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上涨会引起全面通胀吗?
    2008-07-04    谢太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油价上涨并非通胀根本原因    ●对消费者物价指数影响有限
    ●政府部门能够通过政策调控    ●可削弱其对物价的推升效果

    一段时间以来,一路攀升的石油价格成为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国际热点之一。2007年初石油价格还在每桶60美元左右,随后便犹如脱缰野马,一路狂奔,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国际油价上涨已经超过1.3倍。国际油价的迅猛上升对国内市场形成了巨大压力,最终迫使我国不得不对石油价格做出调整。然而,在目前国内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已经较高的情况下,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和国内油价继续调整的预期,又引发了人们对全面通货膨胀的深深担忧,一些人甚至认为,油价涨则一切商品价格都会涨。那么,油价的调整对我国物价真会产生“一涨俱涨”的效果吗?对于这一问题,笔者并不像一些人所预期的那样悲观。
    应当承认,鉴于石油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一旦石油价格上涨,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种连锁式的反应,不仅直接带动国内能源价格的上涨,而且通过增加诸多行业的生产成本也会对国内物价产生“成本推进式”的上升效应。特别是在目前国内CPI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人们因油价上涨而产生的对全面通货膨胀的担忧也并非毫无根据。但是,笔者认为,我们在承认油价上涨对国内物价具有推高效应的同时,也大可不必为此而忧心忡忡,因为,油价上涨对物价的影响或许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严重。
    首先,油价上涨并非国内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历史和现实表明,石油价格虽然会对物价产生影响,但油价和物价之间并不存在“一涨俱涨、一跌俱跌”的“一一对应”关系。换言之,油价上涨只是引发通货膨胀的因素之一,而非这些因素的全部,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在国际石油市场低价运行之时,国内外也都发生过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至于我国本轮CPI的较快上升,更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石油价格的上涨,而应从我国经济运行内部寻找深层次的原因。可以说,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偏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引起的流动性过剩、经济结构失衡导致的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等,才是我国一段时期以来CPI保持高位的决定性因素,油价上涨虽然加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但将其视为CPI上涨的根本因素却显得较为牵强。
    其次,CPI的构成决定了油价上升未必会引发物价的全面上涨。在我国,构成CPI的有8大类商品和服务,其种类和权数分别是食品(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交通通讯(10%)、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显然,在上述几类商品和服务中,受油价上涨直接影响的只是人们的交通支出。由于交通支出在CPI中所占比重较小,因此,油价上涨对CPI的影响比较有限。
    再次,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策调控,抵消油价上升带来的物价上涨压力。政府部门可以用来对冲油价上涨压力的政策很多,主要有:(1)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措施加大紧缩政策的执行力度,严格控制货币信用投放,以此冲销油价上升对物价的负面影响。(2)财政政策。财政部门可以通过对交通运输、农业等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的部门发放油价补贴,来保证交通服务、农产品等价格的稳定,降低油价上涨对物价的推升效果。(3)产业政策。我国本轮CPI的上涨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过快引起,因此,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实施倾斜性的产业政策,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产品供应。如果农产品价格能够回落,则可以部分抵消油价上升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4)价格管制政策。在油价上涨有可能引发物价全面上涨时,政府部门也可以借助临时价格管制来直接限制企业的价格行为,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
    总之,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尽管油价上升加大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但若将油价上升视为引发物价全面上涨的决定因素,理由并不充分。只要我们能够适时采取有效的应对之策,也完全可以消弱油价上涨对CPI的推升效果。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相关稿件
· 高油价下我们怎样生活 2008-07-04
· 油价上涨,水运升温 2008-07-04
· [编读互动]高油价时代,我们怎样生活评论 2008-07-04
· 油价飙升再创新高 道指跌入熊市区域[图] 2008-07-04
· 高油价改变国际贸易格局 中国应及早应对 200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