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飞涨,CPI创新高,“抗通胀”正在成为一场全民之战。在CPI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农产品价格成为了抗通胀的“前沿阵地”。 由于农产品价格面临成本上升、游资炒作、通胀预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今年价格调控的难度加大,粮食收购等领域的调控甚至出现“两难”困境。有关专家指出,农产品价格影响到居民生活,短期内可以使用行政化手段,但长期来看还是要形成市场机制。调控的目标是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不明显增加消费者负担,又能促进农民增收。 民族证券分析师王小军认为,食品价格上涨虽然有短期季节以及气候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它是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快速增长导致各类资源要素成本上升过快,以及流动性过剩催生通胀预期的集中体现。 通胀来袭,政府对物价的调控日渐加码。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及各地政府可能跟进出台一揽子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商务部对蔬菜和猪肉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农业部正在对农产品价格调控进行调研。 天气灾害、成本上升、通胀预期、游资炒作、国际价格传导,多重因素让今年的农产品价格调控面临着异常大的难度。 分析认为,增加居民收入是抵御通胀的最好手段。 目前农产品涨价主要是存在炒作的因素,对价格的调控应该要限制热钱炒作。资本进入农产品市场进行炒作,主要是因为有涨价预期。随着国家货币政策由扩张向常态化的调整,对涨价预期将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有助于抑制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