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副主任邵宁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0年央企利润历史性突破了万亿大关。去年央企国有资本收益测算值是600亿元出头,比2009年的315亿元增长近一倍,这主要是因为上缴红利的比例提高了。这属于全国人民的储蓄。此言一出,立即在网上引起了争论。
没有尝到央企红利的甜头
网民罗庆学指出,对于央企的万亿红利可能没有什么感受。我们几乎所有的吃喝用度,都来自于我们微薄的工资,并没有任何人在此之外,给我们额外的好处。那么央企赚了那么多钱哪去了?为什么全体国民没有享受到央企的利润成果?
他指出,人民的储蓄,人民随时是可以取出来用的,就算存长息,那利润也是自己的;但是国企的红利,就像是人民的一个大饼,看得见,摸不着。“人民”所有,但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所有,最后可能还是归管钱的人所有!这笔钱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央企本身一样,实质还是一种“所有权模糊”造成的使用主体不明!
他认为,办企业就有风险,就有可能亏损。这一点人人都能理解。问题的关键是,国有资产管理不透明,所有者的人民群众不知情!
如何分享国企利润
网民文显登指出,可以采取全民持股国有企业的模式分享国企利润。
全民分享国有资产是一个过程分享,或者是一个分享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的分享,如果在“需要钱的时候”让国民分享,也许有的国民一辈子都无法分享国有资产创造的利润。国人的质疑本身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但这质疑的产生,也反映了全民参与管理监督国有企业的严重缺失。仅靠一个部门来行使这种管理与监督,不免让民众产生诸多质疑。
回答质疑是容易的,但要彻底解除质疑,必须从央企乃至整个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这其中有一条重要的改革路径,就是让全民持股国有企业,这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一条正确的改革路径。从坚持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而言,全民持股国有企业是最好的公有制形式;从缩小贫富差距而言,当国民真正持股国有企业之后,贫富差距将会缩小;从企业的发展而言,当全民成为国有企业最可靠的“战略投资者”的时候,企业的发展必然会更加健康。
建立央企红利信息披露制度
网民朱四倍指出,只有建立健全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把国企上缴红利置于社会公众的外部监督之下,给企业的摊派奖金等行为造成压力,才可能使国企上缴红利更加合理,进而走上公正、公平的制度进程中。而惟有明确公众有对国企监督的权力,才能给提高央企上缴红利比例以制度化出口。
网民叶檀指出,国资预算制度必须进行改革,央企上缴的红利的处置权必须收归财政部,而财政部则需要建立公开、透明、详尽的公共财政体制,告诉每一个公民,央企的红利用在了何处,而审计署则有必要以详尽的审计告诉公众,央企红利的使用效率如何,否则,国企收益越多,社会财富可能越不均衡,市场效率也不会因此大幅提升。将央企红利处置权交还给财政部是基础,财政部的公共财政是第二步,人大与民众的监督是第三步。只有做到这三步,央企才能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利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