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国十条”能否稳粮价?
2011-02-11   作者:郑风田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对华北地区的农民来讲,可谓是“双喜临门”:一喜当然是老天爷,给了一场及时雪;另外一喜是“国十条”给的“真金白银”。日前国务院出台“十条措施”促进农民粮食生产,不但抗旱给钱,施肥也给钱,今年的粮食收购价格也提高了。这么给力的措施,能否真正促进农民多生产粮食?答案是有效果,但不要期望太大。
  对于那些面临大旱不愿意抗旱的农民来讲,这些激励措施当然有作用,但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天气。如果天气还是不下一场透雨,仅靠这点补贴,补了一时,但补不了几个月。目前眼见春节已过去,由于城乡工资差距巨大,这么一小点补贴难留农民工到城市打工的热情,对1亿多在外打工的农民来讲,他们还会一如既往地去城市挣钱。留下种地的主体,还是那些过了35岁,失去打工机会的农民。
  目前种地对农民基本上没有任何吸引力,北京郊区的农民都不愿意种地,天天在盼拆迁呢。这都是“砖家”们天天鼓吹要加大补偿的结果。问题是只补偿了失地的农民,而那些种地的农民其实对国家的贡献比失地的农民大多了。要是大家都不种地,用地盖房子,保准这个国土上最“贵”的一定是粮食。目前北京四环内一亩地建房的收入与种小麦的收入差价应该是30万倍以上。上次坐出租车,司机是北京最远郊县延庆的农民,问他家还种地不?他讲“打死也不种了”,每亩玉米,一年下来只收入200多元,还不如开出租一天赚的。出租车还是北京最不赚钱的职业之一呢!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种地农民收入是一个什么状态?
  目前各地政府都在拼命宣传本地大旱,因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叫得越响,可能分得的抗旱资金就越多,至于农民真正能够拿到多少,也没有人去查。去年大旱,贵州的干部们只后悔没有云南喊得响,所以拿的补贴少许多。其实最该惩罚的就是那些灌溉设施最差的地方官员了。如果早早地动员农民把“储水于民”的设施修起来,也不至于到了现在没有水浇灌了。目前的水利部门,眼睛只盯着大工程,把钱都投到大江大河,投到工业用水、城市用水、发电用水上了,而真正最困难的是农民用水。只有把60多万个村庄的储水设施修好了,才能够真正解决目前一不下雨就旱,一下雨就涝的困局。但今年的1号文件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村庄水利不给力,对解决干旱是没有用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国十条”能否稳粮价? 2011-02-11
· "国十条"细化措施或年内出台 2010-09-28
· 国十条是政府干了企业家的事 2010-09-01
· 国十条是政府干了企业家的事 2010-09-01
· 国家税务总局敦促各地不折不扣落实“国十条” 2010-06-04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吴敬琏:改革要让老百姓富起来·[思想]周其仁:“伊拉克蜜枣”与治理通胀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