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3-07 本报驻伦敦记者:葛秋芳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由于污染,英国伦敦曾以“雾都”闻名于世。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伦敦终于拨开浓雾见蓝天。如今,人们已难以想像当年迷离晦暗的雾中情景。 伦敦雾消散,得益于英国人痛下决心整治污染。英国政府1956年首次颁布“清洁空气法案”,并据此对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进行大规模改造,减少煤炭使用量,冬季则集中供暖;在城区设立无烟区,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发电厂和重工业等煤烟污染大户被迁往郊区。1974年英国出台了“空气污染控制法案”,规定了工业燃料中硫含量的上限。上述措施使烧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1975年,伦敦有雾的日子从19世纪末期每年的90天左右减少至15天,1980年则只有5天,“雾都”已远离了伦敦人的生活。 随着经济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汽车数量持续增加使汽车尾气取代煤成为英国大气的主要污染源。鉴于此,英国政府规定,从1993年1月份开始,所有在英国出售的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造成的污染。 为减少汽车排放物污染,政府还大力推动公共交通,其目标是到2010年把市中心交通流量减少10%至15%。据统计,目前伦敦有85%的人在上班时使用公共交通。同时,政府鼓励居民购买小排量汽车,推广高效率、清洁的发动机技术以及鼓励使用采用天然气、电力或燃料电池的低污染汽车。 此外,以自行车为标志的“绿色交通”近几年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伦敦市民选择自行车为代步工具。目前,伦敦已建成350多条自行车专用道,总长8000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可以让骑车者穿越整个英国。 为进一步限制进入中心城区的私家车数量,保持交通畅通,伦敦市政府采取了收取交通拥堵费的措施。伦敦将市中心划为收费区,每当汽车进入市中心,必须缴纳8英镑“进城费”。对于这笔“进城费”,伦敦市政府承诺,将每年征得的这些资金用来购买新的清洁型车辆,改善公共交通。
|
|
|
|
|
|
|