学校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我看到很多学校里面会有主题扳回,就是如何抑制这样的一个垃圾食品的这样主题班会,通过这样的一种自我教育的方式,那么提高孩子们对于食品的鉴别能力,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主持人:其实现在作为一个小学生挺累的,需要学习的太多。

    刘戈:对,家长要做到位。

    马光远:当然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监管。

    主持人:对。

    马光远:我觉得如果说我们把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交给家长。

    主持人:交给孩子。

    马光远:交给学校甚至交给……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今日观察文字稿-大米也有添加剂? 2011-05-25
· 今日观察文字稿-聚焦中国物流顽症:智能物流有多远? 2011-05-20
· 今日观察文字稿-聚焦中国物流顽症:罚款,岂能以罚代管 2011-05-19
· 今日观察文字稿-聚焦中国物流顽症:网购便宜 难在仓储 2011-05-18
· 今日观察文字稿-聚焦中国物流顽症:卖菜难 买菜贵 为什么? 2011-05-17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