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国际矿业巨头霸气机会来了
    2008-12-09    邱林    来源:上海证券报

   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近日率团来到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沙钢,试图说服沙钢接受新的谈判规则,即铁矿石价格指数。

  铁矿石价格指数是指以市场价格为依据的一种定价方式,它的推出意味着对长期协议合同价格的一种否定。中钢协已回复必和必拓,表明中国企业坚决反对指数定价机制。因为实行这一指数更容易被矿业巨头操控,增加了不确定性。
  按照惯例,一年一度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从每年的第四季度开始,而眼下已是12月上旬,该谈判却仍然悄无声息。有分析认为,在目前铁矿石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三大矿业巨头并不着急开始谈判,事实上,他们都希望能够再等等,看清市场的情况。当然,博弈的状态下,供需双方都在使用拖延战术。
  随着中国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实施,矿业巨头们预期中国将扩大铁矿石需求,因而选择拖延时间以待市场复苏。不过,有两个因素可能会让他们失算:中国铁矿石的自产能力有所增强,国内铁矿石港口库存还有待消化。根据中钢协统计,截至11月底,铁矿石港口库存达到8900万吨。这意味着,即使一年内不采购淡水河谷的铁矿石,也不会影响中国钢企的生产。
  难怪咄咄逼人的淡水河谷向中国钢企低头了。3个月前,淡水河谷突然单方面撕毁协议,要求提高2008年度已达成的长期协议采购价,涨幅高达12%。这一要求立即遭到中国钢企的反对。而现在,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实体经济日渐受到拖累,铁矿石需求锐减,淡水河谷无奈向中国钢企宣布取消了涨价要求。
  面对中国目前的铁矿石供需形势,其它矿石巨头态度也有了转变。力拓公司宣布,受到中国需求放缓的影响,今年西澳皮尔巴拉地区的铁矿石产量将减少10%,即从公司之前确定的产量目标约1.9亿吨降至1.7至1.75亿吨。尽管如此,力拓的中国用户一点也不领情,因为市场上有充足的低价矿石等候着。
  国际铁矿石市场正在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这对中国钢铁行业十分有利。目前,中东、印度、南非等地的矿石企业都欲与中国钢企签订长期协议合同,甚至加入谈判队伍。在秘鲁、乌拉圭和玻利维亚拥有共7个铁矿石项目的瑞士的一家矿业公司更是表达了与中国钢企签订长协合同的愿望。
  因此,中钢协以及代表中国钢企参加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宝钢应借助这个时机巩固并完善谈判机制,增强自身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中国钢协秘书长单尚华近期表示,中国希望改变谈判机制,并希望明年的铁矿石价格取消现货价与长期协议价之分,也不分巴西矿、澳大利亚矿和印度矿,都采取同一价。他这种姿态,取决于中国钢企的话语权有多大。现在,既然矿业巨头们已抛出重回谈判桌的橄榄枝,那么,中国钢企就该体现“铁矿石第一进口大国”的商业意志,终结国际矿石巨头的霸气,按我们的原则来修订谈判规则。

  相关稿件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 闂佺粯顨呴悧鎾翅缚閹殿喗濯奸柛鎾楀懏鐎� | 閻庤鎮堕崕鎵礊閺冣偓缁傚秹宕崟顒€鏋€ |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拷 | 婵犳鍨辩敮濠勭礊鐎n喖绀嗗┑鐘辫兌娴硷拷 | 闂佸憡鐟ラ鍡涘磿韫囨稒鐓i柣鎰靛墮婢讹拷
Copyright © 2000 - 2006 XINHUANET.com闂侀潧妫岄崑鎻俵l Rights Reserved. 闂侀潧妫岄崑鎾绘煕閹烘挻鏋勭紓宥嗘瀹曪繝寮村杈┬㈤梺鎸庣⊕绾板秹寮绘繝鍥х閹兼番鍔夐崑鎾愁潩閹颁礁鏁哥紓浣插亾闁告挆鍛х紓鍌欑劍缁牓鎳欓幋锝囩杸闁跨噦鎷�
闂佺粯顨呴悧濠傖缚閸儱绠ラ柍褜鍓熷鐢告晸閿燂拷 闂佸搫鍊瑰妯虹暦閺囩姷纾鹃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