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古城居民在城墙下欣赏展出的图片。记者 燕雁
摄 |
恢弘城垣,巍峨城楼;四合院落,青砖瓦屋;寺观庙堂,亭台楼阁……烙刻着深厚汉民族文化情结的印记,历经千年风雨的平遥古城古朴宛然,风姿依旧。自1997年申遗成功以来,平遥古城旅游产业“一年一个样,年年大变样”。目前,平遥旅游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产业集群,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5.6%增长到2009年的46.2%。全县接待游客人数、门票收入、综合收入分别从1997年的5万人、125万元和1250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112.66万人、8827万元和8.1亿元。旅游业的雪球可谓越滚越大。
精心呵护 古城古朴风韵凸显
1997年,平遥古城入列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语说:“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13年来,平遥人始终奉行“遗产保护是最大责任,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倍加珍惜、精心呵护古城。
在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平遥县严格按照平遥古城保护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持续加大遗产保护的投入力度,先后投入20多亿元,全面实施了文物本体保护项目、古城内中小街巷综合整治项目、古城内人口外迁项目、环城地带综合整治项目等一大批遗产保护项目。完成了对城墙、双林寺、镇国寺等遗产组成部分以及慈祥寺、金庄文庙等国、省级文保单位进行了重点维修,对古城南大街、东大街、衙门街、城隍庙街等主要历史街区进行了全面整治、维修和复原,对现存较为完整、有较高保护价值的雷履泰故居等18处典型民居进行了重点维修。
2010年以来,平遥县又大手笔启动了国家进出口银行贷款4.5亿元的平遥古城旅游文化国际化项目。随着旅游服务基地建设、环城地带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3大类19个子项目全面实施,平遥古城将以更独特的魅力、更优质的服务展示在各方游客面前。
减压古城 新城建设拓展框架
“干巴巴、灰蒙蒙、脏兮兮”,这是“申遗”以前平遥城市形象的真实写照。如今,漫步古城,每条街巷青石铺就,卫生整洁;行进于新城区,马路笔直宽阔,广场绿柳新风。
近年来,平遥县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工夫,相继实施了10余条新城区道路的改造、建设。目前“五纵四横三循环”道路网络的构建搭起了新城发展的大框架,新城区总面积由此拓展到了14平方公里。与此同时,一批地产项目建设的积极实施,为古城人口减压、解决困难群众住房、推动新城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
城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平遥县把栽树与修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从2004年至今,城区绿化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000万元,城区绿化覆盖率以每年5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2009年已经达到42%,形成了总数19处、服务半径千米左右的公共休闲游园体系。并先后栽植各类园林绿化树木250余万株,完成320余公里通道绿化,基本形成了以通道为骨干、比较完备的景观走廊和生态体系。
据统计,目前平遥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2%,燃气普及率达到80%,亮化率达到97%,污水处理率达到86%。通过大力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城区二级以上天气从2006年的101天,上升到了2009年的350天。
旅游腾飞 惠泽古城普通百姓
基于对县情的深刻把握,历届平遥县委政府扬平遥优势,确立了以旅游带动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战略,积极引领全县上下致力打造国际更具知名度、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以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不仅鼓起了当地居民的“钱袋子”,也成为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在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旅游发展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平遥县围绕旅游发展抓要素,较好地继承、发掘和整理了古城蕴含的建筑文化、吏制文化、儒教文化、票号文化等诸多文化内涵,先后开发了《晋商乡音》、《一把酸枣》两大文化演艺项目,丰富了县太爷升堂、状元祭孔、镖局走镖、县太爷迎宾等特色表演项目,不断提升了以及平遥牛肉、推光漆器、长山药、手工布鞋、剪纸等数10种极具地方特色文化的产品质量和产业规模,着力打造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中国年”“漆文化艺术节”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省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文化品牌。
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例,大展目前已举办了十届,每年吸引着几十个国家、数百名国外摄影师前来参加展览,国际化特色浓郁,成为目前为止全球最大的摄影节庆活动。大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融合,为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搭建起了一座广阔的平台,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具有浓郁民族性和多元国际性的一张强势文化品牌。大展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中国节庆50强”等称号。
目前,平遥21处文物旅游景点、6条特色产业街区、200余家旅游特色商铺、2个大中型文化娱乐项目等为主的旅游产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全县各类宾馆饭店、民俗客栈发展到150余家,国内旅行社21家,导游600余人,旅游车辆400余辆;全县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达到6万余人,解决了近2.5万名城市下岗职工和3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