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中国外贸政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现有的政策不变。明年就是中国入世十周年,多数外贸政策已与国际接轨,包括汇率政策、出口退税政策,只要能按照规范去运转,不要有大幅度的波动,这就是最好的政策。”7月20日,商务部发言人姚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国务院高层调研出口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座谈时强调,“既要扩大内需又须稳定外需”。
2010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3549亿美元,已超过2008年同期水平,同时,进口增幅明显,贸易顺差大幅下降,姚坚称这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和国内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全年外贸“前高后低”
“6月份出口规模到达1374亿美元,回顾过去三十个月,这一数字确实是高点,有人强调是不是政策因素导致的,比如企业在抢出口退税,但那只有十天左右的时间,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这还是外贸形势整体恢复趋势的反映。”
当日的发布会上姚坚表示。
商务部认为,今年下半年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同时由于国内外因素叠加重合,后期外贸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首先是外需增长势头放缓。主权债务危机使多个欧盟国家财政政策由扩张转向收缩,将极大地制约欧盟消费和投资增长。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开始收紧货币政策。随着危机后补库存过程的逐步结束,我国出口市场今后进一步扩大的空间有限。
“由于去年同期基数比较高,下半年国外的困难因素与国内矛盾相叠加,对出口会产生影响,我们判断,今年的外贸走势会出现前高后低。”姚坚表示。
另外,企业成本压力明显增加。有企业向商务部反映,上半年原材料成本同比上涨约20%-30%,用工成本也有不同程度上涨,导致企业出口利润空间缩小。
在姚坚看来,今年相当多的企业成本上升因素出现叠加,“应当说价格上升在短期内对企业的开拓市场是有影响的,特别是用工成本上升对企业竞争力影响较大。”
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据商务部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共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案件调查38起,加上前两年高发的案件裁决延续执行,多起案件的累计效应对今后一段时间出口的影响不容低估。
“出口本身关系到中国市场能否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国政府在就业与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之下,会采取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来保证就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政策调整之间的平衡。”姚坚说。
姚坚强调,中国会继续实施扩大进口的政策,同时进出口总体平衡将是今年外贸政策总体基调和态势。
外企贡献超贸易额半数
近日,随德国总理默克尔一同来华的德国企业负责人,在公开会议上质疑中国对待跨国企业的方式,希望在中国市场能够被“公平对待”。
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司在本月初发布《2010年跨国投资报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87个国家投资环境的四个方面作出评估。这份报告发出后,被西方媒体解读为“世界银行将中国列入对外资限制最多的国家”,引发舆论关注。
报告认为,中国几乎所有制造业和大多数服务产业对外资都相当开放。但中国始终谨慎地采取渐进式的开放方式,使其与制度能力建设保持同步。
“中国在市场化开放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中国政府一直听取跨国公司的意见,上至国务院,下至各部委都多次举行座谈会、听证会来了解各个跨国公司在中国遇到的问题。”姚坚说。
世行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外资审批和政策实施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这就为地方政府相互间竞争外国直接投资创造了机会。
“中国的投资环境在不断改善,如果关注一下,没有哪个国家的投资环境可以赶得上中国,90%的审批项目在地方,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的一站式政府服务中心,每年都在举办大量贸易投资洽谈会,来一个外资客商,多数省市都是争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像中国这么热情,我们的投资环境在不断完善。”姚坚说。
世行在报告中提醒,这种竞争总体是健康有益的,但也有可能成为手续过度繁琐和滋生腐败的根源。在这样一种分权化的环境中,法规的透明度和政府与企业界间的坦诚沟通尤为重要。
目前,从市场开放度看,中国制造业市场在入世后全面开放,因此制造业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中国的服务业市场在世贸组织各个组织成员中也是开放最高的,在世贸服务业150个成员国当中,中国已经开放了100个服务业的分布,要高于发展中国家的46个的开放度。
外国直接投资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出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进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提供了中国30%的工业产出,创造了工业利润的22%,而仅雇用了10%的劳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