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应追求能延续到未来的“美”
北京建外SOHO被指“难看”持续受关注
2011-02-18   作者:记者 王涛 实习生 赵东东/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建外SOHO楼群 资料照片

    演员宋丹丹发微博批评北京建外SOHO太难看一事持续受到关注,风波背后,城市建筑应如何体现美感、如何更契合城市风貌以及如何表现城市文化内涵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与讨论。
  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宋丹丹微博言论引起的广泛关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城市建筑应该追求能够延续到未来的“美”,应遵循后建的建筑要与先建的协调、符合城市战略性规划等原则使得建筑与城市风貌相协调。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说,人们对建筑和城市风貌的关注不应停留在肤浅层次,更多还是应关注开发商提供的建筑是否改善了城市的生活质量。

  建外SOHO被指“难看”引热议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这个事件可以从两个层面思考,一是建外SOHO是否破坏了城市风貌,二是宋丹丹的“感慨”引起的对于建筑与城市风貌关系问题的讨论与关注。

  2011年1月,宋丹丹多次发微博,批评建外SOHO毁了北京的景色:“特想让潘石屹‘关注’我,好有机会给他发个‘私信’问他个问题:长安街南边那么好的位置你盖了那么一大片难看极了的廉价楼(建外SOHO),把北京的景色毁得够呛你后悔吗今天?求你了,不带这样的!”“刚才有网友说那是日本人设计的还是挺现代的。您就是意大利人设计的您那材料也得稍微好一点吧?那么好的位置!”“建筑商不该对这座城市有责任心吗?我每次路过那儿都有一种要犯更年期的感觉。求求您了,别再盖了,爱爱北京吧!”
  微博迅速引来大量网友的关注与转发,与此同时建筑与城市风景的问题也在互联网上引发了讨论。据网络调查显示,大多数参与调查者认为目前建筑和城市风景的冲突问题严重,对于宋丹丹求潘石屹别再盖楼的观点,也有八成以上的人投了赞成票。有观点认为,人们一直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在提高效率和效益方面,使得快速的城市建设常常因缺乏特色而近乎雷同,而城市应有的特定性格渐渐被忽视。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这个事件可以从两个层面思考,一是建外SOHO是否破坏了城市风貌,二是宋丹丹的“感慨”引起的对于建筑与城市风貌关系问题的讨论与关注。“对于建外SOHO是否破坏了城市风貌,从专业评价的角度,我更倾向于认为建外SOHO对于北京城市风貌的影响是积极的。”
  对于宋丹丹微博言论所引起的广泛关注,李迪华认为,这是有积极意义的,那就是将这个复杂的专业问题引进了公众视野,另一层面上也表明了公众对于建筑与城市风貌的冲突“问题严重”,“这个严峻问题,在专业领域已经是陈词滥调了,只是专业共识迟迟没有引起管理者和城市开发者的实质性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城市规划研究室主任李红玉则认为,建筑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只有位置对错之分。比如,将一些现代性建筑放在文化保护区里,是破坏整体效果的。如果放入现代性具有艺术、文化创意区里,便具有正面的意义。

  城市建筑应追求能延续到未来的“美”

  李迪华提醒说,用“漂亮”一词衡量建筑与城市风貌是浅薄和危险的,城市建筑应该追求能够延续到未来的“美”,这种美一定是凝聚了当地持续的自然、人文历史性格和对未来社会心理的理性判断,并与建筑设计发展趋势和当时技术水平相结合,建筑是这些因素能够实现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个不是置身于建筑内部观看的人只能先从其外观开始欣赏。李迪华表示,“漂亮”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口说出的感受,通常没有什么实质性含义,“美”则不同,是人与建筑缔造的室内外空间的交流与体验。有个性而又与周围建筑、自然地理环境、地方历史文化协调一致的建筑才会产生能够持续的美,成为带给人们美的体验的经典建筑。
  有研究人士认为,建筑形象被认为是建筑的观感或美观问题。建筑形象要求和环境相适应,与生活空间有机结合,反映出社会的生活面貌和时代精神。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人们精神上的要求。
  建筑的美感来源于很多方面,包括有得体的比例、尺度、合理的布局,协调均衡的构图等等,其中,色彩便是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而且应当十分重视的问题,为此,有专业人士撰文建议,建筑的色彩应与地区的气候环境相适应,要体现建筑的性质和功能等,比如,南方气候炎热,建筑的色彩使用高明度的中性色或冷色。疗养院、医院以白色或中性灰色为主调,在心理上给人以清洁、安静之感。

  后建的建筑要与先建的协调

  “建筑与城市风貌协调”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后建的建筑要与先建的协调”。协调并非要建成“一个样子”,而是在“一致中有变化”,共性是主要的,个性是有条件的、受已经存在的城市风貌的约束的。

