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3日,河南省项城市秣陵镇的一家私人粮食收购点正在进行小麦收购。新华社记者:赵鹏 摄 |
|
河南种粮农民争售新粮。6月10日,周口市东郊国家粮食储备库工人往粮仓里运新粮。 眼下,河南省小麦收割基本结束,全省各地粮食收购部门按国家制定的收购价敞开收购,广大粮农积极踊跃出售新粮。新华社发(杨正华
摄) |
|
游走在伊犁河谷的“机械麦客”。7月10日,“机械麦客”与农户共同查看收获的小麦。新华社记者:沈桥
摄 | 编者按:自2007年春以来,国际农产品基准价格呈现出普涨态势,小麦、大豆、玉米、油菜籽的价格一度创出历史高位。然而在国内,粮价只是在稳定中略有走高。但巨大的国内外粮食价格差异也在引发一系列问题——国内粮农种粮积极性减退,惜售现象普遍,跨国粮食走私时有发生……如何应对这一困局?需要各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对策。
华如兴:国际背景为中国粮食提价创造条件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华如兴认为,近来全球粮价持续飙升的大背景是我国解决粮食问题,放开粮食价格的一个重要契机。真正市场化的粮食价格,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可以起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 华如兴说,石油、有色金属等价格的屡创新高,使农资价格节节攀升,农民种粮成本随之增加。而目前与国际粮价脱轨的国内粮价相对偏低。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增加农民收入便显得尤为重要,应该趁目前国际粮价上涨之机,适度放开国内粮食价格,使国内粮价逐步与国际接轨。 不过华如兴也同时指出,国内粮价上涨必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片面追求所谓的“一步到位”,更不可能出现一下子“涨到位”的情况。 对于放开粮价可能导致的国内CPI指数的进一步上涨,华如兴表示,在全球通胀背景下,CPI的上涨是一种特殊情况。可以通过由国家地方财政对城市低收入人群,如进城务工人员、大学生、低收入家庭等,进行适当补贴的方式,消化由粮价上涨造成的CPI压力。我国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主要还是在于花大力气狠抓粮食生产环节这一源头。变家庭式小范围生产为粮食生产大规模产业化,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因地制宜,加大调研与科研投入,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另外,在谈到国内外粮食价差导致的走私现象时,他指出,国家在提高粮食价格的同时,应更有效控制国内粮食出口,加强海关各项监管措施,保证国内粮食供应安全。
梁东黎:政策支持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
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中华外国经济学会江苏省分会副会长梁东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世界粮价飙升对于中国社会、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解决国内以粮食问题为代表的“三农”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关键还是要靠国家机关及各级政府对农业政策扶持。
梁东黎说,地方政府对于地域工业化、高GDP增长的追求,以及解决地方就业的压力都导致农村大量耕地为工业用地所侵占。如何切实保障18亿亩农耕用地“红线”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坚持中央政府各项“优农惠农”政策的同时,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使其不但要“对上负责”,同时更要“对下负责”,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工作中的各项问题。还要不断完善上级政府机构各项督察机制,加大过失惩处力度。再次,在土地政策允许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保障农民的增产增收。 在谈到粮食价格上涨时,梁东黎认为,这是粮食价格市场化的表现,它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即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大了粮食产品的消费力度。同时,粮价上涨还与世界通货膨胀、国际油价上涨、市场投机行为有关。而对于国内社会而言,粮价的适度上涨,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对于消除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剪刀差”现象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最后,梁东黎对记者说:谁是粮食价格上涨的真正受益者是一个需要各界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粮食生长者的广大农民与运输、储备、加工等下游产业间的利益博弈是这个问题的焦点,而回答这个问题则需要大量调研证据的支持。
王健:加大“三农”直补力度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王健在谈到国际国内粮价上涨时对记者说,在这个粮价高企的时代,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加强城镇地区社会保障体制,从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 王健指出,防止谷贱伤农是解决当前国内粮食问题的关键。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波动,是一种粮价深度市场化的表现。但粮食作为一种经济必需品,它的商品率相对较低,其价格主要还是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自身弹性较小。而近年来我国粮食的连续丰产,特别是今年的夏粮丰收,对维护我国的粮食稳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一些乡镇地区粮仓的废弃和取消,国家农产品支持价格缺乏落实渠道,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如电力能源等的上涨,更提高了农民种粮的成本,加大“直补”力度就成为了解决谷贱伤农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由于我国农村粮食生产以自我消费为主的特殊性,所以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农村的影响较小,城镇居民反而承担了较大的上涨压力。对于这一问题,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社会保障法律机制,切实解决好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吃饭”问题。 在粮食生产环节,“粮食丰产工程”等项目的相继上马,从选种、土肥控制、抗自然灾害等多角度为农民的丰产丰收提供了技术支持。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虽然在近十几年的推行、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可以说,我国农村产业化的发展是一个围绕有效提高农产品商品力的渐进过程。 最后,王健表示,虽然我国粮食情况总体安全稳定,但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建立组织、行政、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防风险意识。在减少信息不确定性的同时,大力出台“优农惠农”的各项配套措施。
