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执行副总裁史考特·卡特勒3月31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建议中国企业到OTCBB上市,“先OTCBB再转板”的路径不会给期望长期发展的企业带来任何益处,其风险还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损害。
中国企业不适合通过APO买壳
目前,众多中国企业通过先在OTCBB(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市场APO(反向收购交易)上市,后转板至主板市场挂牌的路径实现最终赴美挂牌。
根据美国统计机构Deal flow数据,截至2010年6月底,OTCBB市场共有约3500家公司,其中267家中国公司,并且全部都是通过APO方式实现在OTCBB上市的。
另据纽交所、OTCBB、全美证券交易所(AMEX)、纳斯达克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有超过70家中国公司通过“先OTCBB后转板”方式转至美国主板市场挂牌交易。而目前,在美国主板市场挂牌交易的中国企业数为260余家。
对此,史考特·卡特勒表示,不建议中国企业走“先OTCBB后转板”道路,并称这一方式并不适合中国企业。
他介绍,通过IPO,企业必须根据美国证券管理部门的要求,将自身的治理结构、财务情况、运营状况改善至透明的、能被公众监督的水平,同时符合美国市场法规;通过IPO,企业的管理团队水平,运营能力也将得到提高,并适应美国市场和投资者要求。但OTCBB市场却不能使企业在这些方面受益。
他表示,企业一旦贸然转板,其治理结构、财务情况、运营状况不论是透明度,还是运转情况都将达不到投资者预期,其结果将是遭到投资者的质疑或者抛弃。
多家中国企业遭遇诉讼
“一些中国企业由于没有经过IPO‘洗礼’,其财务确认方式和在中国国内的工商登记资料,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要求,以及美国市场准则相去甚远。如果不及时修正,这会被投资者认定为财务欺诈。”美国投资机构Columbia Capital投资经理张超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从2月份至今,包括中国高速频道、德尔集团、西安宝润等多家“先OTCBB后转板”的中国企业,由于财务或经营等问题,遭到美国研究机构的质疑,以及律所的集体诉讼。同期,艾瑞泰克和盛大科技也因类似问题,被美国证监监管部门停牌。
CNBC高级股票评论员赫伯·格林伯格(Herb Greenberg)曾撰文关注近期“先OTCBB后转板”的中国公司,他在回复《经济参考报》记者的邮件采访时表示,上述中国公司问题,已引起美国投资界的关注,尽管涉及的中国高速频道、艾瑞泰克等公司只是个案,但于近期集体爆发,可能对其他中国公司产生负面影响。
据了解,在美国市场,上市并不等于挂牌。只有挂牌才能在公开市场进行交易。与纳斯达克、纽交所相比,OTCBB并不是发行公司挂牌服务机构,既没有挂牌(listing)条件和标准,也不提供自动交易执行体系,更不与证券发行公司保持联系,对做市商(Market Maker)的义务也与纳斯达克不同。
另外,OTCBB对企业基本没有规模或盈利上的要求,只要有三名以上的做市商愿意做市,企业股票就可以到OTCBB市场上流通了。因此,在OTCBB上市的企业,并不能被改造成符合严格公众公司定义和各项标准的上市公司。
买壳上市不能获得融资
张超表示,OTCBB原本的主要功能,是为从主板市场退市的企业提供交易场所,但因为拥有大量的“壳资源”,近年来渐渐被一些中国企业看中。
据介绍,在OTCBB上市的成本很低,买壳加上各种中介费、手续费,一般成本在20万美元之内。几年后,只要满足不同条件,就能转至纽交所、纳斯达克或全美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而直接IPO的成本一般在150万到200万美元左右。因此,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就愿意选择先在OTCBB上市的“曲线救国”路线。
对此,纽交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杨戈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先OTCBB后转板”的路径并非中国企业想象的一片坦途。
杨戈说,在OTCBB上市主要是通过APO买壳,企业很难在此顺利融资,再加上交易不活跃,不少企业不但不能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其股价还可能跌至“垃圾股”水平。最终,企业要么长期困于OTCBB,要么选择退市。
张超补充说,通过买壳上市并不能获得融资。买壳过程不会带来任何新资金流入,除非壳公司本身有大量现金并同意以股份置换的方式完成交易。随后企业仍需通过定向私募或二次发行来实现融资。而根据美国法规定向私募和二次发行都有严格制度,在OTCBB上市的企业则难以企及。
张超还指出,从OTCBB转板至美国主板市场同样存在风险。OTCBB市场并不受美国主流证券机构关注,多是规模很小的中介机构帮助企业完成转板工作。这些中介机构往往不了解中国情况,准备的转板材料,可能会存在极大的漏洞。一旦企业转板后,被第三方发现存在漏洞,那么随后而来的很可能就是机构质疑和法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