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模式开启彩电业新思维
2010-11-23   作者:记者 傅勇/绵阳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长虹“智慧家庭”是迄今为止国内向公众展示的最为完整的“数字家庭”解决方案之一。资料照片

    “三网融合”政策的落定不仅为期待重新起飞的中国彩电业指明了方向,更给传统制造企业旧有的商业模式带来最直接的冲击。


  长虹抢得三网融合先机

  年初,三网融合战略决策一经出台,立即吸引各方眼球。随即,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对外公布的第一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绵阳成为西部惟一一个试点城市。而作为当地电子信息产业的代表,长虹当仁不让地担当起绵阳三网融合的主推手,开始受到各方关注。
  在前段时间结束的第十一届西博会上,融合了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长虹“智慧家庭”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据长虹技术中心项目经理赵仕才介绍,所谓“智慧家庭”就是包括智能电视娱乐系统、家庭安防监控系统、健康医疗系统等项目的综合应用。
  赵仕才说:“目前,长虹已将移动网、局域网、固定电话网、CATV网等外部信号无缝接入,通过家庭网络,形成一整套高效的智能家庭系统。”
  这正是长虹三网融合的典型应用:通过展示融合性技术及产品、数字电视平台以及智能家居等生活应用场景,诠释“随心所欲”的数字生活。而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向公众展示的最为完整的“数字家庭”解决方案之一。
  通过近年来的产业布局和发展,长虹已经形成以电子产品终端提供、软件及系统集成、IC设计、新型显示器件研制、内容服务的从基础硬件、产品终端到软件系统平台和内容服务的三网融合完整产业链,成为国内三网融合布局最广、最深的企业之一。
  在融合性终端产品领域,长虹自主研发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已经融入到各类融合性终端的研发。目前,长虹已有的融合性产品包括面向广电网络的互动电视一体机和机顶盒、面向电信网络的IPTV机顶盒、面向移动通信网络的智能手机等产品。
  在网络传输领域,长虹也有面向广电网改造的各种无源光网络(PON)接入网设备、各种基于Cable的双向化接入网设备和基于塑料光纤(POF)的FTTD技术设备,以及面向电信网改造的各种光纤宽带接入设备、大功率无线接入网设备和融合型多功能家庭网关等产品。
  与此同时,长虹自主研发了多种技术及应用系统,包括条件接收系统(CAS)、数字版权管理(DRM)、内容覆盖网技术(iCDN)、开放媒资管理系统、数字家庭服务支撑系统、互联网多媒体广告系统,还有面向城市信息化的服务平台及开发。
  如今,长虹正在进一步探索基于三屏融合的音视频服务,加大以电视屏为终端的家庭增值服务,同时,基于自身在产业化、市场推广和用户研究方面积累的丰富的数据和经验,长虹开始围绕数字政务、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深度挖掘三网融合的新业务增长点。

  “三坐标”战略谋局在先

  对于长虹而言,三网融合是其推动产业升级、向服务业拓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早在2004年,长虹就提出了“三坐标”战略,即在产业价值链上向关键部品、软件产业转移;在产业形态上向信息家电、IT产品转移;在商业模式上向服务提供、内容提供转移。现在看来,长虹的“三坐标”战略,其实就是一个“三网融合”的战略布局。
  据长虹负责人介绍,按照战略部署,长虹参与了从头端到终端的各类业务,全面覆盖了整个产业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终端产品方面。长虹自主研发了“轩辕”嵌入式操作系统,已经充分融入长虹各类融合性终端的研发。
  第二,网络传输方面。长虹积极把握“光进铜退”的趋势,大力发展网络传输产业。
  第三,传输融合方面。目前,无线通讯与无线广播等的融合正在实验推进中,基于CMMB无线网络的手持电视也是三网融合的重要内容。前不久,长虹与中广传播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集通话、上网、导航、电视、报刊杂志、股票信息、综合咨询、紧急广播为一体的多媒体便携式终端,共同开拓一个更加广阔的终端市场,满足用户不断丰富的需求,把握三网融合的契机,以实现双方的共赢。
  第四,增值业务和服务业方面。长虹积极展开对外合作,利用建设三网融合播控平台与增值业务运营支撑平台,带动三网融合环境下业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长虹成立了负责非视频业务的合资公司欢网,和杭州华数合资成立了面向视频服务的华数视联。
  第五,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方面。目前长虹已成功开发面向信息家电的嵌入式软件平台、数字电视嵌入式软件平台研发和SOC芯片、协同互联的多媒体终端研发、高清数字电视接口技术研发与应用等项目,使长虹成为绵阳“三网融合”的有力助推者。

  冲击彩电业旧商业模式

  三网融合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彩电企业未来布局和市场竞争方向的重要因素。
  由于核心资源掌握在日韩企业手里,国产彩电的全球竞争力受到了限制;随着日韩彩电企业加大与台湾代工企业的合作,制造能力这一原有优势也在不断削弱。就目前情况来看,只有依托中国市场我们才有机会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三网融合就给国产彩电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在业界人士看来,三网融合将会有五年的过渡期,对中国国情和中国市场更为熟悉的国产彩电无疑占有很大先机。首先,与广电合作的国产彩电拥有先天优势,而且国产彩电通过30年发展在全国各地拥有自己成熟的渠道网络,在各地能够最快速地与当地广电进行沟通,合作起来效率更高。其次,国产彩电对市场的需求理解会更加深刻。第三,对消费者响应速度更快。
  不过,对于中国彩电业来说,三网融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三网融合专家组副组长周宏仁曾表示,“三网融合,从产业角度来看,受冲击最大的是电视机,它不只是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的问题,还要逐渐演变成家庭多媒体终端。”家电观察家罗清启同样认为,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电视不再是固定电视节目的播放终端,已演变成为家庭多媒体信息获取中心,这意味着彩电业单纯以产品为竞争筹码的游戏规则已经结束,进而演变成依赖内容、软件等多元要素的全产业链竞争。
  正因为如此,在电视应用领域,长虹推出了“互联网+3D”黄金组合,通过整合在线影视、资讯阅览、游戏娱乐、视频通话、生活百科等全新应用,构建了“终端产品+内容平台+网络运营+商业模式”的互联网电视产业链运营模式,实现了电视的互联、互通、互动。
  对于传统的彩电企业来说,三网融合还意味彩电业依靠规模和价格优势的旧商业体系将被彻底打破。
  对此,奥维咨询研究总监赵茂军说,“三网融合给彩电企业带来的最直接冲击是商业模式的改变。”而清华大学胡左浩教授也认为,“通过产品的跨界发展、消费群的互动影响,从而缔造出不同于传统的发展动力体系,这将是三网整合给传统制造企业带来的最大冲击。不同于以往的卖产品,企业未来还要更多的卖服务、卖理念、卖创意,以新型价值驱动产业变革。”
  显然,在三网融合趋势下,彩电厂商应调整自己习惯的定位,主要面对的不再只是用户,更多的是面对业务提供链。无论电视产业的未来走向如何,单纯提供显示终端都将会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利益分配的底层,从而面临被动的局面,而如何把握住三网融合的机会则成为每个彩电企业重点研究的方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解密长虹智慧家庭 2010-11-09
· 长虹进入2010年中国品牌价值十强 2010-07-27
· 长虹力促废旧家电处理产业化 2010-06-22
· 长虹联手IBM创建全方位客户服务平台 2010-05-25
· 长虹爱国者等企业怕事不敢告液晶巨头 2010-05-13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黄祖斌:中国银行业的利差低于国际同业·[思想]财经洞察:“气荒”濒临 何以解忧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