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返乡农民工的精神状态
    2009-02-10    刘彦    来源:新京报

    目前,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所给予返乡农民工的关注,更多集中在纯物质领域,很少涉及农民工的精神状态。但后者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前者。正如近日在湖南卫视“零点风云”和中国青年报“寻找当代潘晓、农民工罗炼”温暖行动中所揭示的那样,农民工问题的精神状态,是造成农民工可能出现社会问题的另一重要原因。在此情况下,全社会需要给予农民工的精神状态以必要的关注和积极的心理帮扶,其中最重要的,是城市要努力接纳农民工,而不是拒绝他们。

    湖南卫视披露的打工者罗炼,男,24岁,湖南浏阳沙市镇人。2003年南下广东,至今打工已5年。他于今年中秋节失踪,并在月饼盒内留下纸条一张:“终生役役而不见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所向,讳穷不免,求通不得,无以树业,无以养亲,不亦悲乎!人谓之不死,奚益!”
    可以说,这张写有典型庄子式格言的“讳穷不免、求通不得、无以树业、无以养亲”字条,不但是打工者罗炼、亦是大多农民工物质和精神双重苦闷的一种写照。农民工,不但没有能够在物质上、生活上被城市、他所生活的社区和人群接纳,“讳穷不免”;也无法在在精神上处于自足状态,“求通不得”。这种极端孤独的失序状态,是导致农民工出现种种心理疾患的原因。
    现在生活在城市的、曾经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心目中可能还残存许多关于乡村的美好记忆,比如乡民的淳朴、乡村的宁静和士绅治理的有序与和谐。但是,在经过近几十年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商业文明暴风骤雨般的洗礼过后,乡村所拥有的宁静状态已经基本上被打破。以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众多乡村,已经“空心化”并呈现出严重的社会性结构问题。因此,失业的农民工回家之后,很难奢望原来的乡村还会继续接纳这群曾经长期离开、如今也未把农村作为终身依靠的他们。
    因此,消除农民工精神疾患的主体,应该是城市。这不仅是因为,留在城市是农民工在城市化和工业化之中做出的主动或被动选择,而且,城市也是农民工贡献体力与服务的主要对象。仅仅一个春节,城市市民就会充分体会到,离开了垃圾清扫工、送水工、看车人、保姆、蔬菜商贩的城市是多么的不方便;同理,你享受了服务,就应该充满感情地接纳他们,让农民工拥有更多的生存空间和交流对象。
    现状却是,城市的市民与农民工群体很多时候在精神上是完全隔绝的,甚至不少市民同农民工交谈的语气,都是向下的一种姿态。而这,在某些时候则是最可怕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