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矿业暴利背后凸显三大隐忧
2011-02-22   作者:记者 傅云威/悉尼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一些行业尚待从金融危机影响中逐步恢复之际,国际矿业巨头超达、力拓和必和必拓近期相继发布骄人财报:2010年三家利润较前一年大增33%至86%。
  作为在澳大利亚拥有重要资产的企业,矿业巨头们给这个国家带来高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隐忧;如何处理矿业和宏观经济的关系?如何兼顾矿业利润和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诉求?如何在矿业利益中调控党派政治?如果澳大利亚当局短期无法解决这三个问题,不仅会诱发政局动荡,还可能威胁中澳经贸关系。

  “黑洞效应”威胁澳大利亚经济

  在一国经济结构中,如果单一产业过度膨胀,则可能开始吞噬过多经济资源,在财富分配、出口等领域挤压其他产业,形成所谓“黑洞效应”。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如今澳大利亚经济正受制于“黑洞效应”。
  墨尔本大学格拉顿研究所(Grattan Institute)的经济学家索尔·艾斯雷克表示,长期看来,矿业不能确保“绝大多数澳大利亚人获得繁荣”,反而损害其他产业。
  艾斯雷克认为,在矿业繁荣影响下,澳元兑美元汇率上涨至30年来的高位,这将大大削弱澳大利亚农业、制造业、旅游业和教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劳动就业方面,矿业过快发展导致技术工人短缺。在澳大利亚政府收紧移民政策的情况下,预计包括矿产业在内的相关产业部门的工资仍将维持高位,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副教授詹姆斯·古德曼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繁荣的矿业占据了大量投资和政府补贴,使得澳大利亚国内地区间贫富差距拉大。
  他指出,矿业繁荣也会使货币政策当局陷入两难。一方面,矿业高速发展可能带来通胀压力,央行需通过加息等紧缩政策遏制过热风险;另一方面,零售业和制造业却可能因货币政策紧缩遭受打击。
  在矿业带来的压力之下,一些行业开始向外寻求出路,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主义倾向。近期,澳大利亚各大零售商向政府建言,要求对跨境网上购物的行为征税,以保护本国零售业。

  我国钢企弱势地位或将长期化

  来自澳大利亚外交和贸易部的数据显示,2009至2010财年,中国继续成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903.3亿澳元(1澳元约合1.002美元)。
  中国是澳大利亚铁矿、铜矿和镍矿的最大出口市场。其中,出口到中国的铁矿占澳大利亚铁矿出口总量的71.77%。
  然而,最大买家身份丝毫无助于改变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的弱势地位。
  必和必拓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中方钢厂代表今年1月底在墨尔本同主要矿产公司进行铁矿石价格谈判时,被迫接受基于指数的季度定价模式,但双方在海运费和价格指数信息采集方面仍存在较大分歧,谈判暂告一段落。就此,澳大利亚帕特森证券公司中国业务首席代表李乃明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对矿产品需求巨大,这是中外博弈的最大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博弈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今后5到10年,我估计这种局面不会发生逆转,”他说。
  李乃明指出,市场供求决定了双方不平等的关系,两者既是伙伴又是冤家,在合作框架下将展开长期斗争。他认为,受美元贬值、澳元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产自澳大利亚的矿产品价格短期仍将维持涨势,这将给中国钢企带来冲击。

  “矿业政治”可能殃及中国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富可敌国的矿业巨头拥有左右澳大利亚政局的能量,不懂“矿业政治”的政治家将遭遇厄运。这一点已经在前总理陆克文身上得到应验。去年年初,陆克文主导的资源暴利税(RSPT)因矿产巨头反对而搁浅,连同搁浅还有他的总理职务。
  去年7月吉拉德政府与必和必拓、力拓以及斯特拉达公司(Xstrata)等矿业巨头达成了矿产资源使用税(MRRT)这一新的税收安排。相对于先前的资源暴利税,这项适用于铁矿和煤矿的新税收安排对矿产企业恩惠有加。除税率较前者低10个百分点外,新税收安排还规定矿产企业向州政府缴纳的开采使用费(royalties)在新的税收框架下将通过退还等方式获得税收抵免,以避免联邦和地方双重征税。
  然而,澳大利亚国库部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较之先前的资源暴利税,预计矿产资源使用税将使澳大利亚财政在10年间少收入600亿澳元。这则消息使矿业税改革议题再度升温。
  一些议员据此要求修改资源使用税,以便从获利丰厚的矿业征收更多税款。然而,总理吉拉德拒绝作出任何调整。
  此外,看到矿业获取暴利,工会方面也想分一杯羹。
  本周,澳大利亚工人联合会(AWU)继指责力拓矿业公司损害工人权益,支付的工资水平偏低后,17日开始攻击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克雷格·埃默森袒护资方,无视工人权益。此举激起总理吉拉德等政府高官的批评。
  有分析人士指出,工会和矿业企业均是影响澳大利亚政坛的重要力量,一旦劳资矛盾凸显,可能给政局增加变数,政府将面临两难处境。在难以说服矿业企业做出让步的情况下,澳大利亚当局可能为照顾工会诉求拿中国商品开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紫金矿业终止出售黄金开发70%股权 2011-01-07
· 产学研共话“矿业农庄”新模式 2010-12-28
· 紫金矿业卖矿赔偿信宜溃坝 2010-12-28
· 紫金矿业两高管受罚 2010-12-28
· 宁夏国有煤矿比重提高矿业秩序全面好转 2010-12-27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十二五”开好局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思想]通胀是资产价格泡沫的杀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