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金融成为一大“台柱子”
    2009-03-10    作者:田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金融危机之下,企业经营困难,银行资产质量面临“大考”。这时,能不能明确规定允许金融机构在诉讼前将金融债权转让给非金融机构或个人呢?
  当来自工行温州分行的全国人大代表金颖颖向笔者谈起这个人大议案时,“非金融机构或个人”一词背后汹涌的民间资本和民间金融的力量令人心潮澎湃。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虽然吸引社会资金被列为中央财政投入的一大目标,但实施起来,各级政府是不是会有意无意忽视了民间力量呢?
  由此,笔者想起了国务院2005年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被称为“非公经济36条”的文件贯彻不易,甚至有人认为它被卡在了“玻璃门”外。
  民间金融和资本事实上已经发挥出越来越大的正面效应,特别是在本轮经济周期中。笔者曾详细考察过中部某省一个二线城市的金融生态。
  这是一个依赖投资拉动经济的中西部典型区域。在银行信贷向大户集中并从效益欠佳基层撤出时,在居民余钱增多但缺乏投资渠道时,在民间融资和新兴的房地产市场猛进时,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越发突出了。
  2002年前后,当地GDP增速开始大幅回落,经济对信贷资金有效需求明显不足,民间资本外流他乡越来越多。同时,银行开始“垒大户”,且较多地用于投入中长期贷款,2004年末,千余家法人企业中,贷款额度居前5位的企业贷款余额就占本地贷款余额近15%,不良贷款占全部不良贷款的28%。
  这时,本地民间融资不仅存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而且还存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短期直接借贷。民间融资已从生活消费型转向生产经营性投资,有了“质的变化”,期限以6个月至3年为主。
  2003年时,一些省会城市和本地地产商开发升级,面对着基层金融机构撤销,失去 “输血”功能,甚至还成为当地金融资源流失的“抽水机”的局面,这些地产新贵和民间金融拥抱在了一起。借贷总量以年均30%多的速度增长。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别,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历次降息和新经济周期的带动下,游散于民间的资金迅猛增长,弥补了国有投资不足和国有银行乏力的空隙,甚至在一些县域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而地方政府的态度有些暧昧,甚至有睁只眼闭只眼的倾向。但问题是,如果到了经济形势不好之时会如何呢?在没有正常规范的民间金融制度下,风险便被放大了。
  虽然各地差异巨大,但近年来民间借贷却有总体类似的“大势”:其一,数量大大增长,尤其在中西部地区,成为“第二金融”的情况并不罕见;其二,利率空间放大,一些区域出现下降态势,供需紧张时则大幅上升;其三,生产性和长期资金增多,传统个人生活借贷比例减少;其四,正规化增多,有的开始与地方典当行、担保公司结合;其五,风险意识有所加强,部分地区借贷手续规范化情况增多。
  笔者手上的一份河北省对19个县(市)的统计监测,2007 年末,这些监测点的民间融资的规模在18.66 亿元以上,约占全省同期各项贷款余额的2.2%, 已成为县域经济体内中小企业、“三农”经济融资必要渠道之一。
  这样的态势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基层投资型、招商引资型或财政收入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能否可持续发展?业已形成的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特质能否再与政策型信贷融合?由民间市场“淘洗”出的一批金融人才、机构能否在有效监管的同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当然还有政府监管模式能否适应这些大势等问题。
  不妨设想,如果地方政府更加有效地监管一些风险大、资金大的项目融资,比如压低企业回报率、严格备案审批制度、公开市场信息等,也许很多基层的金融生态状况会比现在好很多。
  当然,这都需要法律突破。目前,国家应尽快制订出台《民间借贷法》(本次人大会议上,亦有中国新光控股集团董事长周晓光提出关于制订《民间借贷法》的议案),确立合法民间借贷与非法金融的区别,明确规定民间借贷的利息幅度,还要规范民间借贷用途和利率,实施民间借贷登记备案和监测制度。另外,应完善和疏通企业债等多种投资方式,以分散风险。
  不少人担心民间借贷影响宏观调控效果,这是现实的担心。但问题是,现在已无法忽视这些源自百姓的资金,它们在数量和运作方式上已经不同于曾经的农村合作基金会。
  深一层看,经济疲软之时正是民间资金发力之时。发力是必然的,问题仅仅是规范发力还是相反。这也说明,民间资金必然要承担起相当一部分信贷功能,尤其在中西部县域内。
  上世纪80年代,我们曾为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而意外和欢呼。现在,大胆设想一下,民间借贷能否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当前,我们的资本中突出特征就是“两个半”,即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多元化早已形成,而金融资本基本上还是“国有”的。虽然近年有了小额信贷和村镇银行等试点,最近央行正加快制定《放贷人条例》,明确非吸收存款类放贷人主体的法律地位,但这些与汹涌的民间资本以及社会需求的矛盾相比,确实还太慢。
  民间金融可能也可以成为应对经济危机的“台柱子”之一。进退之间,需智慧,也要魄力。
  相关稿件
· 民间金融能登堂入室了吗? 2009-02-26
· 松绑民间金融难解中小企业之困 2009-02-24
· 民间金融:30年破冰之旅 2008-11-06
· 小额贷款公司难为民间金融正名 2008-09-25
· 松绑民间金融助力中小企业 200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