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回跌悲喜论里的中国空间
    2008-08-12    作者:沈洪溥    来源:东方早报
  国际油价跌破120美元/桶,令国内不少经济观察者长吁一口气,认为中国经济调整的短期压力也随之得以纾缓。但笔者却以为,油价回落并无助于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根本问题与矛盾,中国经济的调整仍处于开始阶段。
  从石油这种能源商品的市场属性看,暴涨暴跌并不少见。在2006年8月,即在本轮油价疯涨的起点附近,纽交所三月期轻质油价格也曾连续十周保持下跌态势。即令这次油价回落至80美元/桶附近,国内能源改革也将继续,国内用油成本反复提升的趋势仍然清晰。
  中国经济从油价下跌中的得益有限。油价下跌最直接的反应是强化了外围资金对美元的信心,支持美元汇率出现了一定反弹。但这种似是而非的跷跷板效应仍只在虚拟经济领域起效,无助于中国迫切需要的外部需求全面复苏。事实上,欧洲早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假若美元走强同时欧元再次走软,此消彼长的结果,中国外贸的压力可能反而加大。从另一方面讲,油价回落所导致的美元资产吸引力提升,还可能对中国各方忧虑的所谓热钱产生一定的吸引,导致中国国内的部分资本外流,对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短期内产生冲击。
  综合来看,应以中立态度对待油价下跌。国内的“经济阴谋论行家”喜欢将“输入型通胀”推广为国际范围内资本家对中国的恶意围剿乃至猎杀,甚至将外资收购若干猪场的消息也包装成了“偷袭”中国农业,如此这般之后,只有A股若干对应股票逆势上扬,人们才恍然大悟忽悠者们的用意何在。
  笔者多次指出,本轮商品期货的反复拉高动力来自国际资本,是资金撤出美国市场后的自发保值行为,本身带有极强的非理性成分和羊群效应特征。高涨之后,在一定时期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非常正常,商品(尤其是贵金属中的黄金)本身的涨落也符合长周期、大幅度的特点。但如果作为最大中心国家的美国,经济基本面不能迅速对应以明显复苏特征,继续表现低迷,则可能进一步挫伤重新流入美国市场的投资者信心。彼时,国际油价重新创出新高也绝非没有可能。
  资金过多地集中于石油等商品要素市场,本身就暗示资本已在全球范围内都找不到合适的实体经济投资领域,这是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调整的一种信号。如今,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刚刚启动,除一如既往地要警惕阴谋论者夹带私货的忽悠之外,更要抛却过分对商品要素价格的关注,加强以我为主的行事信心。
  即便美国经济在三季度真出现复苏,中国也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既定方针行事,周全考虑,综合配套,货币、财政、产业等多部门政策措施合作施力。目的是充分利用好国际经济的调整机遇,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流程中的层级,这才能为中国经济下一轮的更高质素的增长积聚力量。至于油价这种具有随机性特征的指标,还是不要太过关心为好。
  相关稿件
· 专家认为:回落的国际油价近期可能出现反弹 2008-08-12
· 油价走低,能源改革不能逆转 2008-08-11
· 国际油价盘中跌破120美元 震荡中找平衡点 2008-08-06
· 奥巴马呼吁白宫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平抑油价 2008-08-06
· 科威特官员称:油价不太可能跌破100美元 200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