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上,有关“人民币走出去”的话题引发了热烈讨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表示,人民币“走出去”要比人民币国际化更加现实。现在人民币已经“走出去”了,但要真正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大概还需要三到四个“五年规划”时间,也就是15至20年的时间。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称,人民币国际化是必要、可行的,也是长期而充满挑战的过程。他表示:“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引入了大量资本,但从现在开始,中国要向资本输出时代过渡,不开放比开放的风险更大。” 戴相龙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的标准有三个:第一是可兑换,即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下均可兑换;第二是人民币要成为全功能的国际货币,功能包括计价、投资、交易、结算、储蓄等;第三,人民币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有比较大的比例,比例至少要和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例相等。 “人民币国际化”的提法已经有了十多年,人民币已通过各种形式走出国门,但戴相龙认为,人民币要成为全功能的国际化货币,可能还需要15至20年。当前,美元地位不能取代,但是美国应该把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稳定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戴相龙表示,人民币国际化一定要从经常项目向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过渡。现在资本项目可兑换迟迟不能实现,一方面有中国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际货币体系不合理造成的。现在资本项目可兑换已经有了一些进展,但主要是股票资本不能自由进出。 戴相龙认为,要更好地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可以先突出解决几个问题:一是扩大QFII的额度,QDII额度也可以扩大;第二,港股直通车应该通起来;第三,加快推出国际板。 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联合主席大卫-马什认为,人民币未来会成为交易结算的重要货币。中国可以发行一些特别债券,让其他国家来持有,这样可以平衡国际货币体系。
建立稳定的离岸市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意义重大。戴相龙认为,香港是最好的人民币离岸市场。“美元国际化的时候,也是以伦敦为离岸市场的。随着人民币对外结算的扩大,香港人民币的数量将急剧增加。所以要解决好香港人民币回流的问题,我认为可以让香港的人民币到内地来买债券和股票。”戴相龙称。 渣打集团执行董事白承睿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使得世界储备货币多了一种选择,到2030年,人民币会成为非常重要的资产之一,以及重要的衍生品市场使用的货币。人民币的前景不用怀疑。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式上,白承睿建议采用渐进的方式,即中国通过开发离岸市场来控制人民币国际化对国内的影响。白承睿说:“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不适合全面放开。但是离岸人民币市场将对人民币国际化有较大的促进。” 李小加表示,人民币走出去必然是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关联的,“可以先做后说”。他打比方说:“人民币国际化就像学游泳,在内地可能只是在浴缸里学,到了香港就可以走出浴缸到河里学。” 李小加称,人民币结构性升值要持续一段时间,这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一个历史性的窗口,使别人愿意持有人民币,这样的历史契机要把握住。现在的着眼点在于建立人民币的回流机制,可以在香港市场进行人民币债券的回购。 苏格兰皇家银行亚太区首席执行官麦高铭表示,中国要确保对离岸市场有恰当的监管和调节。麦高铭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出口都需要用本币结算。他举例说,日本只有30%的出口是由日元来定价的,建议中国应该在远期衍生品的交易方面提升其能力,建议中国政府在香港发行更多的债券,推动机构投资者从事人民币交易。未来可以考虑人民币期货的发展,以后息差的曲线可能是几何级的增长。
在谈到人民币是否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时,戴相龙称,当初设立SDR(特别提款权)的时候,马克、日元都不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人民币进SDR是有代表性的,进入后可逐步实现可兑换。 大卫-马什则表示,英镑进入SDR之前,英镑也没有完全独立。加入SDR会让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快速成熟起来。 在谈到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时,戴相龙表示,第一,要承认美元的主导地位,美元地位下降是必然的趋势,但是美国应该宣布美元的货币稳定是一项国策;第二,不要唱衰欧元,欧元的问题在于社会保障太过分;第三就是人民币国际化问题,通胀是可以控制住的,最大问题是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造成信贷收支难以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