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调整新主张:抑煤炭扬新能源
“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1.4%
2011-01-07   作者:记者 陈伟 施智梁/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6日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至“十二五”末,争取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1.4%。
  增加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过快增长,这不仅是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未来中国减少碳排放的现实路径。有关机构预测,这意味着未来数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将带动5万亿元投资。

  比重 增加新能源消费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6日表示,中国基本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张平透露,最终统计数据还未出来,但它接近20%。中国“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约束性节能降耗指标是,“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
  过去五年间,中国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水电、核电、风电发电量5年累计超过3万亿千瓦时,替代原煤15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0亿吨。展望“十二五”,我国面临更艰难的减排困境。
  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等多位参与“十二五”规划的专家日前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余地更小、攻坚更难,节能减排指标将分别低于“十一五”设定值。
  在决策者眼里,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在这场更为艰难的攻坚战中承担重任。对此,张国宝6日表示,“十二五”末,争取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1.4%。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张国宝介绍说,在保护生态和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中国水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量5.42亿千瓦时,水电装机容量刚刚突破2亿千瓦时,仍有较大开发潜力。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15%的目标,一半以上需要水电来完成。争取到“十二五”末,水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达到6.5%左右。
  同时,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风电,重点发展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加快海上风电开发;稳步发展太阳能,到2015年太阳能热利用面积达到4亿立方米。
  在“十二五”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煤炭占一次能源比重会较大程度下降。国家能源局规划发展司司长江冰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工作将进一步推进,预计到2015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可由2009年的70%以上下降为63%左右。
  煤炭让路,腾出的7%的空间自然是给碳排放较少的清洁能源。江冰给出的一组数据分别是:预计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4.4个百分点,水电和核电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
  有媒体披露,在2010年11月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提出,希望“十二五”煤炭产能控制在38亿吨,其中进口1亿吨。由于2010年中国煤炭的产量已经超过32亿吨,这就意味着到2015年的五年间国内只能增加5亿吨的产能,平均每年增加1亿吨。“这意味着在今后的五年里,我们要保持现在的产量都会存在问题。”一位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的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机会 引发新能源投资浪潮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欲实现“‘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1.4%”这一目标,中国未来数年必将掀起核能、风能、太阳能和洁净煤等新兴能源产业的投资浪潮。
  东海证券称,未来,我国能源需求增速超世界平均水平、节能减排压力显现以及我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对世界的承诺是新能源行业长期向好的三大奠基石。
  张国宝表示,中国将把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列入“十二五”规划,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
  国家能源局有关官员透露,业界期盼已久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规划期为2011-2020年,在规划期内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其中可再生能源2万亿至3万亿元,风电1.5万亿元,太阳能2000亿至3000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我国政府从财政或价格政策上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将推动这一产业从初创期向成长期发展,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投资机会。这些机会不仅在单个行业本身,更多的是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水电方面,据报道,到2020年,水电投产目标从原来初步确定的3.8亿千瓦时提升到约4.3亿千瓦时,“十二五”期间水电开工规划目标可能随之上调5000万千瓦时。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水电开发及设备类上市公司有望享受超预期的政策支持及市场利好。
  核电方面,大同证券的一份分析报告称,2011年我国将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期,高达近3,000万千瓦时核电在建项目将推动核电设备需求大幅增长,行业景气高峰将如期到来。通过前期积累,并依托AP1000自主化项目,我国核电设备国产化进程加快。因此,国产化背景下的核电投资盛宴,将令国内核电设备生产商充分受益。
  风电方面,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预测报告称,2010年,风能行业60万名从业人员平均每30分钟就安装一台机组,而在每3台安装好的机组里,就有1台在中国。至2020年,中国国内的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现在的10倍,至2.5亿千瓦时。到2030年,全球风能市场规模将会是今天的3倍,所需投资规模将达到2020亿欧元。

  瓶颈 核心技术缺失

  “十一五”期间,中国新能源市场和产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不少瓶颈,其中,核心技术不在国内和扩张速度过快已经成为业内普遍认识到的两大痼疾。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京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七成以上节能减排技术需靠进口,记者从该发展报告中检索到,在2050年减排情景下,2010年至2050年中国在能源部门(主要是电力部门)和钢铁、水泥、交通、建筑行业以及通用技术方面的40余项技术上需累计增量投资14.2万亿美元。
  被国外广泛诟病的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更多体现在清洁能源等减排项目的大量投资而非科研创新上。
  扩张过快是“十一五”后期新能源产业受到的最大质疑,以风电为例,2010年9月,国务院发出“抑制风电产业产能过剩”的通知,国家能源局的多位官员在不同场合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解释,产能过剩的是风电设备。《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赴东北和内蒙古调研期间,发现目前我国风电存在的弃风现象不可避免。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张粒子教授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有些地方政府在上风电项目时缺乏整体规划,导致部分地区出现风电并不了网的现象。
  “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没有形成很好的配套,导致电网建设跟不上发展迅猛的风电电源规划,其次电源之间的配套也有问题,风电作为一种晚间出力甚多的电源,在保供热保民生的基础上,留给风电的负荷裕度就相对有限。”张粒子表示。
  多位地方电力公司的负责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地风电基地出现风电并网在系统负荷低谷时遭遇限制出力现象。主要是因为当地风电消纳能力不足,系统调峰能力也不够。
  另以光伏产业为例,大同证券称,目前国内光伏产业的风险也在积聚,研发和使用“两头在外”的产业格局没有实质性改善。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行业虽然近年发展迅速,但是自给率仍在50%左右。在下游光伏应用系统方面,近年国内市场发展虽然有所加快,但由于上网标杆电价迟迟不能出台,因此,国内光伏市场尚未完全启动。
  大同证券建议,由于市场规模较小,技术变动较大,相比传统能源成本较高,因而,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初期,需要政府采取经济激励政策来给予经济方面的支持,并采取强制性或指令性政策来扩大市场规模。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新能源产业将进入重大战略机遇期 2011-01-04
· 能源大通道改变全球利益格局 2011-01-04
· 能源局:四季度能源消费将回落 2010-10-25
· 中国超美国成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 2010-07-23
· 能源结构的确定和选择 2009-08-25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积极财政之“积极”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灭鼠也要防鳄鱼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