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数据"超预期"伴通胀隐忧
2010-10-21   作者:记者 崔烨  来源:新闻晚报
 
【字号

    在央行时隔34个月后首度加息后,今天迎来的三季度经济数据,果然如业内所料“超预期”。初步测算,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6%,其中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超出此前预期的9.1%;前三季度,CPI同比上涨2.9%,其中9月份CPI同比增幅则为3.6%,成为年内也是23个月以来的新高。

  GDP稳增长保不探底

  今天公布的经济数据好得扎眼。除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6%外,工业品出厂价格 (PPI)同比上涨5.5%,其中9月份PPI同比上涨4.3%,环比上涨0.6%;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6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2228亿元,同比增长24.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575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34元,同比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
  随着五中全会的闭幕, “十二五”规划的明朗,经济政策是否将发生改变,未来中国经济形势将如何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由于三季度经济数据远超此前各大机构的预期,再加上央行在数据发布前的加息决定,显示中国经济已经没有 “二次探底”的风险并启动 “退出”政策。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者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与我们一直指出的中国经济事实上并不存在 ‘二次探底’风险的基本观点保持了一致。”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从月度数据的变化来看,工业增加值预计会在8月份反弹的基础上继续回升,投资也将继续走稳;零售 (消费)也将继续反弹。增长系列数据似乎整体呈现出 “见底回升”的态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未来随着经济增速继续回落和投资需求紧缩,加上政府调控政策效应的持续,投资增速仍会有所回落。但随着保障型住宅工程的推进和地方区域振兴规划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频繁出台,会对投资形成一定支撑,预计未来投资仍能保持较高增速。“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经济减速影响,未来社会需求增势减缓,工业生产将继续趋紧;随着企业进入原材料补库存阶段和产能利用率提高,未来工业增加值有望止跌企稳。”连平表示。
  “节能减排、物价和房价将是影响四季度及未来经济运行和政策走向的关键因素。”东北证券分析师张宗新认为,四季度预计GDP环比增长率有望见底,随着区域经济进一步推进和新兴产业投资的推动,2011年一季度同比见底后,二季度进入回升态势,但全年的增速将小于今年,预计在9%—9.5%。中国经济增长将进入到 “适度增长、温和通胀”的格局。

  9月CPI创年内新高

  9月份CPI同比增幅为3.6%,涨幅超过8月份的3.5%,不仅创出年内新高,也是23个月以来的新高。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认为: “此次是近三年第一次加息,效果是起到导向性的作用。加息要真正见到效果,得加上三次0.5个百分点之后。但此举表示央行下决心管理通胀,潜台词是9月的CPI高于8月份,政府有意确保今年CPI增长维持在3%内的任务。”
  此次选择在CPI发布之前加息,透露出管理层意图通过 “通胀预期管理”影响市场。国信证券分析师认为,加息的原因在于,实体经济疑虑打消,管理层更着眼未来。
  有分析人士指出,无论9月份CPI是否会再创年内新高,随着翘尾效应的逐渐消退,物价上涨在年末总体减缓已在人们的预期之中,业内分析人士对于全年3%物价目标的实现基本不存异议。多数机构认为9月和10月将成为CPI的年内高点后,增幅将会逐渐回落。 “我不认为中国现在和今后几个月或者一两年内会出现像2006—2008年那样的高通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樊纲说, “现在3%左右,未来也许会到4%,但是我不相信会到6%,会到8%。”
  樊纲也不认为食品价格会出现2006—2008年的情况: “那个时候因为全世界粮价高涨,先是导致饲料价格高涨,进而导致了西方乳制品价格和中国的猪肉价格出现一轮暴涨,最终带动整个食品价格上涨。目前来看,全世界的粮食价格还稳定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水平,中国又连续六年丰收,这是之前没有的情况。 ”

    目前已经步入加息通道

  央行周二宣布加息以来,从市场各方的情况看,目前方向性影响大于实质影响。记者今晨连线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得到的观点为:中国已经步入加息通道,未来或许还有更多的0.25个百分点会呼啸而来。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这次加息预示着实行了两年之久的“适度宽松”已经逐步退出,货币政策正在回归“适度从紧”。在他看来,就控制通胀而言,这次加息的“药量”只是象征性和警示性的,因此在中国已经真正进入通胀时代的情况下,加息将成为货币政策的常态。
  交行投资部人士认为,本次加息将拉开新一轮加息周期的序幕,直至利率正常化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预计2011年将加息3次。
  “展望未来,由于预期中国将继续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我们仍然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将在2011年四次加息,2012年三次加息。 ”野村证券指出,由于中国正转向市场经济,利率政策的作用将逐渐增强,而行政措施的作用减弱。加息带来的风险之一是可能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或有更多“热钱”通过非官方渠道流入。
  野村证券同时指出,尽管经济已经从2009年一季度的周期底部显著复苏,但贷款基准利率仍维持历史低位。中国人民银行今年已经四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被动”紧缩,主要用于冲销外汇干预产生的过剩流动性。本次加息则是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对货币政策的“主动”正常化。
  中银国际分析师陈剑波预计年内再次加息的概率较小,但存在年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实施其他非常规数量回笼手段的可能性。

  全球经济冷热不均
  人民币升值步伐短期内或加大

  中国三季度数据“涨”声一片,明年即将实施的“十二五”规划预计会进一步提振宏观经济,但全球经济却冷热不均,西方仍然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在华外资机构的调研指出,由于更多国家将货币作为政策工具,爆发贸易战和货币战的风险在上升。
  渣打银行认为,对新兴经济体而言,解决G3经济体的流动性及自身强劲增长带来的大量外汇流入的关键是推动金融市场的纵深发展。除收紧流动性管理和引导资金流出外,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或许需要进一步走强,尤其是东北亚货币。
  “在进行货币汇率调整时固然有必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情况,但中国货币的确需要升值。 ”分析师指出,这不仅是出于中国国内经济的需要,也是扭转全球经济失衡的组成部分。并且,也会减轻干预本国货币以保持对中国的货币竞争力的国家的压力。
  此外,货币币值的调整不仅有利于避免滑向贸易战争,也是防止新兴经济体资产泡沫形成的一部分。“所有这些措施都应成为资本市场纵深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便吸收外资流入,并实现汇率机制的更大弹性。然而,这一进程的完成可能是逐步的。这也是当今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重大挑战。 ”渣打分析师表示。
  尽管面临着国际压力增大,以及美元疲软的情况,外贸增速放缓将会令中国国内对人民币升值更加谨慎。人民币政策进入了一段极其困难的时期,尤其是在美国参议院有可能通过一项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反补贴税的Ryan-Murphy法案的情况下。“由此看,要求人民币较大幅度调整的外部压力会加大。 ”渣打仍然预期,今年末,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将达到6.64。
  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发布的研究报告称,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幅度将会加大,预计年内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很可能突破3%;此后人民币汇率弹性将会显著增强,同时辅以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以达到调结构和防通胀的目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关注]网民热议加息能否有效遏制通胀 2010-10-21
· 抑制通胀央行加息出其不意 2010-10-20
· 加息意在控制通胀与资产泡沫 2010-10-20
· 农业基本面催生长期通胀 2010-10-20
· 警惕高通胀率下潜藏的高风险 2010-10-19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刘涛:中国货币政策调整正当其时·[思想]韩志国:关于征收房产税的政策建议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