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菜农0.2元贱卖西葫芦:菜农没有议价权
2011-05-04   作者:记者 苏万明 任会斌 殷丽娟 董素玉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菜农以每斤0.2元的亏本价卖出的西葫芦,到了消费者“菜篮子”里变成了1.5元,价格涨了6倍多。针对“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并存的现象,记者自4月27日凌晨起连续36小时,一路追踪了山东寿光西葫芦从收购、运输、批发直至零售的全过程。在西葫芦价格不断“变身”的过程中,散户菜农议价能力低下,人工、油费等成本传导对蔬菜价格影响较大,零售商“最后一公里”提价幅度过高等问题值得关注。

  0.2元贱卖:菜农基本没有议价权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租用仓库,每天一早雇车到周边农村收菜,中午时将收购的蔬菜运到物流园,随后装车运往北京等地批发市场;合伙人接货之后,往外批发。
  27日6时左右,货主张俊山雇用的一辆收菜小货车,驶达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南羊村,这附近是西葫芦种植区。小货车主刘台停好车,开始借用一位名叫刘若村的小老板的地秤和场地收菜。不过,每次过磅之后,刘台和收菜小老板都不付钱给农民。
  7时左右,刘台收够了接近货主要求的4700斤西葫芦,宣布不再收货。8时左右才根据货主的指令,开始放价:今天西葫芦的收购价是0.2元/斤。然后按账目付钱给菜农。
  “今年种西葫芦要亏本了。”皇城镇顾邵村村民邵建新刚卖了677斤西葫芦,被克扣22斤后,得131元。他抖着手中寥寥几张票子,算账给记者听:两个50米乘7米的西葫芦大棚,去年11月中旬下苗,今年1月下旬开始采摘头茬,此后每天能采瓜600斤左右上市,一直采到6月初,两个大棚总产6万多斤。往年此时,西葫芦价格能达到0.5元/斤-0.6元/斤。今年,西葫芦价格低,而种植成本却比往年更高:每个大棚的种子、化肥、棚顶塑料膜、草毡子、棚罩、覆地薄膜等投入共计70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人工费。而且越往后,西葫芦价格估计还会走低,算起总账肯定亏本。”
  记者了解到,盲目扩产是此次西葫芦价格下降的首要原因,而议价能力低下直接导致菜农亏本。散户没有抱成团对抗买家,造成了目前“买方市场”的局面。菜农缺乏市场信息,也给买家随意压价提供了可乘之机。加之西葫芦产业链条太短,菜农无力建冷藏库贮菜,蔬菜不采摘会烂在地里,也造成菜农不能持货待价而沽。
  西葫芦价格发布之后,南羊村市场仍有菜农陆续赶来。刘若村于是开始压价,晚到的农户只能贱卖。南羊村村民徐小军拉来了600多斤西葫芦,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以0.15元的价格贱卖给刘若村。他无奈地说:“人家给多少就是多少,菜摘了不卖就烂了,总不能都自己吃了吧?”
  在皇城镇杨王村市场,西葫芦价也是接近8时左右发布的,0.2元/斤。记者在这里见识了一位小老板和菜农“杀价”:“8分卖不卖?”“这哪行?亏大了!”“那你运回家去吧!”杨王村菜农王克发想卖又不甘心,想走还挪不动腿。“爱卖不卖,这里价格就是我们定的。”小老板徐强的仓房规模在这个市场上是最大的,说完他转头就走。

