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提出离职申请,但已被监管层内部否决。与他一起提出辞呈的还有他多年的“铁杆搭档”
华夏基金董事兼总经理范勇宏。据知情人士透露,监管层否决理由是:“社会影响过大”。对这一消息华夏基金公关部人士表示:纯粹猜测,绝无可能,并称这是临近股权变动而产生的谣言。而王亚伟在以短信回复记者时,未断然否认。
最牛基金经理辞职被否 监管层希望公司维稳
现年39岁的王亚伟是安徽人,曾以当年安徽理科“高考状元”的身份考进清华大学。王亚伟最初进入华夏证券,任全国最大的营业部北京东四营业部研究部经理,范勇宏其时为该营业部总经理。业内人士表示,早期的证券营业部是庄家聚集的场所,范王二人浸淫其中,“积累了资源”。
1998年,范勇宏受命筹备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王亚伟一起加盟。十多年来,王亚伟在前台,范勇宏在后台,二人彼此惺惺相惜、配合默契。
从2006年起,王亚伟正式接管华夏大盘基金,遂创造出连续四年大幅度战胜市场的骄人战绩,累计回报率超过10倍。截至2010年9月15日,华夏大盘基金净值已经达到10.67元。王亚伟管理的另外一只基金
华夏策略精选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突破2元净值。
王亚伟从此被称为“最牛基金经理”,成为基金业标杆人物。关于王亚伟的新闻层出不穷,2009年7月被传遭监管部门调查是最为引人关注的一次,事后王亚伟和华夏基金均出面否认。
2010年7月,华夏基金正式公告,王亚伟不再担任华夏基金投委会主席一职,由范勇宏兼任。同期,华夏基金的大股东中信集团正在出售手中股权,“范勇宏在华夏一直比较强势,甚至想主导接盘者的选择,可能与未来新股东不和,萌生退意。”一位知情人士称。
然而,除了基金经理身份,王亚伟还担任着华夏基金副总经理职务。按照有关监管要求,基金经理的辞职由基金管理公司自行决定,报备证监会即可,基金公司高管辞职则不仅需基金公司董事会许可,还需要监管部门的复核。
2010年7月,王亚伟向公司提出辞职,据说华夏基金内部意见并不明确,于是与监管部门进行了沟通,而监管层明确表示不赞同。
而对于范勇宏的辞职,监管层更是反对,因为华夏基金本身正处于大股东转让股权的胶着过程中,此时高管的离职将有损公司稳定。
王亚伟目前管理的封闭式基金规模80多亿元,相对于整个华夏基金2400多亿元的基金管理规模而言,实质影响有限,但“华夏基金是中国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股权转让事关重大,管理层必须稳定,王亚伟这杆大旗也不能说撤就撤。”
四年10倍神话屡被质疑 王亚伟自称最愿研究冷门股
王亚伟在创出四年10倍的高投资收益神话同时,也被业界广泛质疑:一是华夏大盘基金多投资小盘股、题材股,尤爱重组题材;二是华夏基金公司旗下其他基金是否为王亚伟“抬轿子”。
“华夏大盘基本是挂羊头卖狗肉,名为大盘,其实主要投资于中小盘股票。”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根据华夏大盘精选基金最初的基金契约,基金股票资产的80%以上需投资于大型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
对此,监管层曾进行过一些非正式的提示。华夏大盘基金遂在2007年1月公告修订契约,投资风格修订为“基金股票资产的80%以上投资于大型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其中,大型上市公司是指总市值不低于15亿元”。
统计更显示,在2007年华夏大盘业绩大增的阶段,王亚伟的重仓股都集中于中小盘的重组题材股,鲜有失手,市场一直怀疑王亚伟的投资主要依靠内幕消息。
对此王亚伟曾表示,“如果是内幕交易,每天要盯100多只股票,那得打多少电话?认识多少人?实际上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每天不怎么接电话,下班就回家,很少应酬。”
王亚伟称自己从投资大师彼得 林奇身上获益颇多,宁愿研究持股前十名里没有机构的冷门股。
另外一条市场广为质疑的是公平交易问题。一些迹象表明,在王亚伟重仓重组题材并大获全胜的同时,“华夏系”其他基金往往也同时布局,时机则一般晚于王亚伟。对此,王亚伟认为,“概率上讲,50只股票,出现10只重合是正常的。何况大股票上搞利益输送不是更容易?这样的指控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