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股票交易的火爆程度超乎寻常,然而这种交易却隐含着巨大的风险——交易标的如何交割?有没有公允的估值体系?市场监管机制滞后、上市产品单一、交易管理混乱等也成为市场争议的焦点。
风险无法评估
艺术品股票是国内在2010年底突然兴起的一种艺术品投资方式,它将一件艺术品分为若干份额,使得投资者可以在交易平台上交易这些份额。 既然是份额化投资,那么身为“股东”的投资者能否看到艺术品实物?此前天津文交所表示“艺术品不放在交易所内,而是放在天津金融博物馆,上市前可以开放给申购者参观,相当于路演”。而郑州文交所目前对此尚无回应。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认为:“这类交易风险和泡沫都很高,相当于在炒艺术品的金融衍生品。首先是艺术品的估值体系,这与上市公司不一样,上市公司有行业性,有财务报表辅助,而艺术品一般具有个性,其定价相互之间不具备参照可比性。以停牌的两幅作品而言,上亿的市值明显过高,就算是徐悲鸿的作品也极少能拍到这个价格。” “其次是交割问题。”魏鹏举认为,艺术品的产权不划一,难道交割的时候要把它分割吗?这个执行起来几乎不可能。但是有一种量化的交割办法就是拍卖,将拍卖所得再次分成,而拍卖价与艺术品实际价值挂钩。 然而按照上述方式量化收益风险也很大,假如拍卖价格低于当时的市值,那么这些投资者就会面临亏损。 魏鹏举介绍说,国外与文化挂钩的金融衍生品审批相当谨慎,“以美国为例,曾经讨论过用未来的票房做交易标的,但后来被美国证券管理部门否定了。”
急需证监会介入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田利辉表示,文交所的出现是新生事物,是金融创新,是我国文化产业和资本市场结合的具体举措。虽然存在种种问题和不足,但是不能因此就将其扫地出门。而且,早年的我国股票市场也曾出现过股疯,一样也有盲目和非理性,但是,现在看来,股市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利是远大于弊的。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如何监管市场和如何培育市场。 而从各个地方省市文交所的积极筹备来看,培育市场应该暂时不用担心,但是监管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 田利辉认为,既然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进行了艺术品的证券化和公开上市,理应由我国证监会监管。由于证券市场的复杂性,证监会对此是责无旁贷的。如何监管,是个重大课题,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厘清,而应组织专家学者提出监管的系统框架和细节文件,有证监会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实施。当然,简言之,怎样监管,就是要明确并且实现监管的目的,实现文化艺术品证券市场运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上市标准有失“三公”
艺术品上市标准是什么?这是目前文化艺术品投资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是投资界对其“三公”的最大质疑。 以此前被热炒的天津文交所的挂牌产品为例,湖南省某艺术品投资公司艺术品部主任欧阳洋泓认为,《黄河在咆哮》的市场估值50万更为合理。在艺术品投资知名网站雅昌艺术网上,其作者当代画家白庚年甚至不能进入前百名。天津文交所专家委员会给出的市场估价明显偏高,天津文交所的做法有误导投资者的嫌疑。 据传,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艺术品通过证券化交易带来的价格膨胀,准备在其市场“IPO”者越来越多。 欧阳洋泓认为,艺术品市场通常是大浪淘沙,或许在整个存续期内,其价格都不能反映其真正价值。“比如名人、官员、艺术协会主席等在职期间,作品会受到一定的追捧,但一旦退居二线,作品价格降一半也非常普遍。”
艺术品证券化是否合适
欧阳洋泓认为,艺术品交易、拍卖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需求,大体上也是个人独享、感悟、感觉。把它拆分了,就脱离了艺术品的形象感觉,价格与价值脱离。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与期货研究所所长胡逾越表示,任何证券化网上交易的产品,有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容易标准化,而任何艺术品都是个性化的产品,把个性化的产品做出标准的产品,并不合适。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表示,高雅的艺术品证券化后,在市场上投机炒作,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著名评论员叶檀也反对天津艺术品份额交易的做法,甚至认为该市场有骗钱的嫌疑。天津产权交易所安冈则提醒说,金融产品创新要考虑中国的国情。(综合《理财周报》、《第一财经日报》、《华夏时报》、《证券时报》等媒体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