  0.2元到0.6元:成本传导效应成主要推手

  记者在此次调研中发现,蔬菜价格的“成本账”越来越复杂,“价格推手”不断增多,一级批发商的利润空间并不高。
  27日12时30分左右,刘台拉着这车刚收来的蔬菜回到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仓库,并拿着账目明细找张俊山领钱。
  张俊山准备发往北京的这车蔬菜共58421斤,西葫芦只是其中的一个品种。通过这车货当天的账本,记者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这车货成本共1.5万元左右。其中包装成本比重最大,达到7037元,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涨了50%左右,尤其是纸箱涨得更多,几乎翻倍;雇工成本(包括装车、理货男女工、业务员等)共计1170元,比去年涨了近300元;运输成本4800元(包括租用大卡车从寿光物流园运往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途中发生的油费、司机费等),比去年同期上涨了近900元;其他杂费(装车用的竹竿、梯子、铁架子、板子、电话费等)为980元。
  27日下午2时30分,记者与运菜大卡车一同启程,向北京进发。车子走高速公路,一路走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当晚11时,抵达新发地北门,行程480公里左右。记者发现,为了及时赶到新发地,卡车一刻不停,司机只吃大饼,连水也不敢多喝,以免上厕所耽误时间。
  卡车进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进场费是每车800元。此时,张俊山在新发地的合伙人任立国与雇来的7名工人,负责卸货和批发蔬菜。任立国感慨地说:“工人工资增幅太大,以前每人每天六七十元都有人干,如今一天100元还是靠长期关系维持。”
  经过买家的讨价还价,这批西葫芦批发价一般为0.6元/斤。“平摊来算,菜运到新发地,每斤菜平均加价三毛左右批发,才能保本。”张俊山说,“干我们这一行的,利润很薄,只能以量取胜。”
  张俊山告诉记者,经营蔬菜生意,利润起落很大,有的年份能多挣,但同样存在亏本的风险。比如去年生意就不好,他现在还背着20多万元债务。
  记者了解到,城市农民工收入水平上涨传导到农村,导致农村劳动力成本上涨较快。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也直接作用于蔬菜流通环节。尽管在源头上蔬菜价格有所下跌,但人工费、油价等成本却在上涨并带有一定的“不可逆性”,成为在流通环节推高蔬菜价格的主要因素。

  0.6元到1.5元:“最后一公里”菜价骤然抬高

  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批发这批西葫芦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北京市主城区的蔬菜零售商,二是房山区、门头沟区、怀柔区等郊区市场的二级批发商。
  记者一路追踪发现,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批发的蔬菜到零售环节,没有较高的运输费用,而蔬菜价格却翻了一番。位于西城区的椿树园菜市场,距新发地农产品发市场18公里左右,但是从新发地批发0.6元/斤的西葫芦拉到椿树园菜市场就卖到了1.5元/斤。而通过二级批发商转运到城郊超市的西葫芦,价格也达到了1.2元/斤。
  一位在椿树园菜市场卖菜的零售商说:“第一,我们每个月要缴纳800元的摊位费,200元的水、电费;第二,我们每天销售的量少,品种多,批发蔬菜时,批发10斤和100斤当然不是一个价,我们批发的蔬菜仅仅相当于二级批发价;第三,从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到椿树园菜市场虽然说只有18公里左右,但是雇一辆面包车拉到这里至少也得200元的运费;第四,批来的蔬菜除去损耗,还有卖不完烂掉的。这四项费用自然要摊到蔬菜价格上。”
  记者了解到,零售商的利益诉求增强,也是抬高菜价的一大因素。一位摊主告诉记者,他每天销售约900元的蔬菜,不算他和妻子的生活成本,扣除批发、摊位费、运费等成本后每天的毛利约300元。“菜贩不管大小都得起早贪黑,养着一家老小,租房子过日子成本又高,一天不挣两三百块钱谁干?”
  此外,社区菜市场分布不均也是零售商可以随意定价的一个原因。销售此批西葫芦的西绒线胡同社区菜市场,在周边区域内独此一家,而且全部摊位被一家零售商承包。居民们如果去其他市场买菜,即便去距离最近的西沿河市场,也需要乘坐3站公交车才能到。在“垄断”之下,菜价高低全由这家零售商说了算。
  不少前来买菜的市民说,社区里就这一个菜市场,即便菜价再高大伙也得买,希望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菜价“最后一公里”的监管。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被“贱菜”所伤的菜农拉响“通胀”警报 2011-05-04
· 菜农的话语权要提高 2011-04-27
· 卷心菜收购价加速下跌 济南菜农因亏本而自杀 2011-04-21
· 蒜价大跌菜农跟风蚀本 2010-12-13
· 高唱房价大跌者的经济学常识还不如卖菜农妇 2010-11-13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机”评估与我国供给型财政政策·[思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4个问题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