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得民心 财力薄弱匹配难
——我国首个新农村水利扶贫试点铜仁地区见闻
2010-12-22   作者:记者 李忠将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我国第一个新农村建设水利扶贫试点贵州铜仁地区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突破口,通过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探索出水利扶贫新路。但铜仁地区处于我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武陵腹地,财力薄弱,试点推进过程中,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需求差距大、资金配套能力弱、专业人才匮乏等难题。

  5年试点计划投入超过31亿元

  据铜仁地委书记廖国勋介绍,铜仁地区总人口400万人,其中贫困人口70.1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8.4%。全区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244立方米,亩均占有水资源量4882立方米,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5%和271%。但由于境内属喀斯特地形地貌,山高谷深,水低田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加上长期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脆弱,有水不能保、有水不能蓄,导致这一地区“十日无雨就旱,三日连下则涝”,工程性缺水严重。
  实施水利扶贫试点前,全区260万亩耕地中有150万亩无水利设施依托,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仅0.36亩,人均保灌面积仅0.24亩。频繁的旱涝致使每年成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严重的工程性缺水导致大部分山区农民耕作的是“望天田”,风调雨顺时还能基本解决吃饭问题,稍有旱情,贫困程度就加深。
  为此,2006年水利部与贵州省把铜仁地区作为我国第一个新农村水利扶贫试点,5年试点计划投入31.24亿元实施骨干水利工程、大型灌区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雨水集蓄利用等十大类项目。实现全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5亩,解决90万人及300所中小学的饮水安全。同时全力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乡镇水利站和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改革。

  试点工程改善民生 “十年九旱”成历史

  试点工程改善了山区农民的用水困难。铜仁市大坪乡大坪村是极贫村,过去村民用水全靠壮劳力到几公里以外的水源地挑水,村民李友华说:“以前‘一滴水、一滴汗、一担水要一瓢汗水换’。一瓢水先洗菜、洗碗,再洗脸、喂牲口。”大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脏”村。试点中,大坪村被列入第一批饮水安全工程,通过在水源地建集水池、铺设管道等,如今,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水源保障率达到95%。
  试点工程使山区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试点前,因为缺水,铜仁市茶店镇开天村村民种的是“望天田”。66岁的开天村田坝村民组土家族村民蒋庆林说:“那时,村民随时在耕牛角上挂上灯笼,一旦晚上下雨,村民就打着灯笼耕地。遇到旱灾,颗粒无收。‘十年九旱’的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2006年冬,政府组织在开天村修建了232口小水池,能补充灌溉全村2000多亩田土。”《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蒋庆林家2亩田旁修建了2口小水池,用水方便,“两池子水至少能顶两个多月干旱天气”蒋庆林说。
   试点使劳动力从繁重的挑水劳作中解脱出来。开天村村支书彭明旺给记者算账说,开天村田坝村民组402人,其中劳动力140人,工程实施前,每天用于担水的劳动力至少50人以上,消耗50个工时,当地劳动力种植一亩水稻累计消耗14个工时,水稻亩产值在400元左右。按此折算,全村每天解脱出来的用于挑水的劳动力可创造1429元农业产值。
  有了水源保障,劳动力解脱出来后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民脱贫致富等创造了条件。试点前,思南县郝家湾村基本上是望天吃饭,村民一年只能收一季,全村有200多亩土颗粒无收。实施水利工程后,全村修建了348个小水池,新增田300亩,改造灌溉面积1000亩。村民们又增加了一季小麦和油菜,小麦亩产达到了150公斤,油菜亩产达300公斤。  
  同时,村民大胆调整产业结构,开天村大蒜面积从缺水时的500亩发展到了2000亩,供不应求。从未养过猪的村民蒋岩生存栏猪达20头以上,加上蔬菜、经果林等,年收入达18万元。去年,全村年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28户农民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试点实施三年来,全区人均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0.45亩,人均保灌面积提高到0.33亩,解决了9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8.5平方公里。实施水利管理体制配套改革措施,147个乡镇水利站上收“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组建了140个农民用水户协会,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民因为用水问题发生的纠纷。

  地方财力薄弱 还需加大扶持

  试点受到群众欢迎,老百姓把试点水利工程叫“民心渠”、“甘露池”、“功德水”。但铜仁地区地方财政困难,历史欠账多,在试点工作推进中,出现了地方缺乏配套能力,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还不高等问题。
  水利投入欠帐较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对水利需求的差距大。铜仁地区水利局局长汪世平说,全区规划内还有30万人饮水安全待解决,规划外仍有52.7万人饮水困难,离“人人喝上安全水”的目标差距很大。全区人均保灌面积还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达到“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的目标,全区尚需增加保证灌溉面积近70万亩。水利建设任重而道远,亟需得到国家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贫困地区财力薄弱,缺乏配套资金能力。铜仁地区行署专员李再勇说,铜仁地区2008年财政总收入23.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地方财政在承担了水利扶贫项目的前期投入等费用后,无力承担水利扶贫项目配套资金。按照水利扶贫试点规划,五年试点期间需地、县配套资金3.85亿元,对于仍处于“吃饭财政”的贫困地区来说,压力大。
  水利技术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全区目前仅有水利专业技术人员730名,且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老化。
  为此,铜仁地区干部呼吁继续加大对试点区的扶持力度,彻底解决贫困山区用水难问题。王磊说,象铜仁地区这样的贫困地区,中央在扶持政策上应进一步给予倾斜,取消或调少项目地、县两级配套资金比例。铜仁地区水利局建议,国家应在投资政策上加大小型项目的投资倾斜,在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雨水集蓄、中小河流整治上加大扶持力度。
  针对水利专业人员紧缺问题,铜仁地区加大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计划通过1-3年时间统筹解决水利人才队伍建设。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预期收益与实际差53% 民生"非凡理财"水分大 2010-12-22
· 民生好政策岂能变成敛财工具 2010-12-20
· [思想]张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责无旁贷 2010-12-14
· 别让税负成为民生桎梏 2010-12-08
· 国务院督查组了解晋中稳物价保民生情况 2010-12-0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张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责无旁贷·[思想]孙兆东:CPI“破5”缘何加息迟滞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