易法海:保证粮价稳定重点是立足国内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易法海认为,粮食相较于其他农产品,其行业特点更多的是一种公益性非商业产业,这就决定了必须保证其价格的相对稳定性。 易法海表示,国际粮价上涨,主要由一些主要产粮地的自然灾害导致,同时与生物能源的消费等也有一定的关系。而我国粮食安全建设的重点还是要立足国内:要大力完善粮食储备的各项机制,为农业生产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易法海教授指出,由于我国粮价放开时间较短等原因,我国实际粮食价格相对国际市场偏低。但种子、化肥、农业机械等上游产业的价格上涨,使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大大提高。这时候,提高粮食价格,就像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固然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但另一方面价格的上涨又会影响到一系列下游产品的价格,比如以粮食为饲料的动物养殖业,以及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能源企业等。目前,最重要的还是保证我国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性。 长远来看,粮食生产产业化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一条必经之路。而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之处在于做大做强下游产业,完善粮食运输、储备、加工等各项环节,加大粮食产业附加值。
易法海在谈到保护农耕用地的时候特别强调,保护良田耕地,特别是对于基本农田建设的保护,在当前中国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虽然国家有各项政策,但某些基层政府并没有贯彻落实,虽然有法可依,但执法不严的情况时有发生,工业用地蚕食农业耕地时有发生。目前来看,不但要提高农田数量,更要通过技术科技的投入,提高农田质量,所以如何落实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总之,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一定不能对其掉以轻心。”易法海说。
相关报道
今年新麦价格稳中小幅走强
据国家粮食局权威统计,截至6月25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9个小麦主产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8年新产小麦2207.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768.2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040.1万吨,占收购总量的92.4%,比上年同期增加704.5万吨。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6省中储粮委托收储库点按最低收购价累计收购1872万吨,占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总量的91.8%,比上年同期增加657.7万吨。[详情]
背景链接
国际米价达20年来最高点
日益走高的世界粮食和食品价格引发各国关注。在前不久结束的西方八国集团部长会议上,本不在议程的粮价问题成为热点。 据统计,世界主要粮食价格自2005年已上涨80%。今年3月,大米价格达到19年来最高,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最高。仅今年头两个月,世界粮食价格就上涨了9%。 在泰国,大米价格上涨还加剧该国通货膨胀。据统计,今年2月份泰国通货膨胀率为5.4%,创近20个月来最高点。如果米价在短期内得不到控制,泰国通胀率有可能继续上升。 目前,世界粮食计划署正准备一份清单,列出对粮价上涨“最为脆弱”的30个国家。这些国家有的是已经存在大量饥民,有的是因为粮价过高导致出现了大量新的饥民。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说,在世界粮价上涨中,“最令人不安的是穷人,他们受粮价上涨的影响最直接、最严重。” 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认为,粮价上涨由多种因素组合造成,如能源价格上涨,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收成,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和大力发展生物燃料等。
我国粮食价格存在上涨压力
前不久,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表示,目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国内粮食库存充足、供应充裕,但中国粮食产需仍存在一定缺口,同时受今年国内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和国际因素影响,价格有一定的上涨压力。 曾丽瑛在出席“2008年中国粮油市场展望会”时说,中国目前粮食库存充足,库存消费比远远高出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线。同时她也预计,2008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升,总产量可能保持在一万亿斤左右,其中小麦更有望连续五年增产。因此她认为,中国政府今年有能力保持小麦、稻谷、玉米等主要品种的价格基本稳定。 除了大豆之外,中国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宗粮食价格都远低于国际粮价。曾丽瑛表示,2006年到2007年,在国际粮食市场价格高企时,中国政府成功地维持住了国内价格的相对稳定。据国家粮食局统计,2007年末,中国小麦价格同比增长1.3%,早籼稻价格同比增长7.6%,中籼稻同比增长7.8%,晚籼稻同比增长9.2%,玉米价格同比增长12.7%,皆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增幅。粳稻价格甚至略微下降。 目前中国惟一受国际市场影响大的粮油品种,就是进口依存度超过60%的大豆。 美国农业部还预测,07/08年度,中国大豆进口将会达到创纪录的3400万吨,预计未来10年进口数量将超过5000万吨,由于中国国产大豆增产数量有限,中国进口大豆占消费总量的比例将由07/08年度的70%上升到75%。(宗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