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一个学术沙龙中,与会专家认为,中医不赚钱是其阵地萎缩、人才流失、难以发展的重要经济原因。专家建议将中医医院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增加中医院诊疗收费项目,对收费项目合理定价。(10月15日《人民日报》)
提高收费,有了钱,能留人,有了人,中医就能走上良性发展之路……专家们为中医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愿景。但是,这种想法毕竟有点一厢情愿。或许专家们应该想想:是什么让中医成为“偏房”?中医凭什么与西医“争宠”?中医提高收费,老百姓买不买账? 中西医之争,由来已久。如果按照《拯救中医》一书作者吕嘉戈认为“美国洛克菲勒财团在1927年提出对中医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旨在消灭中医”算起,少说也有80年了。建国之后,中西医之间也曾经多次正面交锋,互有胜负。发展到了今天,中医虽未被消灭,但堡垒早被攻破,在西医唱主角的中国医院,中医早就成为偏安一隅的“偏房”。 抛开意识形态不谈,中西医之争,说到底是两种科学之争,而不像某些人所说的“科学”与“伪科学”之争。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之化精髓之一,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发展而成的,绝不是什么“伪科学”。即使从实证的角度很难对脉络之类的东西给出一个准确而具体的解释,但不妨碍中医治病救人的效果。但是,我们必须老实地承认,在西方实证基础上诞生的西医,确实能中医所不能,在更大的领域发挥中医所不能取代的作用。 一项技术的使用,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许是人为主导、制度安排使然,但归根究底是社会发展、市场选择的结果。 西风东渐,西医战胜中医,成为今日霸主,亦如此。西医于晚清初入处于极度封闭的中国,国人中对西医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始而疑、继而试、终而服”的过程。如1877年权倾一时的荣禄腰部生瘤,请了数十名中医诊治,未见好转,找了时在北京的传教医师德贞。德贞为他做了两次外科麻醉割除手术,两个月便痊愈。荣禄大为叹服,称赞德贞医术“精妙绝伦”。明白西医是一个自然选择的结果,那些人为扭转乾坤的想法便显得“很傻很天真”。 如果按专家所言,医院提高中医收费,中医失去“安全、有效、廉价”的优势,随着中医性价比的降低,看中医的人将会更少,如此一来,专家所描绘的愿景便将为空中楼阁。 毫无疑问,无论从科学,还是文化传统角度,中医需要保护、发展,不能让其在现代化大潮中消亡。但中医的保护、发展需要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像提高收费之类的“倒行逆施”只能加速中医的消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