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16日,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与会各国政要、工商巨子和学界精英围绕“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这一主题,热议各国经济转型对策。
本届年会恰逢博鳌亚洲论坛举办10周年,也是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包容性”增长落实在中国就是增长方式的转变。分析认为,博鳌论坛作为非官方、非营利的民间组织,一直注重关注“民”字话题,本届论坛将包容式发展落到实处“民生”“民意”和“民企”,这三方面是亚洲尤其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包容性发展的着力点。
——解决民生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包容性发展体现在中国就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被写入“十二五”发展规划,从出口导向型转变为内需拉动型增长方式成为中国未来五年工作重点。在此间发布的《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1年度报告》指出,个人消费和投资的增长是亚洲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2010年,得益于个人消费和投资增长而保持较快发展的亚洲对全球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超过45%,亚洲地区也因此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通过改变生产关系,做大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也暴露出深层次问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老百姓消费能力落后于经济增长水平,收入差距、贫富差距等问题在现阶段比较突出,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达到或超过0.5。目前中国、巴西、印度等“金砖”国家都普遍面临着如何缩小贫富差距的共同问题。如何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发展带来的财富为全社会共享,是亚洲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
“包容性发展是科学发展的一个方面。本届年会之所以选择包容性发展作为主题,目的是关注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内生力这样一个共同的挑战。”周文重表示。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曾培炎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会会刊》上撰文指出,包容性发展,是所有人机会平等、成果共享的发展,各个国家和民族互利共赢、共同进步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循环的发展。这些已不再是美好但可以或缺的远景,而是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和不二选择。
与会嘉宾认为,民富优先是当代中国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正确路径和战略性选择,是包容性发展在中国的具体体现。通过民富优先可以增加老百姓收入,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和预期,使中国经济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