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首家“金融超市”9月26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成立并启动。权威人士表示,“青海金融超市”将打造成为在中国具有示范意义的金融创新服务平台。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作为一个汇集海内外金融资源的金融平台,“金融超市”在西部的首次设立,意味着海内外资本寻求新的投资目标、竞相逐鹿资源富集的中国西部大幕的开启。但是鉴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特有的金融环境,金融超市的运营前景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值得关注的是,融合了银行、保险、证券、担保、信托、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业务、混业经营的金融超市在业务开展及监管方面还存在着政策漏洞和缺失,有待规范。
“金融超市”定位与功能
金融超市是什么?是一个金融平台。投资家梁炎夫给了“金融超市”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把有钱的人、有智慧的人、有项目的人、有资源的人等等,买的、卖的都汇集到一起,在同一个平台上分享彼此的资源、人脉、资本以及收益。
“青海金融超市”的运营模式大致是:按照“政府指导、国内外合作、市场化运行”的原则,立足青海,面向广大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客户,通过与银行、保险、证券、担保、信托、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机构合作,有机整合各类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向客户提供国内外融资、金融租赁、创投、基金、期货、信托、产权、担保、典当、信息等众多金融产品与增值服务。
其业务范围非常之广。在“青海金融超市”的宣传彩页上罗列的合作机构可谓包罗万象:除了各类金融机构外,知名高校、律师事务所、基金会,还有各类名目繁多的企业。
青海省副省长高云龙在26日举行的青海金融超市启动仪式上说:“青海金融超市”是中国西部地区完全由市场主体发起设立的第一家“金融超市”。它的诞生,标志着青海金融服务创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他说:“‘青海金融超市’是政府引导推动和市场化运作有效结合的产物,将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平台。”
“金融超市”让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拥有了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政府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发布项目信息,项目和企业可以寻找金融机构以得到需要的金融服务;相反,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寻找投资的对象。海内外的金融机构可以无需在青海设立分支机构,也可以通过“金融超市”间接开展金融业务。
刚刚设立的“青海金融超市”也是雄心勃勃。青海金融超市总经理李晓岚介绍,他们确立的3-5年内工作目标主要有:设立1-2只股权投资基金,基金规模5-10亿元;深度介入10-20只上市后备企业项目;还包括与青海省内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青海省金融机构和企业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资源平台等。
金融超市设立的政策背景
“金融超市”的概念和平台模式最早是由中国农业银行2001年在全国率先提出的,随着金融与产业的相互结合、渗透,传统的金融超市无论形式还是内涵都发生了变化。经过10年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金融超市”更突出市场化运营和多元化主体的竞争,金融创新服务贯穿其发展的全过程,以此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一个互动的平台。
目前,深圳、南京、合肥都设立了各具特色的“金融超市”。“青海金融超市”是西部地区首家。业内人士认为,“青海金融超市”的设立正逢其时。投资家们不远万里的来了,看中青海的正是资源和发展的机遇。
中共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意见的出台、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和支持玉树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启动,青海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而青海省委、省政府更是提出了进一步运用金融杠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设想。
青海省政府对“青海金融超市”的设立寄予了厚望。副省长高云龙说:“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承载了推动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责任。‘金融超市’将通过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组织、金融产品、金融政策等五个方面的体系创新,开辟一条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航道’,以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金融和经济共同繁荣。”