  事实上,在此之前国家大剧院、央视大楼等建筑设计方案公布后都曾引起不小争议,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建筑才是与城市风貌相协调的?
  在李迪华看来,“建筑与城市风貌协调”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后建的建筑要与先建的协调”。协调并非要建成“一个样子”,而是在“一致中有变化”,共性是主要的,个性是有条件的、受已经存在的建筑形成的城市风貌的约束的。“标准是什么?简而言之,是已经存在的建筑的式样、风格,形成的城市风貌。”
  他进一步表示,“城市风貌”不是空洞的,各个城市都不一样,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不同地段都是不一样。因此,说一个建筑或者一个建筑群“破坏城市风貌”不一定是全面的,实际情况是,今天中国城市,许许多多有特色的新建筑放在一起没有形成让人赏心悦目的城市风貌,甚至破坏原有城市的风貌。
  李迪华认为,城市风貌是一个历史的积累过程,一个城市的风貌会只在“坚持”中逐渐形成,而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个建筑都认为自己有独特甚至张扬的个性才会贡献于城市风貌,只会造就出今天这样没有特色风貌的城市。作为城市的灵魂,每个城市应该有数量有限的地标性建筑,非常重要的是,地标性建筑同样不应该追求大、怪、奇的建筑形态,而是在彰显个性的同时,仍然与整体城市风貌、自然地域特征是一致的。
  他建议,城市建筑如何更好地契合而不是破坏城市风貌,最好的做法是模仿和学习欧洲城市,“这样的案例太多了,几乎所有欧洲城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大城市如伦敦、巴黎、柏林、慕尼黑、斯图加特、巴塞罗那、阿姆斯特丹、布拉格和里昂等等,中小城市,就举不胜举了。”最关键的是,管理者和建设者要摆平心态,认识到一个城市的绝大多数建筑都应该是“普通的”、平常的,具有共性的。

  建筑设计应遵循城市的战略性规划

  李红玉提出,建筑设计一方面要体现历史文化特色和沿革,另一方面要体现出功能上的舒适性和便利性。这两方面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因此首先要确定城市发展的大的战略性规划。

  在这个规划中,要确定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沿革、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在内的城市属性。在城市属性确定的前提下,设计城市形象,城市形象包括理念形象和空间形态方面的形象两部分。
  建筑设计是在大的战略性规划指导下进行的,不能只考虑建筑本身特性和外在形象。建筑设计要根据城市发展的大方向要求,按照城市理念形象和空间形态形象的要求进行。
  建设设计满足城市发展战略形象要求的同时,还需要体现出城市的发展目标。比如,北京要发展成世界城市,同时又是历史文化名城,还要建设宜居城市,这些发展目标要在大的发展战略中要得以体现。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城市功能高效运行,同时还要兼顾舒适性(宜居性)体现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这样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才能实现北京发展的总体战略。所以,北京的建筑设计要兼顾几个方面的要求。
  仍以北京为例,北京是一个复合型、多元化的大城市,不同功能分区在建筑标准、外观形象上体现出差异性。比如,核心城区应该体现北京的传统文化特色,以低密度、低层建筑为主;而CBD和新城区可以出现比较现代前卫的建筑,或者是高密度、高楼层的建筑,有利于城市运行效率和产业功能的配合。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助理、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胡斌博士表示,最后呈现出来的建筑是建筑师、开发商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国内,当前情况下建筑师往往要听从于出资方,因此主导力量相对较弱。
  就开发商而言,其能力和开发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筑设计的主导因素。“没有人愿意把建筑设计的难看,可能是有些开发商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在设计上进行过多的投入。”胡斌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选择好的设计团队、设计材料等都意味着投入成本的提高,因此,有些开发商可能出于利润等方面考虑会压缩这部分成本,最后导致建筑的品质也可能稍差。
  至于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胡斌进一步表示,他们往往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对建筑的高度、色彩、体量、密度、容积率等提出要求或做出限制。其中,有一些是硬性规定,比如高度、容积率等。
  以北京为例,李红玉介绍说,在二十几个文化保护区域里,对建筑的限高、形态和色彩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更大的范围内,不同区域有一个限高的要求,但对建筑外形构造就没有严格的要求了,这是和北京复合型、多元化城市功能分不开的。北京有一些现代性很强的建筑,但并不违背《城市规划法》。

  生活才是城市与建筑的本质

  “今天很多人对于建筑和城市风貌的关注还是浅层的。生活才是城市与建筑的本质,理解加深了,建筑和城市风貌本身就不会成为问题了。”

  李迪华告诉记者,他居住了十年的北京某居住区有非常好的小区规划,建筑外貌设计也非常不错,买房时几乎没有多想就决定了,然而住进去以后发现,客厅和餐厅非常大,厨房面积很小。
  李迪华认为,人们更多的应该关注开发商提供的建筑是否改善了城市生活质量,包括建筑本身和建筑环境或者城市环境。“过分关注建筑与城市风貌这样的外在问题,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城市的结果。” 
  李红玉也提出,民众更多是从宜居性和舒适性等方面考虑,因此在制定城市战略发展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习惯和感受,以及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部分民众对北京一些建筑有抵触情绪,并不一定就是反文化的,更可能是一种压抑感和对高密度、高层建筑的陌生感等因素导致的,这些因素可能对宜居是不利的。”
  李迪华还认为,关于建外SOHO对城市风貌的影响的讨论提出了中国建筑与城市风貌的机会与挑战,即中国城市发展并不像西方是一个长久的、缓慢的、持续的积累过程,西方不少城市还已经经历了数次城市更新。中国城市可以说是在一张白纸上快速发展起来的,绝大多数建设都是没有充足时间讨论和思考的,因此很容易出现简单模仿、简单决策导致的建筑与城市风貌失控。今天中国的城市有最好的塑造建筑风貌的机会,“不过这个机会很难把握,而且稍纵即逝。”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智能豪宅 理想中国城市建筑试验 2011-01-07
· 智能“豪宅”:“理想中国城市建筑试验” 2011-01-07
· 城市建筑比的是文化不是高度 2010-06-22
· 中国城市建筑新地标研究成果发布 2009-12-02
· 中国城市建筑十年冷思考 2007-06-06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王迎晖:连续降雪相当于一次加息·[思想]从进口产品量价看结构优化紧迫性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