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中国的每一个省份、甚或每一个城市都会有大大小小的旅游地产。有的依山傍水而居,有的开山辟林而造,有的填湖截水而修,甚为壮观。然而,在“旅游”“生态”等美丽头衔的背后,商业化、城市化和私有化侵蚀风景名胜区的现象愈演愈烈。 旅游地产是指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建,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置业项目,包括休闲度假村、旅游景区主题休闲公园、分时度假酒店、景区住宅等。据记者调查,以莫愁湖为代表的湖泊成了城市的“洗脚盆”和临湖富豪的“私家花园”,四十多家会所用会员制和高价门槛圈地独享杭州西湖岸线,云南大理洱海的情人湖则被林立的别墅群所取代,南京中山陵地区除不断扩建的帝豪别墅外,220万平方米的高尔夫别墅及球场、78万平方米的马术场以及占地20万平方米的天泓山庄等高档地产项目不断诞生。 专家认为,在旅游开发的名义下,我国风景名胜区正遭受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由于错位开发,那些最精华、最优美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正成为城市闹市区、平庸的商业区,甚至成为权势和资本的附属品。
旅游风景区变为权势和资本附属品
近年来,公共资源在一些风景区成为私有者的“天堂”,临水而建的各处豪宅肢解了作为公众资源的城市景观。商业化、城市化和私有化侵蚀风景名胜区的现象愈演愈烈,缺法律规范、重开发、轻保护的管理模式凸显风景区保护的困境。如何防止这种现象蔓延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商业资本高歌猛进 古城面临生死考验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些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成为牺牲品,有的倒在推土机下,有的被迫“减肥瘦身”。记者在湖南、江苏、山西等知名旅游胜地调研发现,依托古城的品牌优势,房地产开发不断升温,被文物界视为“珍宝”的历史文化古城景区面临开发过度危机。
云南主要高原湖区过度开发严重
当前,越来越多的地产投资商把目光投向云南风景资源优质的部分高原湖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未认真研究湖泊区域承载能力,未很好处理被征地农民生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等问题,不断上马的旅游地产项目已对湖泊生态造成影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质疑和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