西部给了投资家宽广舞台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小企业已经成为青海乃至全国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力量之一,但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却成为制约其加速发展的主要瓶颈。
青海省目前产业资金投入主要来自国家投资和“工农中建”及国家开发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而中小企业往往很难进入这些国有大型银行的视野。
同时,青海省和其他西部欠发达的省份一样面临着多种金融困境:上市企业和企业债券发行亟待扩大,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亟待满足,以鼓励新型产业和创新型企业为目标的风险投资亟待培育。
事实上,青海在中小板和创业板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近几年,青海省也没有新的公司上市。仅有的9家上市公司中,还有为数不少是外地企业借壳上市。
而内地一些投资家在资本运作中逐渐发现一个问题:手里有很多钱,却找不到好的投资目标。海通开元投资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向阳就是其中之一。
“在沿海找不到好的企业,于是就杀到西部来了。”深圳天一金仪投资总裁梁炎夫如此解释对西部趋之若鹜的投资家。
西部这一片投资的热土,同样也吸引了老外投资家的目光。
中国首创投资创始人兼总裁傅成(Peter Fuhrman)敏锐地注意到,青海在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总数是零。他同时也了解到,青海有很多中小企业在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很有优势。他对这块新兴市场充满了信心。
他说,融资困难一直困扰着中国的中小企业,因为中国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这种情况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私募股权投资(包括风险投资)的发展使其成为中国的优秀中小企业非常重要的一条融资途径。傅成说:“伴随着创业板的诞生,人民币基金的兴起以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融资市场的前景无比光明。”
傅成的搭档、中国首创投资融资经理赵何钢说:“青海GDP上千亿元后,政府的信心也得到前所未有的膨胀,要在未来两年内要达到4000亿元,是否需要金融杠杆来完成经济的飞跃?这是毫无疑问的。人才、技术、资本陆续涌入西部,将共创西部经济的辉煌。”
青海丰富的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着国内外优势金融资本前来投资兴业。但是这些外来的金融家们,在看到丰富资源优势的同时,还看到了西部的闭塞和落后。这令他们非常感慨。
融勤中国成长基金创始合伙人孙红伟说:“最大的感触一是政府的支持力度会如此之大;另一个感触则是当地的企业参与度不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但是也有投资家认为,这恰好是对投资家的一种挑战:如何让这些还没有多少金融意识的中小企业家们拥有金融意识?深圳天一金仪投资总裁梁炎夫说:“就像非洲,穿鞋的不多,说明鞋的市场很大;来的人不多,恰好说明观念还比较落后,而我们施展的空间很大。”
概念很美但实施有难度、监管存在缺失
专家认为,混业经营是金融服务发展的大趋势。而“金融超市”正是集中代表了这个大趋势的产物。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看,“金融超市”还只是一个“概念”,可以肯定的是:金融超市的理念很先进,值得学习。它占据政府支持的优势,可以垄断一些资源,不愁没有业务。关键在于怎么发展。
青海金融超市总经理李晓岚坦言:金融超市能否取得预想的成功,取决于是否真正能够整合金融资源,实现政府希望的目标。“政府领导下,项目方面是有优势的;但是青海金融机构本身不多,在金融方面有一定困难。”
同时,也有专家认为,金融创新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美国经济科学基金会副主席任义(Kevin Cage)认为,政府应提供支持金融创新的政策,如设立私募股权的审批。“金融就像发烫的金子,感觉风险也是存在的。”
记者采访青海省银行界业内人士认为,金融超市只能作为一种补充,不会成为主流。它和当地金融机构要么是合作伙伴,要么成为竞争对手;更多的情况下,将是既有合作、又有竞争。一位有着长期银行金融业从业和管理经验的人士分析说,从其定位和服务功能看,很多还只停留在概念上。真正实施起来还比较困难。一是青海已有的银行间竞争本身已经很激烈。现实的情况是:各家银行明争暗斗、作足功夫都在争抢好的项目和企业;二是各家金融机构和“金融超市”合作的可能性和空间到底有多大?拿银行信贷来说,各银行都是独立的法人,有独立的运营资质,可以独立开展业务,客观上没有必要非去与金融超市合作;如果合作共同做一个项目,那么势必提升服务价格,抬高企业、项目运营的成本。那么,企业未必接受。这样的话,即便超市里商品再多,失去了价格的优势,也很难赢得消费者。道理很简单。
同时,监管也是金融超市存在的一个问题。我国金融监管实行分业监管。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机器分支机构分别监管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金融超市融合了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也就天然地具备了各类金融机构的性质和业务,其监管如何进行,据说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如果按照“谁审批设立谁监管”的话,应该是由政府部门来监管。那么它就游离于现有的监管体系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